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白酒产业呈现出持续向优势产区集中、向优势产能集中、向优势品牌集中的发展趋势,各酒企、各产区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产区竞争的维度也由核心大产区蔓延至区县级小产区,新的产区竞争格局正加速形成。

各大产区中的子产区、子产区中的中小企业,如何找准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成为值得酒业深思的问题。

4月19日下午,在2024谯城酒博会举办期间,2024中国(谯城)酒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金不换大酒店5层会议室举办。

作为“华夏酒城”主产区、亳州白酒产区的核心力量,谯城白酒产区具备典型性,对该产区高质量发展的探讨,或许可为区县级白酒产区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看趋势,找对策,小产区企业如何突围?

论坛现场,酒业公益品牌酉贤会创始人吴勇从当前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大背景出发,分析了白酒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目前白酒行业主要受社会“人”的影响,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已处于成熟期的白酒行业将进入升级调整期,未来将以技术撬动白酒行业新一轮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对“华夏酒城”安徽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分析,他总结出未来白酒五大发展趋势第一,品质方面,在消费者追求质价比,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康养保健等理念逐渐兴盛的趋势下,品质越发成为致胜法宝。第二,守正创新方面,在坚守品质和传统酿造工艺以及自身白酒文化的同时,技术创新、营销管理创新、文旅创新将成为关键。第三,数字化与生态建设方面,未来,数字化赋能,低碳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白酒ESG创新转型发展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第四,市场流通方面,在双循环全国统一大市场下,白酒流通领域快速扩张,千亿大商时代将来临。第五,多元化与国际化。随着行业集中带来垄断和饱和,国际化趋势进一步释放。

对此,他表示,多域打通将不可或缺,BC联动要不厌其烦,DTC(直面消费者)大势仍方兴未艾,线下覆盖是不二法门。

针对产区内企业如何在竞争中突围的问题,北京君度卓越咨询、北京链一链网络董事长林枫指出,当前酒业面临供给端费用主权失控,需求端品牌价值大纲缺失两大挑战。为此,他分别从以上两个方面对酒企如何打造高势能品牌作了具体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供给端,林枫提出了“终端三卖”的观点,即敢卖、愿卖、会卖。他以茅台台源数字化营销为例,就新品上市主要面临的动销和价盘问题,以烟酒店为切入点,借助其与消费者的强关系,通过数字化方案,对企业营销费用重新分配,从而实现价值链升维,有效促进动销,在合理的利润分配下,激活B端动力,让烟酒店“愿卖”;与此同时,严控现金流、费用流、信息流,让烟酒店“敢卖”;此外,将品牌口碑内容同时投放BC端,以深入浅出的口碑话术进行口碑培育,以B带C,以销促营,让烟酒店“会卖”。

在需求端,林枫则是以“一大一小”两个案例,讲述了茅台的王者之路和武陵酒的逆袭之路,并抛出了“汾酒凭什么回归?”的问题。总结出,三者均以用户教育为理念,针对用户的需求和痛点,输出因果自洽的品牌故事,从而形成了口碑价值的立体化表达。光是这些还不够,在此基础上还要搭建高势能传播矩阵,真正实现口碑价值的转化。

超级等号战略开创者、司南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张康则是强调了“定位”在企业品牌塑造上的重要性,提出了“你是什么不重要,你=什么才重要”的观点,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想要被顾客选中,需要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定位。定位决定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会与哪个品类或特性画上等号,也就是说它决定了品牌能否进到顾客心智中的正确位置。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正确的定位往往能帮助企业找到最可行的最大机会。以珍酒为例,其瞩目的成绩就离不开在一众头衔中明确了“两大国宴酱酒”的定位。因此,小产区的企业也应当找到自己的定位,为自己贴上正确的标签,借助产区优势,更好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02 产区构建、产区表达……多维度拆解产区高质量发展

当前,产区已成为衡量一个地方白酒产业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以产区维度打造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赋能价值不断凸显。

生态自然环境创造出的产区价值塑造了产区白酒的独特优势,提炼出以产区为单位诸如“川浓”“黔酱”的品类特色,与此同时,产区的历史人文故事也成为产区品牌建设的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何实现产区的构建?传才战略咨询董事长王传才指出,产区的构建要从生态自然产区、历史人文产区、民俗地理产区和消费体验产区这四个维度进行,缺一不可。

产区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产区中的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单元都应当找到自己的落脚点。而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打造,才能真正实现对产区内各环节的赋能。

此外,产区的构建还离不开梯度建设。产区因龙头企业的存在得以立足,但一家独大的产区并无法称之为“产区”,产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产区存续的关键。以贵州仁怀产区为例,正是因其构建起了千亿、百亿、十亿的产区梯度,才能够实现如今的蓬勃发展。

这也就需要产区内的中小企业走出龙头企业的“大伞”,走出一条与头部企业错位发展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坛现场,金不换酒、徽道酒业,作为谯城白酒产区的中小企业的代表分享了自身的建设经验。金不换酒白酒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支涛用“小步快跑”和“错位竞争”总结了金不换近几年的发展特点,面对马太效应,未来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压缩,精细化的操作越来越重要,他提出了将“酒厂”向“酒庄”转化的发展思路,以期将不平坦的路走宽。徽道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彬则表示,中小企业在缺乏知名度之时应当把握好自己能把握的,做好自己应做好的,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的产区也需要好的表达。缔壹品牌视觉CEO胡磊从品牌和视觉的角度,指出产区品牌化、品牌可视化在产区建设上的重要性。他表示,产区需要构建由企业共享的品牌化符号,进一步释放产区发展的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论坛特意强调了产区的知识产权建设。当前中国酒类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酒业的知识产权提出更高要求。2023年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酒类产业知识产权报告》指出,逾八成企业遭遇知识产权侵权。这种侵权行为在小产区的中小企业中尤为严重。随着“小产区”概念的兴起,各小产区间的竞争无疑更加激烈,良好的声誉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产区更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防“害群之马”。

当然,以上均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引导以及行业协会的推动。未来,以产区思维构建健康的竞合关系;深入挖掘产区文化,塑造自身特色;推动产区各级企业共同发展,将成为区县级产区在强敌环伺下塑造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