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印度,这个人口超过14亿的南亚大国,一直被寄予厚望,期望有朝一日能重现古代辉煌,成为全球新兴力量。

而最近一则消息再次引发了国内外热议——世界电动车巨头特斯拉CEO马斯克突然推迟了原定的印度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简单的决定,似乎预示着印度政府要在"跻身电动车制造大国"的梦想中再次碰壁。

而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马斯克又为何会推迟原定的决定呢?

马斯克推迟访问印度,引发印度内外反应

2023年4月,特斯拉掌门人埃隆·马斯克原来定的21号和22日到印度进行两天的访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行更是被外界媒体理解为马斯克有意在印度建造特斯拉电车的生产厂,并帮助印度政府实现“电动汽车大国”的梦想。

而就在外界对这次访问达到了最高的期望时,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宣布,自己有些与特斯拉相关的事务需要处理,因此将原定的印度访问日期延后。

这个消息对于印度来说无非是致命的,更是打击了印度民众的信心。

但马斯克的话语在莫迪这边感觉有些敷衍,可尽管如此莫迪政府也无能为力只能半信半疑。

不甘心的印度便走上了“阴谋论”这条道路,质疑马斯克之所以会临时宣布不来了,完全是收到了中国实力的影响所干扰的。

他们认为此次马斯克的行为是因为当初中国长城汽车要进军印度被印度拒绝了,“中国怀恨在心”所以才会“阻挠”特斯拉对印度的投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这些还有更为严重的,印度《经济时报》干脆列举了5大“铁证”。

印度方面表示特斯拉对印度的投资无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如果进行投资马斯克一定会继续进驻印度市场。

印度方面为了让特斯拉进驻印度更是在当地进行了降低关税,为此提供土地、电力、税收等优惠。

印度渴望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大国的梦想难以实现

对于印度来说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

如果真的只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那么所有国家不都可以实现“新能源电动”的大国了。

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复杂程度并非印度政府所想象的那么简单,车的内部更是涉及到电池、电机、电控、车载主题、雷达以及各种高科技算法等等。

纵观全球,能够独立生产任何型号电动车的国家,目前只有中国一家

这源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起步相较于美欧等国家早了至少10年。而印度现在的状况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仅仅只有2%,本土电动汽车产业一片空白。

在印度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竟然只有少数几家车企勉强具备为特斯拉代工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要实现自主设计、生产、销售,更是遥遥无期,核心技术和配套产业链的匮乏,是印度无法在电动汽车制造业里搏出一片天地的根本原因。

尽管如此,印度民众和政府自身似乎对于这个现实有着一种天生的认知障碍,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引进了特斯拉这个"杀手锏",就能够实现产业的阶级跨越式发展——就如同苹果公司曾被寄予厚望,有望让印度立马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生产中心一般。

实际上,不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电子产品制造业,都不可能凭借单一外企在如此短时间内就使印度完成华丽蝶变。

印度现在提出的雄心壮志,与其现有的科研和工业实力之间,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反差和落差,因此印度要想成为电动汽车生产大国的梦想就如白日梦一般难以实现。

特斯拉自身经营困难无暇扩张到印度

尽管印度政府对马斯克的决定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他们这个理解未免有些太片面了。

如果他们真正的去了解特斯拉实际的经营情况,不难发现马斯克或许是真的顾不上印度建厂这个计划了。

而在过去的一年,特斯拉在全球的交付量与马斯克定下的40万还相差甚多,对比往年更是下滑了8.5%,这种下滑绝非偶然,更是深受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冲击。

在中国,特斯拉昔日的"纯电视觉主宰"地位已连年被动摇。

比亚迪的海量纯电动汽车对特斯拉有着严重的地位影响,仅今年一季度就售出超过30万辆纯电动汽车。

而在豪车细分市场,华为则与塞力斯汽车联手发布了"问界"这款顶级智能电动旗舰车,一举拿下中国50万元以上豪车销量冠军。

面对国内市场的巨大压力,马斯克不得不颇为无奈地宣布,将对特斯拉现有员工数量实施10%的裁员。

而马斯克这一决定对于特斯拉内部来说更是一个危机信号,从中反映出了特斯拉现金流以及财务状况出现了问题,因此马斯克自然而然就没有多余的经历开疆拓土。

特斯拉之所以将目光投向印度完全是因为当时印度发表的一些言论,声称“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不友好”。

中国政府为吸引外资可谓是殚精竭虚,从税收到用地,从人才到资金支持,各种优惠政策可谓是应有尽有。

相比之下,印度政府口头许下的一些优惠,未见付诸实施,更多的只是"伙伴纳瓦"的空头支票。

美国官员曾表示,美国对与印度合作持谨慎态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担心印度由于莫迪大搞宗教民粹主义,随时可能陷入社会动荡和混乱之中,给美企带来巨大风险。

印度经济现实与其自我标榜形象严重脱节

实际上,印度政府对于自身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长期存在着一种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问题。这与其现实发展能力严重脱节,造成了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

数据显示,印度人均GDP目前仅为2000美元左右,这一数字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低于非洲一些国家。

印度政府对外宣称,到2047年印度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发达国家,更有其他媒体表示,印度财长甚至放言,印度有望在2025年左右就能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这种耻笑世人的说法,不仅是把印度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无限度拔高了。

在任何一个理性和认真的分析者看来,这种预测都带有极大的不负责任,印度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贫困,这些问题都是其上述发展愿景的重大拦路虎。

美国官员对印度当前的政策走向也是持谨慎态度的。他们担心莫迪政府一味追求民粹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会令印度政局极不稳定,给美国企业和利益带来伤害。

从这一点来看,印度当局完全没有资格对中国指手画脚,更没资格自诩为投资的"香饽饽"。

事实上,对于中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美国才是中国目前最重要的参照和追赶对象。中国崛起的宏伟蓝图中,根本就没有将印度列为任何类型的"样板"和"目标"

印度不断脱离事实、自我标榜的那些身份,无疑只会给国内外的投资者带来更多的迷惑和不安。

对于马斯克此番行程的推迟,是出于商业考量还是受到了他国政府的影响?

情理之中,商业因素是最为现实和可信的解释。因为任何一个精明的商人,都不可能在自身的核心业务面临重大窘境时,还贸然地四处扩张。

纵观事件的全部经过,印度政府和舆论界对此事的反应,不仅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躯壳包裹下掩盖了内心的忐忑和汹涌的焦虑。

正如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目前最应思考的,并非如何引进马斯拉,而是如何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真正的工业升级"。

结论

纵观整个事件的分歧和争论,我们不禁会问,到底是印度政府自我陶醉、痴心妄想,还是马斯克和特斯拉在有意无意地"唆使"印度的梦想?

事实可能是,印度对于吸引外资,尤其是像特斯拉这样的知名企业前来投资确实是殷切期望。但印度方面也存在明显的自我标榜和吹嘘的嫌疑,将马斯克推迟行程视为"无情抛弃",完全是一种不负责任和夸大其词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