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生于1924年,他的家族在广东潮安是当地知名的大户人家。从小,林若就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中成长,从未为钱财所忧。潮安紧邻海岸,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得这里的人们思想相对开放,林若也不例外,他渴望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年少的林若在十几岁时考入梅县东山中学,这一段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在校期间,林若阅读了各类先进的书籍,如《海国图志》、《共产党宣言》,这些书籍激发了他对新社会理想的向往。他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还热心助人,经常无偿向不那么富裕的同学们赠送书籍。

林若的这种举止和卓越的成绩使他在同学中的声望日增,最终被选为学生会的学习干事。1945年,林若顺利考入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虽然当时抗日战争即将结束,国民党的威望因战争胜利暂时高涨,但林若洞察到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问题。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林若决定放弃学业,加入了广东地下党。不久,他被调往粤赣湘纵队,参与了抗日和国内解放的武装斗争。在部队中,林若担任团政治处主任,负责宣传和提升士兵的政治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中,林若与当地老区人民的关系愈发密切。他见证了这些人民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所做出的无数牺牲与贡献,这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

在一次夜间巡逻时,林若与一个名叫阿福的老农有了一段深入的对话。阿福讲述了自己家族世代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以及抗日战争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林若则分享了他的教育经历和加入革命的初衷。

一位记者采访林若。林若坐在满是书本和文件的桌前,窗外的梧桐叶子轻轻摇曳,仿佛在聆听这位老革命的回忆。记者的问题直接而简洁:“您曾在青年时期因革命放弃了学业,对这个决定有过后悔吗?”

林若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参加革命就意味着要忘我。个人的安危和利益已不再是首要的。至于后悔,那是没出息的表现,我从未后悔过我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之初,林若奉命前往中山县推动土地改革,担任工作队队长。他与农民共同劳作,共同生活,真正体验到农民的辛苦和期望。他在给一位老友的信中写道:“这片广阔的田野和朴实的农民兄弟,让我深感亲切。”

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颠簸。1967年,文化大革命风暴中,林若因其出身而成为攻击目标。尽管身体日渐羸弱,他的革命意志却未曾动摇。他静静承受着一切,直到风波过后。

改革开放伊始,林若被重新启用,出任广东省委书记,并兼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这是一个机遇也是挑战。他立刻着手推动经济改革,明白只有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根据自己在土地改革中的经验,林若倡导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他在城市推动国企改革,首先在广东放开物价,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广东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广东省的深山之中,林若始终坚持深入一线,与山区的农民和基层干部并肩作战。他常说,“要富先修路,要强先富农”,这句话也成了他行动的信条。林若认为,只有真正走进山区,听取当地人的声音,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他们需要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林若在粤北的一个小村庄召开座谈会,他对当地的干部说:“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象农民的需要,要亲自下田问计于民,听他们的真实声音。”村里的老人和青年们围坐一圈,热烈地讨论着水利和通讯设施的问题。林若一一记录,决心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在1988年,王光美计划访问广东,林若的家被列为必访之地。尽管林若告诫对方自己的居所十分简朴,王光美还是亲自前来。她见到林若的家中简单朴素,连沙发都破旧不堪,却感受到了一种真挚的热情和坦诚,这让她非常感动。

林若在教育子女上也是严格而实在的。他明白,自己的三个儿子各有所长,却不适合政治生涯。因此,他鼓励他们各自寻找人生道路:大儿子迷恋机械,成了一名工程师;二儿子商海沉浮,最终在东莞的一家企业中谋得一职;小儿子则偏爱手工劳作,成了一名技艺高超的工人。

退休生活对林若而言,并非闲适无事。他担任了老龄化问题的促进会会长,积极参与到改善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广东省修建了超过三万公里的乡村道路,改造了上千所学校,让山区孩子们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