前段时间和朋友L聊天,她说自己越来越讨厌去参加同学聚会了。

“我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每个人不是说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就是在吹嘘自己有多厉害。”

L抿了一口奶茶,撇着嘴细数每个人的不是:

“某某说她老公多能赚钱,自己十指不沾阳春水,每天除了打麻将、逛街就是去美容院;”

“某某说他们家买了三套房了,她想租出去,他老公不让,说不差这个钱。”

“某某还说自己认识哪个单位的大领导,领导还赶着趟要给他个合伙人做做。”

L说,那个所谓的大领导,早就因为割韭菜被爆,换了马甲跑路了。

只有那个同学不知道,还拿着以前的名声在吹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笑着问她:“那你呢?你吹牛了吗?”

她瞪我一眼:“吹啊,干嘛不吹,我说我老公年薪一百万。自己没有的,那就吹出来呗,看谁吹得更离谱。”

其实,L这句话虽然粗糙,却说在了点子上。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把外在的,或者别人的高光,当做对自我的价值认同。

这背后,掩盖了一个非常扎心的真相……

“老公工资高,才算生活有依靠”

L在外企的游戏公司上班,能力很强,月薪有2-3万,算上公司给的股票、期权收益,年收入也近百万了。

但同样是年薪百万,“你为什么要吹嘘你老公年薪百万呢?你怎么不吹嘘你自己呢?”

听我这么说完,L愣住了。

早在大学时代,L就定下了自己的“结婚KPI”——必须达到这3个条件,才能结婚。

  • 不能家暴、喝酒;
  • 学历一定要比自己高;
  • 工资一定要比自己高。

至于爱情?有没有都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L依着这套标准,找到了现在的老公,觉得自己“终于有个人可以仰仗、依靠了……”

明明自己一个人也能很好养活自己,但结婚后,L才真正感觉到某种安全感与归属感。

然而怀揣着“靠老公”梦想进入婚姻的L,却并没有被老公真正照顾多少。

事实上,她变得比以前更加操劳——

以前她只用管好自己,现在她既要顾及工作,又要管孩子、管老公、管公公婆婆、自己父母等,忙得根本没时间照顾自己。

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她一边自己辛苦、操劳,支撑着一大家子,一边依旧认为“女人,还是得多靠老公照顾、养家才行”。

甚至连同学会的吹嘘,L张口闭口就是“我老公”。

为什么?

在这种“执着”背后,其实是她看不见、也不认同自己的价值,把自己的价值与安全感投射在了别人身上。

同样类似的投射还有很多。

比如“饭圈人群”,粉丝在明星艺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渴望的品质,会迷恋、会崇拜;

比如“扶弟魔”,总觉得只要把弟弟照顾好,让弟弟读好书,上好大学,就是自己的成就。

比如过于追求“奢侈品”,总觉得拥有的奢侈品足够多,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

这些投射背后的期待是:

“你看,我喜欢的东西、喜欢的人、依靠的对象是好的吧?你也认同吧?所以你也应该认同,我就是好的吧?”

而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机制,是因为我们的内在太弱小。

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外在去寄生,从而延续自己的生命力。

价值投射背后,是对强大外在的寄生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植物,叫做“蛇菰”。

蛇菰的种子在萌发后,会形成一个吸器,附着在其他更加强大的植物的根尖上,和这些植物共同存活。

而它之所以需要寄生于其他强大的植物,就是因为它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

它的内在是匮乏的,是缺少力量的。

而价值投射背后的心理机制,就如同“蛇菰”一般。

我们之所以会“自我价值”的评判标准,寄托在他人的身上。

就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缺乏力量,需要从他人的生命力中,汲取养分。

我们在自己和这些外在的“人或物”之间构建了一种寄生般的 “关联身份”。

从而形成或强化自己的社会身份,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到之前在和几个同学做咨询训练时,其中一个同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她是单亲家庭,母亲是未婚先孕,父亲早就不知道跑去哪里了。

母亲没什么文化,靠着每天起早贪黑做凉皮,把她一点一点拉扯大。

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在黑暗中叹气,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太不懂事,太蠢,太笨。

记忆里,母亲最常说的话便是:

“妈妈这么辛苦,你一定要好好学习,给妈妈争口气。”

“你要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不能像你妈这样,一辈子全毁了。”

每当她考了很好的成绩,母亲走街串巷的时候,总是昂首挺胸,逢人便要夸耀几句;

而当她发挥失利时,母亲总是关起门来教训她:“我都不好意思出门,太给我丢人了。”

其实,同学考得好与不好,跟她的母亲有什么关系呢?

