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024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融资增信、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措施,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着力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聚焦到地方实践,各地将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对供需有效衔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的支撑作用?

近日,各地相继发布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重点任务。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已有湖北、山西、安徽、上海、山东、天津、四川、陕西、广东等九个省(直辖市)发布相关内容。小信对其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结,以期为推动信用建设在地区和行业间的持续向好、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相关内容分析显示,2024年各省市的信用建设工作体现了系统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通过制度建设、信息共享、监管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惠民便企、区域合作和诚信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各省市正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本期为您呈现9省(市)在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信用惠民便企、区域信用合作以及诚信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举措。

信用服务实体经济

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是信用建设的重要目标。各地推出系列举措,旨在通过信用手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天津:聚焦信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持续推广“信易贷”模式。统筹我市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信用数据赋能金融科技创新,切实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 探索开展专题信用研究。开展信用培优示范企业认定,鼓励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配备信用管理师,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 深化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除全市70多万户经营主体外,为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等信用主体提供开具公共信用报告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强化信用信息赋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完善全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功能。一是推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市级全覆盖,构建完善全省融资信用一体化服务网络。二是提升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强化全国信用融资服务平台省级节点功能,完善信息归集和加工能力,提高数据可用性,并实现与省级地方征信平台的数据交互共享。三是推动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和金融机构服务功能融合,推动各类金融惠企政策、专项金融服务等接入平台,加快推进信用保证基金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上使用,鼓励各级平台与银行开展联合建模、创新信用融资服务产品、实现全流程放款。

● 持续加强特定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加强纳税、社保、不动产、水电气费缴纳、科技研发、知识产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信用信息归集,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同金融信息的共享整合。

● 强化信用融资服务宣传推广。强化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省级地方征信平台的宣传推广,鼓励相关部门通过“直播间”“银企对接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引导企业入驻、使用。

山东:推动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振企业信心

●大力推进“信易贷”。加大金融机构所需的信用信息归集力度,深化与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共享,依托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深入挖掘信用信息价值,更好发挥数据集聚效应,实现为企业精准画像,促进企业融资,真正让数据变信用、信用变真金。

● 促进数字化信用金融发展。推动省内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机制,努力提高信用贷款占比。组织省内融资信用服务平台试点开展与金融机构联合建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

● 持续深化“银税互动”。健全纳税信用全过程跟踪分析提醒机制;强化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增值应用。

●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推动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暨省征信平台进一步提升建设运营水平。强化备案征信机构监督管理,营造征信市场良性发展环境。加强信用评级行业监测分析,促进辖区债券评级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持续完善征信查询圈网点布局。继续做好破产重整企业的信用重建工作,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拓展涉农信用信息在金融领域的共享和应用。

上海:聚焦重点领域信用赋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强化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完善市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功能,优化国家共享数据调用机制,支持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接入平台,探索惠企金融政策线上集成式办理。深入推进“联合建模全流程放贷”,提升企业融资贷款申请便利度。完善民营经济多层次信用融资服务体系,推广“园区整体授信”模式,推动市、区、街镇和园区加快形成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信用信息的机制化路径。健全完善“政银企担”多方合作机制,鼓励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引入融资担保机构和风险缓释工具。

● 深化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

● 健全政府诚信履约践诺机制。

广东:健全信用应用市场化机制,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 依托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推动省内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优化,按照“数据通、模型通、系统通”原则,推动与银行金融机构深入合作,实现贷款流程全线上办理。

● 深入推进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发展试点,总结推广10条第二批试点经验。

● 组织有条件的地市申报全国商务信用经济试点城市。

● 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国家试点,率先实现信用修复协调联动、一次办成。

● 支持中山市翠亨新区联动深圳前海合作区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

信用惠民便企

信用惠民便企是提升公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各省市正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湖北:打造“信用+N”数智应用场景

