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达549.15亿,城市院线观影人次达12.99亿,其中国产电影贡献全年票房8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电影市场数据洞察报告》显示,从2019年开始呈现下滑姿态的好莱坞进口影片,在经四五年市场重组,在2023年几乎呈现着“大势已去”的境况。究其缘由一方面是国产影片品质不断提升,在更适宜本国市场基因下,吸引了中国观众大部分眼光,另一方面是好莱坞影片本身“不思进取”,除了“吃老本”以原本的老IP“吸金”之外,鲜有新内容、新创意的好片拉新观众,当越来越年轻的观众“入驻”电影院,好莱坞的天然优势大量削弱,那当好莱坞不吃香之后,中国观众到底喜爱什么样的进口片呢?

异军突起的日本动画

吸引要素:情怀+小确幸+治愈感

如果说80后、90后是跟随《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银魂》等成长起来的一代,那么00后就是跟着《进击的巨人》《咒术回战》《鬼灭之刃》等日本动漫长大的,可以说凭借强大的动漫制作产业,中国青少年始终对日本动漫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于是在进口片此消彼长中,日本动画片成为最大赢家。

2023年《铃芽之旅》《灌篮高手》纷纷打破日本电影在国内的票房纪录,分别拿下超过8亿和6.5亿的票房,且均超越了日本本土的票房。日本电影占2023年进口片票房接近三成,同比上涨了322%,而美国电影的同比涨幅仅65.7%。无疑,在2023年的上半年里,日本进口片呈现出了强势的姿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2024年,宫崎骏新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刚刚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后,就立即登陆中国内地院线。为了表达出日方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宫崎骏多年挚友和合作伙伴、吉卜力工作室的初创者董事长铃木敏夫特意空降上海的电影首映礼,要知道他们此前表示影片不会做任何宣传,甚至都没有出席奥斯卡的颁奖现场。

据猫眼专业版票房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已经拿下超过7.46亿元的票房,同样也成为近年来进口片中的票房佼佼者。而在4月举办的全国电影(广州)交易会暨第25届全国优秀影片推介会中,释放了更多的日本影片引进的消息,除了《坂本龙一:杰作》《四月女友》等纪录片、真人剧情片,更多则是动画片——既有《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乐》这样的2024年新片,也有押井守1995年的作品《攻壳机动队》、宫崎骏2004年的《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历久弥新的经典动画。

与此同时剧场版《转生成为了只有乙女游戏破灭flag的邪恶大小姐》《通往夏天的隧道,离别的出口》《间谍过家家 代号:白》《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等日本动画都相继定档,档期延续到今年暑期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好莱坞电影在文化上与中国本土观众存在一定的“隔阂”,一定程度上只能靠视效吸引中国观众,那么日本电影则在文化上就能获得中国观众的认同感。一方面是同属东方儒家文化,另一方面日本动画也将我们对美好的终极幻想,通过更适合东方观众的思维逻辑进行了视觉呈现和情感表达。尤其是其中对生命生活的态度被不断放大后,成为疗愈生活浮躁的良药,也成为让观众感知满足的小确幸。

自我突破的“创新”好莱坞

吸引要素:视听创新+IP升级+契合的价值观

在中国影视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00后成功入驻影院主要消费群体的当下,好莱坞影片对他们已不再拥有吸引力——当年的80后、90后观众被好莱坞天马行空的视觉特效所折服,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不断升级的影院配置,通常一票难求。但今年《功夫熊猫4》时隔多年再度登陆中国银幕,已经成为“怀旧之作”,票房号召力已经不能与当年同日而语。

当下,观影助力00后早已在网络游戏等视效更普及的维度享受过视觉震撼,相比视效他们更倾向于在电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绪价值和消费意义。不过,即便众多好莱坞大片沉沙折戟,他们也在不断尝试重新找回中国观众,毕竟,目前好莱坞影片仍旧是国内进口最多的国外影片。

