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张学良和杨虎城以发动西安事变而青史留名,最终两人也是落得被囚禁半生的结果。其中张学良将军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被周总理评价为:“民族英雄。”为了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他被蒋家从36岁关到了83岁。

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在计杀杨宇霆之后,给杨宇霆的长子写信,表示自己听信谗言杀了他的父亲但从杨宇霆被处决前和张学良同框的照片中不难发现,两人早已貌合神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和杨宇霆合照)

一、张学良下定决心计杀杨宇霆

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和常荫槐前往帅府要求成立所谓的“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张学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还需要从长计议,想要将此事压下来之后再说。

但当时的杨宇霆和常荫槐咄咄逼人,直接带了拟好的文件,要求张学良痛快的签字。当时的张学良已经隐有怒气,杨宇霆和常荫槐觉察到张学良的态度,便纷纷告辞,表示晚饭之后继续来商讨。

两人一走,张学良就勃然大怒,直接将桌上的水杯摔到了地上

张学良向于凤至表示,他想要彻底除掉杨宇霆和常荫槐,于凤至本来是不赞同的,但没能阻拦当时已经下定决心的张学良。

(杨宇霆)

很快张学良便让卫士长安排人在老虎厅埋伏杨宇霆和常荫槐二人,用过晚饭之后,杨宇霆和常荫槐一如往常的进入老虎厅要求张学良签字。

看着依旧咄咄逼人的二人,张学良再一次坚定了自己想要除掉二人想法。很快张学良便找借口离开了老虎厅,紧接着6名卫士闯进来连发数枪,将两人解决掉。

到底是怎样的怨恨,让张学良在一天之内就下定决心要将杨宇霆解决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纸)

二、积怨已深,早已貌合神离

张作霖被炸死之后,杨宇霆第一时间表明态度,站在张学良这边。可惜张学良对杨宇霆的做法并不领情,毕竟两人早就积怨已深。

曾经的郭松龄是张学良的老师,而且是他的亲信,一手提拔起来安排在军队中。杨宇霆和郭松龄之间有着明显的工作交叉,两人之间有着不小的矛盾,之后郭松龄被杀,张学良直接将这笔账记在了杨宇霆头上。

但当时父亲刚刚离世,张学良还需要仰仗曾经父亲的左右手杨宇霆和常荫槐,只能先韬光养晦。

(张作霖)

杨宇霆和常荫槐虽然选择拥护张学良,但其实他们心中并不服张学良,面对张学良的询问,杨宇霆的态度十分恶劣,直接表示:“你不懂,别瞎掺和。”

常荫槐更是在大型会议上表示:“他管不了。”很多时候,他们两个都是先斩后奏。

对于两人的蔑视,张学良早就心有不满,为了缓和与两人之间的关系。

张学良曾经让于凤至去找杨宇霆的姨太太义结金兰,但杨宇霆用辈分不对为理由将此事推掉。面对张学良的示好,杨宇霆并没有缓和态度,反而将两人的关系推上了恶化的高速路。

(张作霖)

1929年1月5日,杨宇霆的父亲举办寿宴,这次的寿宴更是直接让两人的关系降至冰点

当时东北各地的官员以及元老重臣都向杨宇霆示好,当时宴会的盛况可谓是史无前例。

张学良也带着重礼前往寿宴,按照常理来说,张学良的到来完全是让宴会蓬荜生辉,为表重视,杨宇霆应该以超高规格的礼节来接待张学良。

但没有想到,在那么多重臣元老都在的场合上,杨宇霆十分敷衍,甚至连握手都没有,只是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就去招待别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

张学良当晚连吃饭都没有留下来直接回到帅府,曾经面对和杨宇霆和常荫槐之间的矛盾,张学良还是有所顾忌的,比较保守求和。

但从杨宇霆被处决前两人同框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来,随着积怨已深,两人早已貌合神离。

但杨宇霆一而再二三的让张学良蒙羞,他已经无法忍受。寿宴就是让他态度彻底转变的那个事件,最终在五日后设计除掉了二人。

为什么杨宇霆能够如此肆无忌惮的藐视张学良?还得从他被张作霖重用说起。

(张学良)

三、深得张作霖重视的杨宇霆

张作霖和杨宇霆虽早已相识,但两人并没有过多的接触,一直到张作霖偶然看到杨宇霆的卫队,着装整齐,纪律分明。

张作霖因此才和杨宇霆有了交谈相交的机会,那时段芝贵仗着自己是袁世凯的“干儿子”横行霸道,多次惹怒张作霖。

(张作霖和杨宇霆)

但是张作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除掉段芝贵,杨宇霆直接献出计策,一箭双雕,并且将张作霖摘得干干净净。

杨宇霆的计谋再次让张作霖认可了他的聪明,彻底将他收为自己的“入幕之宾。”

1917年,杨宇霆联合徐树铮成功抢劫了冯国璋买来的军械,直接让奉系军阀一跃而起成为东北的三大势力之一。

杨宇霆在训兵上也是一把好手,成功训练出了一支强健的军队,并且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夺取了中国的半壁江山,也让他成了张作霖手中的一把利刃。

(张作霖和张学良)

除此之外,在外交上他一直都是清醒的,在避免和日本冲突之下,努力发展东北本身的实力,夯实自己本国的基础才是首要的。

在管理上,他也成功将东北兵工厂发展成为了当时中国境内产量最高的工厂。

他的能力和聪慧得到了张作霖以及整个奉系军队的认可,因此深受张作霖重视,后续张作霖被炸死之后,留下来的重臣很多都是受过他的提拔,因此他才那么威风凛凛的藐视张学良。

杨宇霆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当时他的突然离世让很多人都措手不及,陈布雷评论称,终为军阀制度之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

虽然很多人为他的离去而惋惜,但毫无疑问的是,杨宇霆离世之后,张学良就基本控制住了东北的局面。

不管如何,张学良的目的是达到了,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将领会允许有威胁自己手中权力的人存在。

参考资料:

常城.奉系军阀的"智囊"杨宇霆[J].社会科学战线, 1984(1):6.

朱庆荣.张学良与杨宇霆[J].人民文摘, 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