●开展基层建设“信用+治理”试点。组织开展信用街道和乡镇创建活动。建立街道和乡镇信用公开承诺制度,加大街道和乡镇政务、财务等公开力度,将工作守信践诺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结合未来社区建设,总结推广基层有效做法,探索信用换积分、积分换服务的激励机制。

● 推进产业“信用+园区”建设示范。选择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信用基础好、企业服务意愿强的园区,建立园区信用评价制度,构建具有园区特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在企业入驻资格审查、日常管理服务、单位产出考核、有序退出等方面推进园区的信用建设。

● 实施流域“信用+生态”工程建设。以流域为单元,推动全域城市一体推进生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共用。完善湖北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实施生态环保、水安全等领域信用评价,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共享运用。

陕西:大力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高质量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省级政府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业务同步平移至陕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秦信融”平台),各市(区)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原则上保留一家。更新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清单,推动自然资源利用、财政资金资助、社保和公积金等信息扩面增量提质。进一步完善“秦信融”平台功能。对已认定的10家“信易贷”示范银行开展综合评估。用好项目建设融资服务系统,常态化组织全省范围内有融资需求的项目纳统入库。发挥涉农信用信息系统作用,更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发展。

● 开发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在全省范围内正式推行经营主体以专用公共信用信息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工作,进一步便利企业上市融资、招投标等经营活动。制定并实施全省2024年度应用场景创建计划,按季抓调度,推动各场景年底前全面完成。积极推广榆林市“信用就医”模式。加快推进教育、养老、家政、托育、食品餐饮等重点民生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 创新社会治理信用应用场景。加强信用数据运用,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新的信用应用场景,提高城市治理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探索建立居民信用积分制。持续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与评定。

天津:聚焦信用应用改善民生

● 持续深化“信用就医”场景建设。扩大试点医院范围,完善“信用+医疗”服务系统,提升“信用就医”使用率和患者满意度。

● 拓展信用服务入口端。推动“海河分”、信用查询、公共信用报告等信用应用嵌入“津心办”、“津治通”等政务服务平台及第三方平台。

● 进一步丰富“信用+”应用场景。各区创新推出至少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信用+”应用场景,为各类守信主体在行政审批、融资贷款、住房租赁、交通出行、旅游购物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拓展“信用+轨道交通”场景。

四川: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创新信用应用场景,持续提升信用惠民便企服务能力和水平

● 鼓励各行业主管部门与信用服务机构联合开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建设,拓展重点领域“信易+”应用场景

● 支持“信用商圈”“信用园区”建设

● 支持开展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试点

● 持续做好乐山市、甘孜州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建设

安徽:拓展惠民便企信用服务

●大力推广“信易贷”模式

● 推进信用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我的信用”政务服务专区,全面接入各级信用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智能自助终端等

● 创新“信易+”产品服务。构建“先消费、后付费”“越守信、越优惠”等信用惠民便企新模式;实现省内各市个人信用分“跨市互认”,探索推进与江苏、浙江、海南等地“跨省互认”

● 实施信用提升“8620”专项行动

● 开展“信用助企行”活动

山东:拓展信用应用场景,高效惠民便企

●开展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围绕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信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信用服务业发展、信用助力社会治理等领域,组织全省各级各部门揭榜攻关,挖掘更多信用应用的新场景、新模式,打造一批改革性、标志性的信用应用成果。

● 开展信用管理典型园区、街区(商圈)培育。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促消费、优环境的重要作用,培育一批信用管理典型园区、街区(商圈),助力打造诚信消费环境。

● 推广公共信用报告应用。坚持“小切口、大改变”,持续做好经营主体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工作,推动信用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中的应用,加强和优化监管效率。

● 持续丰富“信易+”惠民便企应用场景。推出“信用+文旅”“信用+交通”“信用+就医”等领域惠民便企措施,鼓励各地创新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信易+”应用场景,为各类守信主体在融资贷款、交通出行、旅游购物等方面提供优惠便利,形成信用有价、守信受益的价值导向和浓厚氛围。