今年,在好莱坞大片中,唯有《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拿下了超8.6亿元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目前春节档后票房最好的影片。这个原本在“漫威宇宙”巅峰时刻被不屑一顾的系列,在这个时候恰好是其黄金时间,打造出的“怪物宇宙”进入高潮篇章,将“巨物猎奇”的诱惑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与故事架构上的双重新鲜体验。这与去年《巨齿鲨2:深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明显后者口碑稍差。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落寞”除了中国观众的迅速成长与更新迭代,也与其自身“不思进取”有关。从近几年好莱坞影片的中国电影市场表现来看,不受欢迎的好莱坞影片大致为:狗尾续貂的“超级英雄”大片;“炒冷饭”的好莱坞老旧电影、系列电影;具备好莱坞传统拍摄手法与叙事节奏的史诗大片。这些影片将好莱坞电影不再受欢迎的原因归结为四个字:不够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好莱坞影片《芭比》《奥本海默》风靡全球,也是中国电影引进片的“亮点”,一部在于新鲜IP+女权色彩加持,另一部在于大导坐镇+日本侵略历史相关,最关键的是它们都不再是以好莱坞特效为噱头,也没有宏大的猎奇的视效,同时还做到了“与我有关”。当然,前年拿奖拿到手软,票房与口碑双赢的《瞬息全宇宙》也是依托不同以往好莱坞的“非凡创意”而爆火的。

其实,不难看出好莱坞影片在有意突破自我,但是超级英雄、知名IP的巨大红利泡沫因牵扯多方利益,并不会马上被戳破。好莱坞这辆巨大的马车快速领跑了近100年世界电影,确实也有些“太老太久太庞大”,难以掉头,面对其“转型”阵痛,还需要打开更多的视角,重新思考影像的意义。

悬疑和文艺片是潜力股

吸引要素:稀缺悬疑+获奖高分佳作

今年,来自法国的小体量文艺佳作《坠落的审判》引发了不少热度,从拿下欧洲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等一系列大奖,到在中国定档,以及导演中国行宣传引发话题效应,可以看到中国观众对文艺片佳作抱着较高的期待。虽然最后因为各种原因,《坠落的审判》票房成绩并未爆火,但是可以看到海外文艺佳作,以及小体量的悬疑影片在中国电影市场拥有的巨大潜力。

其实,此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总会有一两部令人惊艳的“黑马引进片”,如早期西班牙的经典悬疑影片《看不见的客人》拿下1.7亿元,泰国精致悬疑剧情片《天才枪手》突围获得2.7亿票房,以及《三块广告牌》引发小众文艺片热潮,都获得了较高的讨论度与票房成绩。

到2019年,不仅有《绿皮书》凭借4.7亿元的中国票房,把文艺片冲出了商业类型片的票房成绩;囊括当年四项奥斯卡大奖的音乐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艺联专线上映,拿下超过9900万的超高票房;还有黎巴嫩主投的小成本文艺片《何以为家》拿下超过3.7亿的票房,一跃成为当年不折不扣的“黑马”。

这些影片虽然体量小,没有宏大的视效,但胜在经过严苛的国际电影节奖项洗礼,也通过世界观众的多重检验,是世界海量电影中淘出的“金子”,其大多都拥有不断反转的精彩剧情和优质叙事与高深的立意。而与之相比的国产类型电影,在风格化上则要稍显逊色。但随着中国观众的品位不断提升,以及客观上中国优秀悬疑片的稀缺,此类影片也相应地拥有不少观众需求,存在一定的优势,容易逆风翻盘。

到了近两年,海外小体量的悬疑片、文艺片引进速度放缓,不过仍有悬疑犯罪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以及相关系列《威尼斯惊魂夜》、新西兰和美国合拍的惊悚片《梅根》、吕克·贝松自编自导的法国文艺片《狗神》、英国和美国合拍的传记片《拿破仑》等类似影片在国内上映,虽然暂时还未出现超出预期的影片,但是一直在培育相关的观众,累积口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继续它们的“黑马传说”。

其实,中国电影市场对海外影片的喜好并非无迹可寻,但所有种种都指向了一个简单的逻辑:好的影片,一定有人买单;用心做的电影,一定会得到回报!而中国观众打破好莱坞滤镜与神话,也不仅是观影要求的提升,更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