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红软实力表示,当前,我国正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提升产业软实力,需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新型工业化以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通过科技研发和创新驱动,催生新产品、新要素、新模式。产业软实力升级是价值创新起主导作用,运用新技术优化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精度、高效度、高新度特征。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软实力提升,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软实力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施价值引领战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需系统设计、统筹谋划、久久为功。

邓正红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软实力的关键时期,需要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软实力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以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领域,找准当前存在的问题约束、难点痛点,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软实力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深入实施价值引领战略,重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好支撑与推进产业软实力价值能级提升。产业软实力升级是价值创新起主导作用,改造优化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价值创造路径,具有高精度、高效度、高新度特征,符合软实力内在规律的新型价值形态。产业软实力升级也是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将其与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价值、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而新型工业化注重科技研发和新技术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品、新要素、新模式,具有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数智赋能、价值并联、融合发展、高度开放和优质高效的突出特征,与产业软实力升级具有内在统一性。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提升产业软实力,需要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厘清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软实力的重点领域与问题约束,进一步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软实力的实现路径,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邓正红分析说,新型工业化与提升产业软实力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而言,新型工业化为产业软实力升级创造了实践机遇,而产业软实力升级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价值创造势能。从发展重点看,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软实力升级都以价值为核心,科技为支撑,强调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从发展方向看,产业软实力升级催生的新价值和新型工业化催生的新模式具有内在统一性。产业软实力升级是与新型工业化相匹配的新型价值势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内生动力。产业软实力升级通过优化产业和企业内部的资源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赋能新型工业化。产业软实力升级作为价值、技术、要素、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价值创造新能级的载体,能够有效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驱动力。产业软实力升级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软实力价值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进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催生传统产业的新模式、新形态,打造传统产业新的价值优势,进而实现新型工业化。

邓正红表示,产业软实力升级能够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度,走绿色、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而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价值位阶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主要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价值。通过价值创新引领科技创新赋能工业化,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进一步提升产业软实力。新型工业化将传统产业软实力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软实力培育壮大作为两项重点工作,注重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软实力,将更多的资源和要素配置到高效度的产业中去,有助于在新的产业格局中取得优势地位,进而提升产业软实力。例如,清洁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外贸“新三样”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高新度价值创造成果,也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体现。新型工业化需要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将数据这一新要素塑造新价值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带动数字技术的发展,进而强化产业软实力。

邓正红认为,当下全球价值创新正处于高度活跃的时期,各国涌现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一系列本质性价值创新,形成了交叉融合、多方突破的软实力价值升级态势。新型工业化以价值创新为核心引擎,科技创新为主要支撑,呈现高度综合化的发展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聚焦于未来价值创造,瞄准前沿科技,依托多领域的技术交叉融合发展,已经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提升产业软实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朝着高端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迅速提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价值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出口创汇优势日益凸显,推进新型工业化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5.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4%,较2014年提高5.8个百分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数据显示,2018—2022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由2018年的0.7万亿元提高至2022年的1.5万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由12.8%提升至27%。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1年的15.1%。

在邓正红看来,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各类研究工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软实力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0.4%。《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发经费达到30782.9亿元,首次突破3000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1%。其中,全国基础研究经费超过200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4%,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91%。2023年上半年,清洁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外贸“新三样”出口增速较同期相比提高61.6%,拉动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价值创新创造的经济增加值达到2.1万亿元,同比增长6.5%,较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36%,较上一年提升0.11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已创建45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66家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当年集群产值超20万亿元。

邓正红表示,当前,全国正加速迈进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联合国《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经济体之一。为应对国内经济社会、国际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全球各国正积极推动以战略性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点的数字化改造工作。近年来,数字化在高端优势产业的作用越发明显,在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型价值形态将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融入新型商业模式,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软实力升级。国际数据公司最新发布的Global DataSphere 2023显示,我国数据量将从2022年的23.88ZB增长至2027年的76.6ZB,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6.3%,位居全球第一。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284万个,5G应用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CEIC数据库显示,2002—2022年,全国互联网网民数量由0.59亿增至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从4.6%增至75.6%,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唯一网民数量超过10亿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76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1.97万亿亿次浮点运算(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5G、数据中心等信息类新基建项目投资额增长13.1%,为新型工业化朝数字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邓正红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软实力,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建设,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软实力体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深入实施价值引领战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必须高度重视、系统设计、统筹谋划、久久为功。要以提升产业价值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目标,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坚持高水平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结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软实力创新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软实力价值升级。要引导鼓励传统产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工艺革新,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氢能与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软实力,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深度融合,扎实推进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软实力,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软实力升级。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软实力,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清洁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价值引擎,布局建设一批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实施未来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

邓正红强调,要加大“专精特新”和龙头企业培育,以“一条龙”思维开展“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强化应用研究、技术研究和产业链之间的软实力协同,促进“卡脖子”技术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和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在国家层面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和合作大平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要对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进行系统梳理,摸清薄弱环节、找准风险点,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加快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逐步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实现自主可控,发挥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潜力,发挥数字经济在产业软实力高韧度建设中的作用。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过程中,要辩证看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与开放性之间的关系,积极主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技术、管理和全球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先进技术和各类资源,多渠道保障国内重要原材料供给安全,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建立企业软实力理论和软实力指数工具,开创能源软实力、低碳软实力和产业软实力,第一个对软实力系统量化与价值评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中国上市公司软实力100强、央企软实力排名)、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中国国家高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核心价值、核心模式、核心实力)》总策划及撰稿人。提前18个月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突围低油价困局、减产联盟在行动、产油国地缘风险、原油史诗级崩盘)》《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