● 探索“信用+社会治理”新模式。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探索以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等为单位,建立“信治”模式,以“信治”促进“自治、德治、法治”融合提升。

上海: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信用服务创新

●推动重点民生领域信用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信用建设,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完善社保业务容缺经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化劳务派遣单位信用分类监管。有序推进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政府信用评价的规范性导向,发挥行业信用评价的示范性导向。建立健全房地产经纪和住房租赁行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规范行业秩序。持续发布本市重点商圈“上海购物”诚信指数。大力实施信用惠民便企,将信用应用到旅游、消费、医疗、金融等方面,为各类守信主体提供优惠便利,增强人民群众的信用获得感。

● 支持基层治理信用实践创新。聚焦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等重点领域,加强信用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分析,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监测预警、趋势智能研判,构建社区、街面信用数字化管理新模式。鼓励和支持基层社会治理信用应用,通过村规民约、社区公约建设,提升自律自治能力。推动各区以园区、商圈、街镇等为载体,实现应用场景叠加深化,在综合监管、信用惠民、信用便企、诚信宣传等方面实现突破,拓展“信用+社会治理”应用场景。

● 打造区域特色信用应用。支持浦东新区、嘉定区、徐汇区、普陀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的典型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支持徐汇区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优化信用承诺工作流程,建立覆盖承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信用承诺闭环管理机制。支持宝山区、金山区聚焦“南北转型”,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长宁区深化社会救助信用告知承诺制度,推动社会救助审查“单向核查”向“双向互动”转变。支持黄浦区、静安区持续利用信用方法创新企业服务和监管举措,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推动杨浦区在“科创贷”、虹口区在“虹口秒贷”方面深化企业融资信用服务。推动青浦区、松江区强化长三角区域信用合作,探索信用产品互认。推动闵行区、奉贤区、崇明区创新应用场景,服务基层治理。

广东:开展信用“惠民有感”行动,拓展信用应用场景

●制定全省信用“惠民有感”行动方案,评选出10个特色场景。

● 深入开展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评选出10个示范项目和20个特色项目。

● 落实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深入实施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3.0。

● 聚焦普惠金融、创新创业、产业发展等领域,推动更多惠企便民应用场景集成上线。

● 探索开展文化旅游领域“信用+金融”“信易游”等服务。

● 应用推广信用就医便民服务。

● 组织开展诚信消费商圈、步行街培育活动。

● 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分线管理、封关运作”中实现信用通关。

区域信用合作

区域信用合作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四川省提出了推进川渝信用协同发展,而天津市、山西省则强调了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通过区域信用信息共享和标准统一,有助于形成区域发展的合力。

上海:信用服务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探索在科技、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等领域建立跨区域信用监管合作机制,推动提升消费购物、文化旅游等跨区域信用便民利企合作的服务能级。

● 完善“信用长三角”平台功能,加大生态环境、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文化旅游和安全生产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力度,进一步拓展三省一市公共信用信息报告跨区域应用场景。

● 加快推进税务等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的跨区域查询与互认,探索建立长三角统一的信用监管制度和标准体系。

● 优化提升“长三角数据模型研究实验室2.0”服务能级,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公共信用信息以及科创、低碳、供应链风险等专业领域数据的融合共享,助力企业便捷、精准地获取融资服务。

● 深化一体化示范区信用监管建设,推动在普惠金融、医疗服务等场景形成一批信用特色应用。

陕西:提升城市信用水平,促进区域信用协同发展

●全面提升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一是推动全省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全面提升。二是加强各设区市、县级市信用工作监测。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建设。

● 加强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一是推进守信企业联合激励、信用数据共享、信用标准和评价结果互认等重点工作,有效促进京津冀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动发展,提升“信用京津冀晋”品牌影响力。二是协同京津冀信用牵头部门联合举办大学生诚信辩论大赛等活动,扩大诚信文化交流。

