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红尘半世僧,李叔同从艺术到宗教经历的自我救赎

文·段宏刚

从整个历史来看,一个人在短短一生中,把自己分裂成两种完全不同的身份,并用两种身份完成人格的升华和圆满,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因为每个人都出生在尘世,从生到死,他每时每刻所经历的事情,都会固化他的思想意识,并带上鲜明的世俗烙印,让他轻易不会改变那颗留恋红尘的初心。

所以,每个人情愿享受那些世俗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自始至终,都延续着“逝者如斯夫”的宿命。

但对20世纪的传奇人物李叔同(1880年——1942年)来说,人生没有“宿命”一说,活着就是为了遵从内心的召唤,活着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给精神的涅槃寻找一个港湾。

弘一法师(李叔同)

李叔同一生寻寻觅觅,一直在追寻精神上的圆满,他先后用两种身份都实现了心愿,在前半生,那个港湾是艺术,在后半生,那个港湾是宗教。

对李叔同来说,他自己没有辜负上苍赐予的62个年华,但对跟他有关联的亲朋好友来说,在那一刻,他突然改变身份,如同给他们心上捅了一刀。

1918年8月19日,是农历为七月十三,李叔同时年38岁,在这一天,他的身份发生了彻底改变。

在这一天之前,他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大师,在文学、书法、绘画、教育、话剧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20世纪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一颗璀璨之星。

李叔同自画像

在这一天早晨,他来到位于杭州西湖之南的虎跑寺,削发为僧,以法号“弘一”正式皈依佛门,皓首穷经,开始钻研“南山律学”,终于把这个衰落了700余年的佛学重振起来,因此,他有了“中兴南山宗”的美誉,最终成为一代佛学大师。

那一刻,李叔同以决绝姿态改变了自己的身份,让中国20世纪从此失去了一名艺术大师,却多了一位得道高僧,同时也为历史留下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

如果对李叔同的艺术成就不够了解,那么,记住以下这些事件,就完全能明白他在现代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悲欣交集

1905年3月,25岁的李叔同决定东渡日本留学,妻儿为他送行,深受感动的李叔同写了一首诗声情并茂,又通俗易懂的诗歌《送别》,全诗为: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晓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

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弘一法师像

这首诗具有一种凄美、悠远、哀婉的意境美,发表后广为流传。1915年,李叔同根据美国著名作曲家约翰·庞德·奥特威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韵律曲调,把《送别》重新编曲,由于具备优美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此歌被推向社会后,迅速蹿红,并于1941年正式出版发行,立马成为上世纪40年代的经典歌曲。

之后,此歌作为插曲或主题歌,相继被用到影片《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里边。直到今日,这首歌依然被广为传唱,让许多风格不同的歌星多次翻唱,无不叫好。

实际上,李叔同作为音乐家,被誉为我国“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是我国最早一批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如唐诗、宋词、小令,吸收到学堂乐歌的创作里,前后创作出了70多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为音乐界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李叔同油画·静物

刚到日本开启留学生涯不久,李叔同从《诗经》和《楚辞》,以及古诗词中筛选出13首诗歌,给它们配上西洋和东洋曲调,并融合几首昆曲唱法,编辑出版了一本新式音乐教材《国学唱歌集》,这对当时国内音乐教学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1942年深秋,在弥留之际,李叔同曾写下了一段偈句: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这句话已成为许多人升华自我境界的座右铭,稍微有些文化的人,对它不会陌生。

如果以上是他在文学和音乐上的贡献,那么,再来进入他的绘画和书法世界,看看他的能耐。

李叔同书法

在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期间,李叔同选择主攻西洋画。他此时有一个伟大抱负,那就是通过熟练掌握西画技巧后,来改造中国画。实际上,同时期的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画家,都滋生了立志改造中国画的想法,都在找机会实施想法。

因为这时期的国画,只注重塑造表面形式和玩弄笔墨技巧,完全沦落为文人自娱自乐的工具,严重缺乏思想格调的呈现,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可以说是到了不得不做出变革的时刻。如若不给其注入鲜活气息,只有任其衰落下去。

在日本学习5年后,李叔同于1911年回国,被先后聘请到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和浙江两级师范学校教书,教授图画和音乐两门学科。因为接受过5年的西方现代教育,所以,李叔同的思想意识相当开放和超前。

李叔同(右)出家后的照片

李叔同首先把西洋人体画创作引入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又第一个开创了人体写生课,让学生们直接参照人体模特来创作油画,这跟以前千篇一律参照石膏像来创作油画,是一种极大的进步。

因为李叔同认为,石膏像的形象再怎么准确和逼真,它终究是死的,完全没有活人身上那种鲜活气息,参照模特来创作,对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作用不言而喻。

李叔同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和争议不绝于耳。面对外界的流言蜚语,李叔同并不做过多解释,他相信历史会给他做出正确判决。

李叔同书法

教学之余,李叔同的油画创作也毫不含糊,尤其那幅创作于1909年的《半裸女像》,是油画从西方进入国门之后不久,中国油画家所创作的第一批人体油画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美术史研究价值。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李叔同在美术上的贡献,并不亚于徐悲鸿、刘海粟等大画家。

在书法上的贡献,李叔同的成就更高。1999年由专家代表和全民评选的“20世纪十大书法家”里,李叔同作为唯一的楷书代表入围,他的楷书具有浓郁的禅意和天真散淡的气质,如同一朵清新圣洁的莲花,看不到尘世的烟火味道,完全是个人清寂超然的心迹的自然流露。在他皈依佛门后,这种书写风格更加鲜明。

李叔同书法

人生究竟是什么?

是功成名就带来的喜悦?是以短短数十载绘制出绚烂多姿的人生画卷,再享尽世间富贵荣华,同时也体现光宗耀祖的过程?还是无力改变现实后的缴械投降和苟且偷生?

李叔同的心是一面镜子,他比谁都能看清人生真相。对他来说,人生是一种化繁为简的历练,是一种从绚烂复归淡泊,从浪漫返回平静的修行,只有如此,生命才会圆满。

因此,在1918年8月19日那一天,纵有日本籍妻子雪子苦苦挽留,甚至长跪在虎跑寺大门前以死相逼,也没有改变李叔同皈依佛门的决心。

李叔同传记

因为他知道,在那样的乱世,他作为一个文人,无力改变社会现状,因此,他决定用一颗佛心超度众生,化解世间争斗,发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的呼唤。实质上,他的呼唤跟鲁迅“哀其不争,怒其不幸”的呐喊,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现实已经无法安抚他的精神和思想,那么,就让佛门升华他吧!他踏入佛门的那一刻,正是他自我救赎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