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刘雪梅

从算盘到键盘,从物理工具到电子化工具,随着工具的不断迭代,财务数字化和企业管理也在技术变革下不断被重构。这两年来,ChatGPT、Sora等AI应用掀起浪潮AI也开始在业财场景中广泛应用。

进入AI时代,财务和企业管理又将如何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财务数字化和企业管理在技术变革下不断被重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07121233

4月23日,财务数字化创业企业合思创始人兼CEO马春荃在春季产品发布会上向外界展示了AI与财务融合的典型场景,包括AI审批和AI风控模型。这两个场景中,AI展现的智能可以帮助财务人解决更多初级的工作,并且“实施难度”更低。这是否意味着,AI正在颠覆企业的财务流程和管理方式?

在发布会前接受采访时,马春荃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合思不会推出自有大模型,而是选择和所有市面上的大模型公司合作。据透露,目前合思已经和包括智谱AI、月之暗面以及文心一言等大模型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大模型在财务数字化领域的更多应用场景。

AI技术让“无需报销”能力从L4级走向L5级

在马春荃看来,AI技术的到来,让先进企业的无需报销能力正式从L4级走向L5级。在全链路L4级无需报销已经让人工得到了极大解放的前提下,借助AI将有更多企业向“全场景+智能化+广覆盖”前进,并与其他阶段企业进一步拉开差距。

何为无需报销能力的L4级、L5级?

2022年,合思发布“无需报销分级标准”,按照自动驾驶的划分标准,从“报销自动化”程度出发,将企业费控能力分为L1-L5五个阶段。其中L4级对应的能力,是企业绝大多数场景都由数字化系统自动完成;员工在聚合消费平台的所有消费场景都无需垫资、无需报销。

如今,AI技术与财务场景的逐渐融合,马春荃认为,企业在数智化工具的赋能下,正在开始从L4阶段走向L5阶段。那么AI技术如何让财务数字化进入L5级阶段?

马春荃以合思最新开发的AI风控模型为例,该模型是一个融合了传统算法和人工智能能力的复合体系。这一模型并不完全依赖AI,而是将AI应用于其最擅长的领域,如处理模糊性的输入输出,利用其自我学习的能力来减少人工介入。

例如,员工在凌晨为客户订酒店时超出预算50元,传统策略可能要求员工自付或等待领导审批,但是AI风控模型会评估这一行为是低风险性,并主动选择更为合理的处理方式,如仅将此行为记录并通知直属上级,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审批流程,确保业务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控制了企业风险。

“创业之初,我基于结构化的数据、开放弹性的流程、可插拔的算法这三个元素的理念,构建了流程驱动的软件世界的底座,并将公司取名为合思。着眼更长远的未来,结合AI的蓬勃发展,这些基础元素又将发生变化。在既有的流程环节中,AI将渗透到每一个节点,辅助流程当中的人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或者代替人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马春荃表示。

马春荃进一步指出,在AI的赋能下,企业管理正在从流程驱动到模型驱动进化,在以模型为核心的决策分发的时代,流程的抽象形式将更为隐形,甚至不再需要被用户看到,算法也是随需的被AI所调用。

“随着AI的演进,过去我们在表单中填写的复杂结构化数据变得不再关键,因为决策分发不再依赖于繁琐的流程环节。在模型驱动时代,曾经需要精心设计和维护的流程和审批流将简化,管理与维护成本相应降低。系统管理员不再需要面对复杂的流程网络,而是可以依靠AI根据需求智能调用算法,使得决策过程更加高效、直观。”马春荃表示。

不过他也表示,AI可以并必将替代人类完成许多工作,甚至消灭了许多过去蓬勃发展的岗位。但是,“人”仍将是AI时代的决胜因素。将费用的审核交给AI,相比于技术上的问题,如何解决责任归属可能是更大的挑战。