● 推动信用研究和实验室建设。一是高质量完成《山西省守信激励政策措施研究》《山西省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机制研究》《山西省京津冀晋信用实验室构建研究》等重点课题研究。二是探索建设山西信用实验室,从理论、科技、产业、应用等层面为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支持。三是加强京津冀晋四地信用实验室联动,实现协同发展。

天津:聚焦深化区域信用协同共建

●制定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工作要点。《京津冀晋信用合作共建2024年工作要点》;推动京津冀信用监管制度改革,打造“信用京津冀”品牌。

● 开展“京津筑信”信用信息提醒服务。扩大京津交通执法信息共享,在“运证通”APP开通消息提醒服务,助力企业及时关注信用状况、开展信用修复。

● 深入落实《京津冀地区信用+旅游协同共建合作协议》。建设“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监管联动、服务协同”四位一体的文旅市场信用监管体系。

● 强化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滨海新区、河西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引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持续深化区域信用合作

●推进川渝信用协同发展,促进两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推动各类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互认

● 研究建立川渝两地标准化公共信用报告和信用档案

● 持续完善四川省征信平台“川渝金融信用信息综合服务专区”服务功能,加强平台专区推广应用,推进川渝征信一体化建设

● 鼓励各行业主管部门与重庆市相关部门加强业务交流协作,共同探索“信易+”在重点领域创新应用

● 支持各市(州)与重庆市相关区(县)开展区域信用合作

● 深化两地信用服务机构合作,探索推动信用产品和服务异地互认、互用

● 支持成德眉资信用都市圈建设、川南经济区信用联盟发展

山东:加强联动协作,优化区域信用环境

成立黄河流域省区信用联盟。积极响应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与青海等沿黄八省区信用主管部门密切沟通,举办黄河流域省区信用联盟成立大会,共同探讨黄河流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方向和战略,加大信用信息共享共用、互学互鉴,共同提升,共同发展。

诚信文化建设

诚信文化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各地通过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广东: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全社会诚信氛围

组织开展全省诚信微视频、诚信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开展2024年广东诚信之星评选活动。对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开展表彰奖励。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广泛报道诚实守信先进典型和信用应用亮点做法,大力宣传“粤信用”品牌成效。持续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做好“信用交通宣传月”“诚信兴商宣传月”“6·14信用记录关爱日”等活动,营造全社会诚信氛围。

四川: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教育

●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

● 办好“诚信会客厅”访谈专栏,组织开展“信用典型案例”评选活动

● 鼓励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诚信宣传教育和信用示范创建活动

● 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诚信宣传,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诚信建设活动

● 持续深化互联网诚信建设

● 加强青少年、企业家、重点行业领域从业人员等群体诚信教育

● 推动校园诚信文化教育基地建设

● 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课程中增加诚信教育和信用知识内容

● 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信用人才

山东:注重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

● 深化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推进美德和信用“五进”工程,做好美德信用激励嘉许,推动美德积分应用转化,拓展美德信用超市、美德积分贷款、美德积分卡等应用场景,以县域为主体推动美德信用数字化平台建设。宣传一批美德信用典型案例,发布“齐鲁诚信之星”,选树一批诚信文化品牌。将网上美德行为纳入美德信用评价,推动网上信用和网下信用相贯通。探索在全省层面开展美德积分互认、激励措施共享。

● 加强教育诚信建设。完善学生诚信、考试诚信、教师诚信、科研诚信等领域建设,加强诚信教育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深入开展“净化考试环境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和学术不端调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信用监管,加大对助考培训机构违规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 加大信用宣传。组织开展美德山东信用山东第五届微视频大赛、第三届公益海报设计大赛和全省首届信用知识大赛,营造全社会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邀请国家和省级有关媒体,以“向‘信’而行‘诚’势而为”为主题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媒体行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丰硕成果。

附:九省(市)202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工作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2024信用工作怎么干?看各地多措并举,蓄势待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