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已经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考公、考编——端上铁饭碗。

这样的现象往好了说,是大家为人民服务的意愿强烈,都想成为其中一员,往现实了讲,就如网友所说的一样:如果不考编也能过得舒服,鬼才愿意考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考生和编制上时,却忽略了另一个群体——编外人员。当清退浪潮席卷事业单位,35岁失业的编外人员又该何去何从呢,评论区各抒己见,堪称人间清醒。

“清退”浪潮席卷事业单位,35岁失业何去何从?评论区人间清醒

一名网友分享:最近各单位在清理编外人员,有一个认识很久的同事被清退了,问他离开体制内想干点啥,对方的回答现实又心酸。

他说:自己冷门专业,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清退,想着还是先学习吧,可能会一直考编。

对于已经习惯体制内工作模式的编外人员来说,被清退后和毕业生站在同一起点考编,竞争何等激烈,但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

对于还未到35岁的编外人员来说尚且还有机会,可那些冷门专业,35岁左右被清退的编外人员,则是连继续考编的机会都很渺茫了。

对此,评论区的网友们倒是很清醒,有人直言:编外人员才是顶梁柱,领着最少的钱,干着最多的活,以辅警为例,福建的这位网友,昨天刚拿到手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只有439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位河南网友表示:编外人员现在已经清理大部分了,听说下一步连14年之后签字进来的,都要分流处理,对于失业的危机感令人担忧。

其实对于清退,如果清退的是能干踏实的,确实可惜,但如果清退的是那些混吃混喝摸鱼的,网友认为应该拍手叫好。

真正不担心失业的人,未必是最努力的,却是最能看得开的

但这个标准如何界定呢,当没有严格的标准,也无法量化地去判断时,最后往往还要落在“人情世故”四个字的头上,更没法讲究什么公平了。

山东网友的经历也令人无奈:从19年到23年,辛辛苦苦做了四年的编外工作,最后换来的没有转正机会,只有“不再续签”。

面对清退,编外人员有不甘、有心酸,但更多的是无奈,哀莫大于心死,重庆的网友称:自己是电力局的合同工,也是编外人员,一个月到手2000多。

自己也不是没有担忧过,但事实证明,如果真的要清退,你的努力和态度都没有意义,自己现在的愿望反倒是希望被清退,只要能正常拿到赔偿就行。

现在的就业环境不乐观,对于清退现象,有网友认为: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决不能只成为口号,否则当自己被社会淘汰时,才想起来这句真理也为时已晚了。

编外人员对清退的清醒令人心酸,但纵观大环境,可以看出现在无论各行各业,都没有“一劳永逸”的说法,想上岸之后安稳混日子,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

社会更迭、竞争激烈,对此有人的态度是终生学习,也有人的态度是:失业了就去干保洁、干家政,能吃苦就饿不死,与其被学历束缚,这不敢做哪不想做,不如凭自己的双手吃饱穿暖,怕就怕有些人既穷又爱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认为,相较于期期艾艾,这才是真的人间清醒,人活一世,再多的准备也许也应对不了突如其来的变化,努力的前提是做好心理准备,能吃苦就饿不死,这种传统思想,放在当下也依然醍醐灌顶。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