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长期笼罩住中华大地的战火硝烟,终于有了归复清明的趋势。

日本侵略者和法西斯反动势力,被打败和消灭。

外患暂时平息,矛盾重心,也就自己由外部转移到了内部。

彼时,党领导人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以及武装革命的战略方针,都已经成功推动、并实现落地。

还数次从国民党的围剿截杀下,全身而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1947年,共产党率先向国民党方亮剑出击,向着东北锦州发起了攻坚战。

两党政权的决战号角,终于被正式吹响。

而这,便是我国近代三场重大解放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

这场大战一直持续了52天。

解放军消灭国民党军人数将近50万人。

这一战后,我党直接实现了对东北地区的解放,并且也让国民党一派切身实际的感受到了解放军战士们的今非昔比。

而锦州战役,便是这场大战的核心所在。

战况形势也是最为激烈严峻的,深知锦州是定鼎大战的关键所在。

党组织领导,特意派出了精锐力量,负责起战役中的最关键一环。

而这群中坚力量,便是在当今被大家所熟知的“塔山英雄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来重温和认识这段恢宏战史,以及那群战斗英雄们吧。

自古兵家之必争·辽西咽喉要地

或许不了解这段战争历史的朋友会发问,茫茫辽阔的东北三省,足足78万平方公里的大好土地,

为何两党要就一个小小的锦州,这般较真较劲呢?

虽然锦州一地的土地面积,仅有万余平方公里。

但是锦州的地理位置,却是无比重要的。

在古时辽朝,锦州就已经是其无比重要的中心行政区,在唐朝时也被设立为标志湘黔东西两界的重要地点。

首先因为锦州毗邻渤海海湾,同时又处在东北三省的南端,而且还是渝关走廊的“东大门”出入口。

一个小小的锦州城,确实容纳有数种土地类型。

从而当地的物资物产,是极其的丰富。

同时,因为处在渝关走廊的地理优势,锦州城还成为了入山海关进入东北三省大门的唯一要道。

而这一点,也正是国共两党双方,不惜在此地投入近百万兵力的直接原因。

东北三省虽然辽阔,拥有着的无比舒适的战略空间。

但要保证这一优势,则必须要优先保证锦州的安全。

如果锦州率先丢失。

对内,东北三省就会变成一个被系紧了布袋,内部部队直接变成瓮中之鳖;

对外,则外部部队的后移空间就会被完全堵截,沦为无依无靠的俎上鱼肉。

辽沈开战·围绕锦州城的攻坚与阻击

说回锦州战役,国共双方对于锦州一地的关键作用,自然也是无比清楚的。

所以,只要共产党想要解放东北,那么对于锦州的把控就是重中之重。

但彼时,国民党方面依然转入全面据守的防守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锦州城,无疑就是其重点守备的几个重要战略地点之一。

而共产党方作为进攻的一方。

他们所面对的便是战场上最艰辛,难度也最大的一种战斗形式——攻坚战。

但即便是这种程度的困难与风险。

中央领导与革命战士们却毫不畏惧,在确定战斗意图与目标之后,中央立刻做出了一套十分全面的作战计划。

1948年9月12日,我党东北解放军大部队,打响了辽沈战役的第一枪。

从昌黎一地强势切入,一直挺进几百里,连克敌军五座城镇,完成了将国民党阵型一分为二的战略任务。

而国民党方面,在其领导人得知战讯之后。

立刻向动身东北,亲自指挥战斗。

同时下达军令,命令其安置在山东、北宁、锦西等地的11个整编师部立刻动身,而这股大军的目标也只有一个——救援锦州城。

虽然解放军占据先机,但这并不代表优势也尽在掌握。

而且纵览整体战局来看,共产党方面始终都是承担着更大风险,优势更小的一方。

因为如果一旦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抵达驰援地点。

那么,共产党方就会从攻城攻坚的状态,瞬间变成腹背受敌的局面。

锦州城只要在支援抵达之前,据守不出。

之后再配合外围赶到的援军,对共产党方进行里外夹击。

那后者必然会败下阵来,那时我党不但会失去解放东北的机会,而且革命力量还会被重创。

塔山英雄团·“最好的进攻是防守”

所以在共产党方的角度看来。

解放全东北的最重要前提,并不是单单拿下锦州城,阻断国民党军在东北的战略纵深空间,这么简单。

在攻坚锦州城的同时,完成对敌人支援大部队的阻击,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担负起这一重要使命的,便是东北野战军十二师部的主力团——第二纵队三十四团

团长焦玉山,接下了这条如山沉重的军令。

东北大地的命运、革命队伍的未来。

在那一刻也系于他,和三十四团全部革命战士的身上。

军令紧急,没有任何的推诿和抱怨,焦玉山立刻率部在黑山和大虎山阵线搭建阵地工事。

10月10日,焦玉山的三十四团,与国民党的大部队在白塔山爆发了战斗。

凭借火力优势,国民党率先动用全部火炮,十分迅速的就将三十四团的地面工事建筑清空。

接下来就是国民党的大规模冲锋,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血战就此展开。

两军从枪炮到白刃,甚至有重伤的三十四团战士。

不顾性命,将手榴弹捆绑在身上去与敌方同归于尽。

双方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周,最长连续战斗时间长达了十四个小时。

焦玉山与三十四团的战士们,用血肉和钢铁精神贯彻了纵队吴克华司令的那条死命令——

“没有支援,拼到最后一个人”。

在10月15日中午,我军终于实现了攻坚的胜利。

敌军的东北防线全面溃败,死伤人数高达48万人。

此战过后,我军第一次在人数上超过了国民党。

而焦玉山和他的三十四团,无疑是辽沈战役最大的功臣。

于是在战后,中央授予了三十四团和焦玉山“塔山英雄团”和“塔山英雄团团长”的光荣称号。

建国之后,焦玉山坐镇广东沿海地区,作为广东的副司令员肩负起广东省的守备任务。

于1964年,中央授予焦玉山少将军衔。

写在文末

“塔山阻击战”,无疑是一场传奇的战斗。

美西点军校,也同样将其收录进了世界经典战役的案例之中,以供学员的学习和推演。

战争的过程与细节,自然具备着无比珍贵的参考价值。

但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我们更应该铭记革命战士们,为新中国的付出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