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松花江美丽的土地,埋葬英雄的身影,刺骨的江河冲刷着战场的遗迹。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入朝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1953年7月27日,一纸停战协定,为抗美援朝战争画上了句号。

而历史永远记得,人民永远记得。

这群最可爱的人,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上甘岭战役,是三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最大、最为激烈的战斗之一。

战场上的熊熊炮火带来的毁灭,甚至不亚于二战的惨烈。

我国能在上甘岭一战获得胜利,崔建功、张显扬、李长林、尤太忠四位功臣师长功不可没。

那么他们,究竟被授予了怎样的荣誉?

又是如何带领人民,获得战争的胜利的?

英雄本色

崔建功、张显扬、李长林、尤太忠四人生长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建功

都在青年时期,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们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参加过长征、百团大战等著名的战役,拥有过人的胆识,深谙用兵之道。

屡次荣获功勋荣誉章、英雄奖章。

崔建功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稳固祖国的疆土,毅然决然地率领所属部队北上抗美援朝。

张显扬一生指挥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曾被授予“模范干部”。

张显扬

收到抗美援朝的号召后,更是从我国云南出发,与西南军区遥赴保家卫国的战场。

李长林擅长打防御战。

在抗美援朝的五战的关键时期,在腹背受敌、通讯中断的恶劣条件下,巧妙地摆脱了敌军的大量追捕,保存了有生力量。

同年,他机智地运用坑道构筑了我军阵地的防线。

李长林

在敌军先进的长枪大炮的滥炸下,以九个月固若金汤的防御,换来了战斗最终的胜利。

尤太忠是四人中最为年长的战士,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正如刘溪所写:

“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

1952年,这群战士以“雄赳赳,气昂昂”的磅礴气势,跨过了鸭绿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太忠

他们怀揣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奋战沙场,守卫祖国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

浴血奋战

1952年10月14日。

上甘岭战役的战斗号角吹响了。

目之所及,山峰被炸开,树林被夷为平地,坑道也被炮火炸断。

在我军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承载了敌人接近200万发炮弹的地毯式轰炸。

然而正如秦基伟将军所言:

“上甘岭战役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也打出了中国的国威。”

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4日。

上甘岭之战中国军人的浴血奋战,让中国一脚踏出大国的君威,中国从此在世界民族之林里站了起来。

在冷静分析战况和敌我实力的前提下,崔建功将上甘岭战役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周战略防御;

第二周打坑道战;

第三阶段持续时间最长,有一月之久。这一阶段,崔建功实施对敌人的战略进攻。

骁勇善战的崔建功,指挥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大规模火拼29次,总共毙伤俘敌一万多人,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上甘岭之战中,张显扬将军率领参战的志愿军,是二十九师机动部队。

他巧妙地活用兵法,指挥将士交替进行前方作战和后方增援,抓准时几抢夺山头,也会未雨绸缪地把守阵地。

他将“机动”二字发挥到了极致,使得战斗连贯持久,大大增强了我军战斗的效率。

上甘岭战役初期,面对美军的强大火力,张显扬提出了三步胜利法:

第一,分段带路,单兵跃进。

单兵间隔要有几十米之长,遥相呼应。

第二,减少兵力,加大火力。

这样可以减少人员的伤亡,拉长战线。

第三,运用手榴弹守驻地坑道,张显扬认为守得住比打得过更重要。

按照张显扬的办法,兵团于四十里外运动到上甘岭的过程中,无一人伤亡。

兵团上阵地,也拿下了仅伤亡两人的好战绩。

值得一提的是,张显扬幼时是放牛娃出身,大字不识一个。

在抗日战争中为了学习电报才读了书,然而他的作战却猛中有细,兵法简单实用,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李长林是上甘岭战役中,另一位英雄人物。

李长林曾识破敌军包抄打围的阴谋诡计,率领一个团历经七天七夜长途跋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摆脱了“联合国军”至少3个师的追兵。

最终全团胜利赶赴指定位置,保护了我军的中坚力量。

不仅如此,他曾率领一个师担任战场的正面主攻,只一战就收复了上甘岭所有失守了的阵地。

尤太忠,更是百战不殆。

13岁入军的他,是军队里的主心骨,也是定心丸。

指挥军队,为上甘岭战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甘岭之战中,我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也牺牲了众多的将士。

“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

精神不朽

班师回朝后,四位同志,多次被任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获得了重要的荣誉。

崔建功、尤太忠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显扬、李长林被授予大校军衔。

而他们的后嗣,也继承了父辈们的使命,成为了司令员、人民干部,为保护祖国继续发光发热。

他们功勋不朽,荣誉满身,而他们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歌颂。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

看到了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看到了中国军人守卫疆土的坚定信念,百折不催的钢铁意志与至死为人民的担当。

正如《孟子》中写: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在祖国大地上,在战争乱世的背景下,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谐为一体。

血肉之躯,以卫疆土。

家国同梦,可望春山。

四位将军的事迹,呼吁着我们要坚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

也要具备“愿得此身长报国”的担当。

写在文末

“家国情怀”体现,为我们每一个个体对祖国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身处冰凉的雪地,却用温热的生命守卫祖国北疆。

他们展现的,正是这种伟大的情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崔建功、张显扬、李长林、尤太忠四位将军率领赤胆忠心的志愿军们。

以爱国之心,击楫中流立远志,竭股肱之力,耀我大国之军威。

他们用军队实力,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的不可摧折。

纵看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横看我国有辽阔的疆域。

我们的前途像海一般宽广,光辉的未来无限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