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暑期集训正式开营!

期待大家同我们一起,在这里收获成长

集训基地:北京

在这里,你经历短短的16天,你的专业课学习会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可能3天就过完一个科目,9天就刷完院校的所有题目题目,集训出营后,你会蓄力100%!

这位同学本科来自某双非财经院校,专业金融学,本科的加权成绩在92分左右。

今年考研报考的是复旦大学应用心理专硕,考研初试成绩400+,也就是说学生其实是三战考研,但一战应用心理专硕。

专业课复习规划

我基本上是跟着勤思从基础课到强化课,再报名了针对学校的集训,进程是相对快而紧凑的。复旦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多,复习的顺序一般而言是根据分值由多到少,由基础向细分来进行的。

4-8月 看书和刷基础视频

在这一阶段我选择的是结合勤思的视频课看书,每本书看完后由勤思配的学姐为我做一遍串讲,串讲后我做完了对应的347的勤思题库,没有太求甚解,只是做到了把握住每本书的内容。

其中《管理》、《咨询》在我的一对一学姐的建议下没有进行,而统计由于相对抽象一些我多看了一遍。

必须提一下一对一学姐对我的帮助,其实不仅仅是专业上的帮助,更多是对于我在某个计划好的时间段里一定要把书啃完的督促。

9月初-10月底 结合强化讲义看强化课程

部分学生9月已经开始背书了,而我才刚刚开始第二轮更加深入的学习。

但其实我觉得我这样的进度并没有让我觉得很焦虑,因为当我翻开讲义听课的时候发现几乎所有的内容我都是有印象的,甚至有些知识已经可以做到前后串联了,因此进度推进地很快。

这一阶段我也将《管理》和《咨询》加入到了需要学习的内容之中,由于在初试中考察有限,只是结合讲义学习也是足够的。

11月初-12月中旬 强化、背书与真题练习

这一阶段其实不管报不报班,都是学习最为辛苦的时候。

一是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会进入一个倦怠期;

二是随着考试时间的临近,同学们的心不再那么定了。

关于勤思的集训营

我是上了勤思的集训班的,因为我发现我可能确实需要借助外力来逼迫自己高强度学习一段时间,以帮助我跨进复旦的大门,我的状态有些太放松了。

它是专门针对复旦量身定做的课程,其实报名集训的时候我是有些忐忑的,说实话我当时也并不确定这样的集训质量如何,而且集训的强度真的很大,一天10小时的学习量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很容易,毕竟我是一个一天学习很难超过5小时的人。现在回头看看,这一段时间确实是我专业课水平飞速提高的阶段。

集训每门课都结合学生的情况配了专业的老师,在老师直播上课的同时,我完成了专业课的第三次梳理,完成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对于每个科目的内容进行了着重记忆,没有另花时间而是在课堂进行的时候同步进行记忆,同时这些思维导图也成了我接下来的时间里复习的最主要的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勤思的老师

我印象最深的是课程有以下几个(我不太记得集训老师们的名字,但是这几位老师我真的很感激他们,请务必转告我的感谢并帮我补上他们的名字):

首先是《发展》和《管理》的老师,他们是给了我最大自信的老师。《发展》的老师很温柔,我对于《发展》理论部分的框架建构完全是从这位老师那里学来的,因为维果茨基的理论特别抽象,她前前后后至少给我讲了四遍。

《管理》老师上课很有激情,短短一两天在她的课上我就已经完成了对于管理内容的记忆。她的讲解丰富了我对于涉及案例与现象的题目的答题思路,还纠正了我格式上的一些错误,我相信这些细节也对于我最后专业课的分数非常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吝啬对于学生的赞美,鼓励我“复旦见”,也让我开始相信我真的可以。

《测量》和《实验》的老师,这两位老师是提问式的老师,也真的很严格。有重要的问题不会他们会真的很着急,以至于每次上课我都是真情实感地在害怕。

今年真题中对于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内容《测量》的老师提及过,才让我不至于在答题时无话可说。