大模型公司是“电厂” 未来将兼容各种大模型平台

这两年来,随着ChatGPT的横空出世,国内掀起了大模型创业和投资热潮,业内认为,大模型也将对各行各业带来更为颠覆性的变化。

对此,马春荃提到,进入模型驱动的世界,企业对AI的探索,一方面要适配风险管理,以风险模型为核心,既要防控资金风险的脱钩,比如把钱花多了、花超了,同时也要防止“一管就紧、一放就松”;另一方面,要绩效联动,企业的决策要以数据为底座,以全息数据为框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收定支,让所有支出能够实现“让有限更有效”。

合思在产品与财务场景的结合与选择上,一直在做一些探索。拥抱AI、善用AI、驾驭AI,在马春荃看来,拥抱AI是第一步。无论是传统AI技术,还是生成式AI工具,都可以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小到写PPT,大到专业度要求较高的编码和产品架构的演进上,都可以尝试应用起来。

“AI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如何把这些技术与场景相结合,如何在业务商业化分析的路径里找到明确的价值点,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探索。我们相信,未来5到10年,会比过去20年都要精彩,各行各业都将在AI浪潮中受益。”合思CTO萧培宁在上述新品发布会上感叹。

马春荃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合思不会推出自有大模型,而是选择和所有市面上的大模型公司合作。“‘电厂’已经雨后春笋一样成长起来,我们作为‘电器厂商’应该兼容,我们要和客户一起创造一些更有性价比的场景,创造提升效率、提升效益AI的融合场景。”马春荃说。

在马春荃看来,未来大模型公司的竞争可能会发展成为现在的云平台竞争,大家都有自己的智能云,云平台提供算力,“大模型可能就是云平台的升级版,但是比云平台更灵活。一个场景,你可以去调用不同的AI大模型去做,然后由它来调度这些策略和工具以及数据,所以它更像电厂”。

据他透露,目前合思已经和包括智谱AI、月之暗面以及文心一言等市面上的大模型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大模型在财务数字化领域的更多应用场景。

“AI的引入,使得审批过程更加高效,员工只需提供简单的语音或文本描述,AI就能识别消费的合理性,并与相关的地理位置和交易信息进行匹配,确保每一笔消费的真实性和合规性。”马春荃表示。

公司已有“自我造血”能力 正在规划IPO

公开信息显示,合思成立于2014年,彼时,马春荃刚刚结束10年的用友工作生涯,选择在更聚焦、更灵活的费控赛道从零开始。

在过去十年中,合思·易快报经历了整个行业从疯狂到沉寂,再到新一轮机遇下的爆发——2016年,市面上挤着六七十家费控SaaS创业公司,经过几年角逐之后,大部分玩家已被市场淘汰,只剩下几家头部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刚成立时,合思基本上以一年一轮的频率进行融资,不过这两年,融资消息鲜有传出。合思的上一轮融资要追溯到2021年,当时合思拿下了软银愿景二号基金领投,明势资本、曼图资本、老虎环球、红杉中国等老股东跟投的10亿元D轮融资。

合思的融资节奏放慢或许与行业融资环境有关。据IT桔子数据,财税服务行业在2021年迎来投资高峰,投资事件约79起,投资金额约309.43亿元,2023年行业投资事件只有39起,投资金额也缩水至102.32亿元。

对此,马春荃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刚成立几年融资速度较快,是因为企业早期需要大量的投入以实现快速增长。但如今随着企业的客户基础稳固、产品成熟、团队经验丰富,公司已经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目前,合思有自我造血和资金循环的能力,可依靠自身的技术和市场积累来吸引和维护客户。对于未来的资本市场活动,我们正在规划和准备,但目前更专注于通过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带来实际价值。”马春荃表示。

业内的共识是,相比于国外的企业服务行业生态环境,国内的企业服务创业环境更为艰难。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难以出现千亿市场的企业服务公司,因此,相比于互联网公司创立几年就上市的“暴富神话”,ToB行业公司则显得细水长流。

“我们观察到企业的付费意愿紧密关联于其能否明确计算出投资回报率(ROI),如果能够清晰地预见到效率和效益的显著提升,通常会更愿意进行投资。大型企业往往更愿意尝试新技术,而中小企业可能因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而表现得更为谨慎。”马春荃表示。

他同时透露,合思的策略一直是顺应时代的变化,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而不是简单地追求技术的新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