从课题分离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成就和母亲并无关联。

只是,由于自己内在匮乏,母亲便在自己的价值感和孩子的成就之间,构建了“关联身份”。

乔治·米德曾说,在“反射性评价”中,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被视为镜子,个体通过这面镜子来看待自己。

当他人对我们所关联的人或事物给予正面评价时,我们可能会将这种评价内化,并将其视为对自己价值的肯定。

因为自己从前太傻,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这样自己仿佛重活了一遍;

因为自己太脆弱,所以希望孩子强大起来,这样就好像自己的生命力得到了延续;

因为自己的人生很失败,所以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人生,这样,别人也不能否认“我”的存在了。

可是,这种关联,真的能够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吗?

同学说:“她的这种期待,让我压力很大,总感觉自己是个实现她理想的工具,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每当有这种情绪时,她和母亲总会吵架。

她很心疼母亲,但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母女两的关系曾经一度恶化。

是啊,如果我们的自我价值感都依赖着外在,我们的自我概念只会越来越脆弱。

我们会不断渴望被关联的身份获得正面的认可,一丁点负面的评价都会让我们受不了。

想想那些为了偶像和网友开战的粉丝;

或许他们心里想的是:“我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部分寄托在偶像的身上,你怎么可以否认我的好?”

想想因为老公赚不到钱而日日埋怨的女人;

或许她们心里想的是:“我自己没有价值,只能依靠老公的成就来彰显自己,可是老公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想想因为买不上奢侈品在店里大吵大闹,崩溃大哭的有钱人……

会不会同样担忧着:“如果买不到这件东西,那些仰视我的人,是不是就会看穿我的虚假?”

我们总是会被不可控的外在左右情绪、甚至人生,焦虑内耗,踟蹰不前。

这些,真的是我们渴望的幸福吗?

当然不是。

提升自我价值感,从摆脱寄生开始

没有人希望一辈子依赖别人而活。

我们都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个体的身份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价值感。

因此,我们最先要做的,就是摆脱寄生。

怎么做呢?

很简单,就是不要再把自己和依赖的事物或人,看作是一个整体。

TA是TA,我们是我们。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多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己的内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会真正的课题分离,懂得自我觉察与接纳。

张德芬老师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提到:“真正的改变是从内心开始的。”

通过每日的自我觉察练习,如写日记或冥想,我们可以认识和接纳自己的真实感受。

尝试去思考,为什么我们会依赖那些外在?

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作为自己被肯定”?

亦或是”曾经被否定太久,已经忘记了自己也是值得被肯定的”?

找出这些依赖背后的声音,面对它们,接纳它们,感受最真实的自己。

其次,尝试连接更广阔的自我。

找一个小本本,每天记录自己感激的事物,无论这些事务有多小。

小到今天出了太阳,看见了一朵奇特的小花,都可以把他们记录下来。

你会发现,越是寻找生命的美好,我们的内核会越是稳定。

与此同时,参与德芬空间《3天|没什么能够阻挡你做自己》体验营。

德芬精选小店,,,

3天勇敢做自己体验营

小程序

练习其中的正念,重新自我整合,学会专注于当下的体验,而不是担忧未来或回忆过去。

通过培养感恩、慈悲和正念等品质,我们可以更好地与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寻找到超越个人小我的意义和目的。

这样的意义实践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幸福和满足感来源于内在的平和与外在的连接,而非单一的某类关系。

在探索自我价值感的旅程中,我们会逐渐意识到,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界的标签和认可,而在于我们内在的坚韧和独特性。

当我们开始对关联身份进行祛魅,我们不仅仅是在重新定义自己,更是在为自己的生活找回真正的主导权。

我们会学会欣赏自己的每一次尝试,每一次成长,即使这些成就没有得到外界的掌声和目光。

每一个独立的灵魂都有其独特的光芒,无需他人的反射也能璀璨夺目。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让我们成为自己的英雄,用自己的力量照亮前行的道路。

*本文由珂文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

主播 | 雪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