《实验》一直是我的弱项,主要是心理学实验流程多、范式多、实验题套路也多,老师整理的资料以及带领你整理出的属于你的答题模板,现在在进行复试准备的我依然在拿出来反复熟读背诵。

不得不提的是我们《社心》的NANA老师,强化班我就听她的课,没想到集训还是她,我真的是她的迷妹。

她把原本《社心》比较散乱的内容全部整理成纲,对于书上不太适合考试答题的内容进行了补充,章节串讲结束之后带着我做导图,我印象深刻到现在给我一支笔我也能把社心各个模块的导图基本完整地画出来。

考完初试那天中午,NANA老师还发来信息问我考试是否顺利,我真的爱她。

最后悄咪咪夸一下《心生》的老师,声音好听哭了,简直是被教学事业耽误了的配音或者播音大佬,生理—心理—社会模型也被他狠狠地拿捏住了,论述题30分呢。

其实我想每个老师都夸一遍的,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于我的帮助,并不是完成教学任务了事而是尽自己的全力在你的背后为你施加助力,但是一一列举似乎有打广告之嫌,就不再继续了。

关于刷题班

刷题班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是我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水平是什么样的,我有哪些地方可以向他们学习。

比如我的刷题班里真的有几位大佬,他们每次写出来的答案我都戏称其是奔着帮老师写参考答案去的,我在刷题班上背了他几道实验题的写法,现在回忆起来也是觉得设计得十分精巧。

同时在刷题班,我跟着老师进行了专业课最后一遍的整体框架的复习,在这个时候我已经完成了第四遍专业课的整体梳理,在此基础上刷复旦真题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很快就能就题目进行知识的检索并组织出一个相对充实的答案。

我在刷题班受到了很多老师朋友的帮助,收到过同学无偿分享的资料,这个时候我忽然会意识到,考研这个事情并不完全是竞争性的,我们也可以收获一些别的东西。

对于不参加集训以及刷题自主复习的同学来说,我觉得这一阶段同样也应该是一个由输入转向输出的阶段,一方面是要开始背书,另一方面是要开始练真题。

关于背书

每个人背书的习惯不同,看到我上面写第三阶段自己的学习方法就可以发现其实我整个专业课复习阶段是没有特意留时间出来背书的,因为我的习惯是捋顺框架之后自己补充,因此负担相对小很多。

当然时间充裕的话书是背得越熟越好,轮数越多越好,这可以减少你在考场上组织答案的时间。

但是,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要避免因为对于书本内容的过于熟悉而导致答题的思路局限在某一本专业书或者某一个背得很熟练的主题上,这样答题时输出的内容太少,老师很难打出可观的分数。

关于真题

复旦从15年开始招生,选择题一直有着原题重现的情况,由此可见真题的重要性。

对于论述题,复旦喜欢结合时事和案例进行考察,很多时候知识点不难,就是在考察阅读理解,不会局限于发展、社会、咨询或者其他某一本书,需要学生站在一个更高更统筹的视角来进行思考组织答案,因此,真题是不可多得的练习这种答题思维的工具。

12月中旬-考前 保持做题手感与少量押题

这一阶段其实大家的水平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大家需要做的是保持做题的手感,主要的方式就是院校真题的重复模拟和利用,主要目的是把握住考试的时间,复旦真的题量很大,考完初试出来与同考复旦的研友聊天,大家普遍反映写不完,后面时间紧张到写得龙飞凤舞,所以做好时间的预演很重要。

如果可以的话,字不太好看的同学可以抽出时间适当练一练卷面排版,至少一定要把字写在一行里,答案篇幅要有规划,专业课文字量大,主观题多,卷面比别人整洁好看是相当加分的。

少量押题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押中多少考题,而是结合与院校前几年的重点出题内容再强化一下,比如已经连续考了好几年的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做到心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