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能够成立,那是无数将士们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换来的。他们英勇无畏,抛头颅、洒热血,铸就了国家的新篇章。

这些幸存下来的英雄们,身上都留下了战争的痕迹,他们是建国之后的开国功臣。然而,战火留下的伤痕却往往是无法弥补的。杨勇将军,便是其中的典范。

他戎马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国事业奔走。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奋斗在国防事业的第一线,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命运的玩笑似乎并未放过他。有一天,当他突发剧烈咳嗽,医生检查时震惊地发现,他的腹部肝脏已经下垂。

杨勇,1913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出身贫寒,但家人却倾其所有,将他送进学校求学,虽然只是一种简陋的教育,但这无疑是改变命运的一线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生活的坎坷并未给予杨勇太多喘息的机会。在校期间,他被时局所迫,加入了组织,踏上了战场。他参与了浏阳农军攻打长沙的行动,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并没有挫伤他的意志。即便在重创之下,他仍不断追求知识,但家中的疾病和丧父之痛再度迫使他辍学。

然而,正是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成为了一名党员,一名红军。入党不久,他就投身于多次反围剿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获得了三等红星奖章,这是他生涯中的第一个荣誉,也是他战斗生涯中的第一次胜利。

随后,他又跟随军队长征,跋涉艰难,经历了无数次战役,留下了他的足迹。当他抵达陕北时,他已经是一位担任要职的军事领导。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率领部队从晋西到鲁西,多次与日军交战,并且获得了胜利。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在鲁西战区,他巧妙应对日军的扫荡行动,保卫了当地的安宁,挫败了日军的企图。

1944年,他又被调往晋冀鲁豫战区,与日伪军进行激战,屡次歼灭敌军,攻克了多座县城,战功显赫。

解放战争爆发后,他率领部队在晋冀鲁豫战场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鲁西南战役中,创造了多个战斗先例,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和领导能力。

在众多战斗中,他不仅指挥后方,还亲自投入前线,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为了胜利不惜付出一切。

他的身上多次留下战斗的痕迹,曾被子弹击中右腮,六颗牙齿被打落,又被子弹打中左肩,但这些伤痕都无法动摇他的战斗意志,他始终不屈不挠,坚定地站在祖国的战线上。

新中国成立后,他还积极参与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即使年逾花甲,他依然不忘初心,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组织部队参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勇,一生奋战沙场,多次受伤,却从未得到充分的休息。几十年如一日,操劳奔波,身体每况愈下。家人劝他去医院检查,但他总是轻描淡写,吃些药就算了事。

他经常咳嗽,却不以为意,直到咳嗽越来越频繁,连呼吸都困难时,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去医院检查。

医生给他做了肝脏检查,一看之下大惊失色。肝脏上布满了阴影,只有一小部分看起来还算健康。医生惊讶的说道:你的肝呢?过了好一阵,医生才平复下来,继续说道:你已经患上了癌症。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家人们悲痛不已,但杨勇却表现得很平静。他甚至提出安乐死的请求,认为自己已经活了70岁,足矣。这种无法治愈的疾病,不值得再浪费资源。

病情恶化,杨勇已无法下床。有人建议他写下一生的回忆录,但他拒绝了。他说,所有的胜利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写的。

1983年1月6日,这位一生征战的将军在北京辞世,享年70岁。杨勇将军的告别仪式在我军总院的小礼堂举行,来送行的人数超过一万人。追悼会则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北京的许多老战友前来送别,广州、新疆等地的老战友也远道而来,只为见他最后一面。

这位将军一生为国家忠诚无私,然而在他走之前,却没有留下几张照片,也没有撰写自己的回忆录。甚至在生命最后时刻,他的心思仍放在工作上,不愿浪费国家资源。这样的人格与境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缅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