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不是被金庸的才华横溢惊得瞠目结舌?然而随着读者们渐渐长大,当我们再次拾起金庸的武侠小说重新翻阅时,却赫然发现一件事:就算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有诸多前后矛盾之处。

好比《天龙八部》,金庸以一个“求而不得”作为主旨贯穿了全书。为了能让主角萧峰成为一个悲剧英雄,金庸想方设法为萧峰制造磨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比在小镜湖旁,一心报仇的萧峰竟将假扮成段正淳的阿朱打死。阿朱必须死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何一定要死在萧峰的手上?而且从金庸留在原著里的设定来看,萧峰完全可以察觉到段正淳并非当年的带头大哥。

一、荒诞不经的剧情

一部好的武侠小说,必定要有跌宕起伏、耐人寻味的剧情延伸。关于这一点,金庸的《天龙八部》将“剧情”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金庸借着萧峰、段誉、虚竹三主角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江湖故事。到了天龙的末尾,金庸又巧妙地将天龙三主角的剧情合而为一,着实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萧峰身上的剧情显然有一个致命漏洞,这个漏洞正是萧峰不断追寻带头大哥,却意外打死了至爱阿朱。

原来萧峰原是丐帮帮主,却拒绝了马夫人的勾引,继而被马夫人用一封揭发信曝光了契丹人的身世。

为了追寻身世之谜,萧峰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知道了有一位江湖人物唤作“带头大哥”,他是整个雁门关事件的领头羊。后来萧峰在马夫人的诉说之下,得知那位带头大哥竟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

阿朱知道此事后假扮成段正淳,硬生生挨了萧峰一记降龙十八掌,只因阿朱知道段正淳是自己的父亲,要替生父一死。

如此剧情,是否觉得漏洞百出?

1、雁门关事件发生在30年前,而此时的段正淳才50多岁,等于说段正淳若是带头大哥,那时候的他才20出头,何德何能可以统领各门各派?

2、段正淳并非中原人士,而是大理国的镇南王,他为何要带领中原群豪参与到围剿契丹人的任务中去?

3、萧峰乃身经百战的丐帮帮主,在执行任务之时必然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这也能解释萧峰在丐帮期间为何总是战无不胜。可萧峰却偏偏听信了马夫人的谗言,对段正淳就是带头大哥一事笃信不疑。

可见,金庸就是要将阿朱写死,为的就是让萧峰满足“求而不得”的设定。不过,阿朱之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二、阿朱的秘密

表面上看,阿朱是为了救父亲段正淳一命,这才假扮成段正淳的样子。此外,阿朱认为,萧峰若杀了段正淳,以大理段氏的势力以及六脉神剑的威力,萧峰必然会被大理段氏追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阿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替段正淳而死,这样一来,不仅段正淳没了性命之忧,萧峰也不会死在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之下。

可阿朱想过没有,她完全有更好的办法让萧峰和段正淳避免爆发冲突。可阿朱一下子却愚笨了起来,竟想到牺牲自己来解决问题。

乍看之下,阿朱似乎是为了爱情、为了亲情而死。不过有一种解读之法非常有趣,阿朱之所以慷慨赴死,和她的清白被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清白被毁

阿朱原是姑苏慕容的婢女,早在段誉跟着鸠摩智造访燕子坞的时候,金庸就在暗示了一个隐藏剧情。

书中是这么写的,段誉忽然闻到一阵淡淡的香气,心中一动:奇怪,奇怪。先前那老仆来到小厅,段誉便闻到一阵幽雅的香气。这香气依稀与木婉清身上的体香有一点儿相似,虽颇为不同,然而总之是女儿之香。起初段誉还道这香气发自阿碧,也不以为意,可是那老仆一走出厅堂,这股香气就此消失,待那自称孙三的管家走进厅来,段誉又闻到了这股香气,这才领会到,先前自己所以大觉别扭,原来是为了在一个八九十岁老公公身上,闻到了十七八岁小姑娘的体香。

细心的读者已经察觉到了蹊跷之处,原来段誉在这之前曾和钟灵、木婉清有过亲密接触,他都嗅到了钟灵、木婉清身上的处女之香。

说来奇怪,燕子坞的阿碧以及曼陀山庄的王语嫣,也都和段誉近距离接触过,可为何段誉都没有闻到二女身上的处女之香?

更耐人寻味的还在后面,在新修版《天龙八部》的末尾,金庸改动了王语嫣的剧情,待段誉带着钟灵、木婉清、晓蕾准备返回大理之时,他看到了阿碧、王语嫣陪伴在慕容复的身边,此时的慕容复已经成了一个喃喃自语的疯子,可阿碧、王语嫣仍是不离不弃。

如此看来,阿碧极有可能是古时候的通房丫头,她早就将清白之身交给了慕容复。而王语嫣貌若天仙,她又情迷慕容复,极有可能也被慕容复辣手摧花夺走了贞节。

这样的话,就能解释阿碧、王语嫣为何甘愿陪伴在一个疯子身边,只因慕容复就是她们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

反观阿朱,她和阿碧一样,都是慕容复的通房丫头,尽管段誉已经闻到了阿朱身上的处女之香,可阿朱不管怎么说,她洗不掉自己是慕容复“通房丫头”这一身份。

因此,在和萧峰交谈的时候,阿朱就显得非常卑微,书中是这么写的,阿朱道:“乔大爷,你若撇下我而去,让我独个儿孤苦伶仃的,在这世上没人理睬,我便跳入这山谷之中。阿朱说得出做得到,你是契丹的英雄好汉,瞧不起我这低三下四的丫鬟……我还不如自己死了的好。”

乔峰不禁伸手拉住了她手掌,柔声道:“阿朱,你是慕容公子的丫鬟,又不是我的丫鬟,我……我怎会瞧不起你?”阿朱道:“我不用你可怜,你心中瞧不起我,也不必假惺惺地说什么好话。”

初读这段原文的时候是不是走马观花?可如今再看,似乎能发现阿朱想和萧峰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是欲言又止。

尤其是阿朱那一句“我这低三下四的丫鬟”和那一句“还不如自己死了的好”,俨然暗示了阿朱觉得自己“通房丫头”的身份配不上大英雄萧峰,这才早早有了赴死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