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说,我这个胃呀,好奇怪,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吃点热的就上火。最近一段时间越发严重了,老觉得吃进去的东西下不到肚子,堵在喉咙那里,一个不小心就往上泛,严重的时候刚一吃完饭就要往外吐,每次吐完,从咽喉到食道都火辣辣的疼,像火烧一样。

细细一问才知道,他这是老胃病了,是年轻时候胡吃海塞落下的病根儿。

原来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应酬比较多,所以经常是一边吃着火锅烧烤,一边喝啤酒,啤酒喝不过瘾,还要再加块冰。这么三番五次的一折腾,彻底把胃给折腾坏了。

中医管这个叫寒热胃,就是胃里面寒热错综复杂,一下子让我想到了医圣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所有慢性肠胃病最经典的经方,几乎所有的胃病治疗,都离不开半夏泻心汤的影子。

这个方子呢,张仲景用它来治疗心下痞满。心下是心以下,胃周围,痞是堵塞,就是中焦脾胃有团东西堵在那里,引起的胃痛、胃胀、反酸、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痞症,只要把这个痞满疏通开来,其他症状就全部消解了。

那么,这个痞满是怎么来的呢?实际上就是寒热失调。

现在的很多人都是一边吃麻辣一边喝冰镇啤酒,脾胃同时受寒热的双重打击,导致运化功能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脾胃的这个气机啊,就如同电梯一样,要有上有下,才能循环有序。现在脾胃功能瘫痪了就等于中焦堵塞了,就会造成大量的痰气在腹部堆积,心下痞就出现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用寒药,胃痛;用热药,烦躁。那就只好寒热并用,驱寒、清热两手抓,所以你会发现半夏泻心汤这个方子,它里面既有黄连、黄芩这样的苦寒之药,又有人参、干姜这样的温补之药。

半夏泻心汤:半夏15克,黄芩、干姜、人参(党参)、炙甘草各9克,黄连3克、大枣4枚。

用黄连、黄芩去除胃里的火气,用干姜暖脾胃,去胃中寒气。

黄连、黄芩都是苦寒之药,干姜呢大辛大热,这样的用药思路,中医叫辛开苦降,就好像一个被捆绑的人,必须双手双脚同时用力,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才能挣脱出来。

黄连、黄芩让胃气往下降;干姜让脾气往上升,一升一降,脾胃的气机就恢复了,就能主动干活了。

半夏的作用在于把胃里面的痰饮以及痞块化掉,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往下降,从胃降到小肠,从小肠降到大肠,最后以大便的形式排出去。

这四味药属于主动出击,把胃里面的寒气清一清,把胃里面的火气清一清,再把痰饮痞块清一清,这样就把困扰脾胃的三大杀器统通解决了。

不过,这个方子到这里还不完善,在邪气祛除之后,不要忘了及时巩固战场。半夏泻心汤里头有人参、大枣和甘草来补脾胃,把过去伤了的脾胃慢慢补回来。

甘草还能调和诸药,一个方子里既有寒药又有热药,就好像两个性子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很容易打架,但是无论矛盾多么激烈,甘草这位和事佬都能调和好,让大家团结一致,不生嫌隙。也正是因为有了甘草,这个方子喝了以后才不会感到难受。

饮食结构不合理,多饮多食,日常生活规律差,经常性的熬夜,会增加体内寒湿之气,阴阳失调,胆囊收缩能力减弱 ,胆汁分泌减少,食物在肠胃停留过久,刺激胃酸分泌较多,产生胃胀,返酸,根在胆

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没有什么方法,听之任之是错误的,而应当积极应对,方法总是会比困难要多的多哦。在方便的时候,回到乡下,回到生你养你的老家去采摘一些灌南|苦菜,开紫色花,取点煮水喝,辅助加一点老红糖,红糖好比引子,起到带路的作用,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坚持一段时间,会把胆慢慢调整过来,胆好了,肠胃也就好起来的。另外,平时注意饮食淡点,早饭记得要吃。

半夏泻心汤是寒热并治的方子,如果你觉得胃寒多一些,那么干姜就多放一些;如果你觉得胃热多一些,那么黄连就多放一些,随着寒热的轻重,去调黄连干姜的剂量,这样治疗胃病,几乎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