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也叫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做出的行为不是真实意思的表达,而是选择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之所以这样“表里不一”,主要是因为自己没把握,认为跟着大部队行动,可把风险降到最低。目前的楼市状态,其实就是“羊群效应”的表现。

数据显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9.5个百分点,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23.4%和27.6%。可以看出,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看到别人都不买地、买房,自己索性也谨慎起来了。销售金额之所以比销售面积少,说明当买房人减少后,价格也随之下跌。

楼市上演“羊群效应”,在热市期,大家会跟风买,房价被推涨,但在冷市期,就容易出现践踏现象,越降买的人越少。

当然,楼市随时都不缺“新闻热点”,于是乎,网络上就出现了两种论调。

一是认为房价即将上涨。原因是苏州、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土拍火爆,地王频现,土拍作为楼市的“晴雨表”,预示后市升温的概率大。此外,上海、郑州、成都等城市的豪宅卖得挺火,富人也不傻,如果无利可图,他们肯定不会贸然出手的。

二是认为房价是“下跌中继”。原因无论是统计部门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运行数据,还是各地小区的房价,仍旧是涨少跌多。有人就反映,如果手中房子去年底没卖掉的话,现在估计又亏10%左右了。所以,在他们看来,现在房价还没到底,你以为抄到底了,或许下面还有地下室。

这两种论调,如果放在正常市场中,都应该是成立的。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的楼市处在“整体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中,一点点所谓的楼市积极因子,根本无法扭转楼市现状。

同样,因为国家极力全方位稳市场,不希望房地产再继续大幅下滑,在房贷利率、购房资格和购房补贴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也加强了中介机构管控,比如,现在朋友圈不少人晒出,某大型中介机构接总部通知,不再展示低价成交房源,也不允许中介唱空楼市,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

从这个角度看,房价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小。

网上之所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笔者看来,主要还是因为局限于传统思维,没有看到影响楼市走势的关键因子。实际上,要弄清未来楼市走势并不难,而且从现有的条件看,其实是一张“明牌”,别再误判了。

这张“明牌”就是“供需对比变化”。

现在媒体无论吹哪个楼盘卖得好,抢房的人有多少,但你都逃不过新房待售面积7.6亿平米的事实,这是全国楼市的大背景。道理很简单,新房库存太多,个别新开盘楼盘的热销根本无法带动库存的去化。

所以,有专家就提出来了,现在最根本的还是要控制住房供应端,只有供应量少了,先把库存去化掉了,市场才会有转机。所以,看一个城市的楼市走势,你看他们的供应量就知道了,如果土地供应多,二手房挂牌量大,毫无疑问,即便有热销楼盘,整体市场也不可能起来。

事实上,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楼市库存过多、供应量过大的问题。住建部已经要求各城市要“以人定房,以房定地”,就是让大家要控制土地供应节奏,优先保楼市去库存通道畅通。各地响应也是比较积极的:

像在2024年供地计划中,苏州市区同比减少了60%以上,昆山同比减少45%,重庆比2022年减少了50%以上,成都同比减少了24%,沈阳同比更是减少了70%,其他很多城市虽然没有公布,但从已经过去的2024年第一季度土地出让看,数量上已经大幅压缩了。

现在很明确,要促进楼市真正企稳回升,第一步就是控制供应量。不过,现在楼市去化量比较少,即便一块地不供应,按照现有的去化速度,全国楼市库存也需要2年的去化周期。所以,还得从需求端同时发力。

老实说,现在需求端该用的常规招已经是“能出尽出”,什么把房贷利率降到历史最低、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到历史最高。“能不出的也出了”,像房子这么大件的东西也搞“以旧换新”,一些地方的购房补贴发到财政都无力负担,能拖则拖了。

不得不说,现在所出的支持购房需求招式,只能说是对当下确实有住房需求的人是实实在在利好。但这部分有住房需求的人,与房贷利率、首付款比例、购房补贴等政策关系不大,换句话说,没有这些政策,他们该买还是买,不会因为没有住房需求而因这些政策突然变得想买了。当这批需求消耗掉后,后续购买力则跟不上,何谈楼市恢复呢?

从目前各地推进的措施看,正在推动“拆迁房票安置”这一大招。相比过去拆迁货币安置的优势是,不用给现金,直接给你房票,你拿着房票兑换待售库存房就可以了。这对拆迁方来说,无疑减少了拆迁的资金压力,有利于拆迁的快速推进。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已有超过50座城市落地“拆迁房票安置”政策。毫无疑问,拆迁房票安置才是本轮楼市去库存的最有效招。

可见,住房供需端都找到了对应策略,但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1.各城对土地财政的依存度不同,有的城市经济条件好,比如类似苏州这样的城市,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少供地,甚至不供地,加快楼市库存去化。但很多城市如果不卖地就揭不开锅,所以,土地供应可能还要维持一定规模,这是抑制当地楼市复苏进程的重要因子。

2.拆迁,也需要相当的经济实力,导致不同城市对待拆迁的态度、力度都不一样。虽然拆迁用房票安置,但开发商还得拿着房票变现,如果没有相当的财政实力是运转不下去的。

看到没有,无论是控制土地供应,还是实施拆迁安置,其实都直接与各城楼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关联。所以,各城未来房价走势虽然不尽一致,但根据相关数据判断,其实就是一张“明牌”:经济发展好,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低的城市,楼市大概率率先恢复,反之则比较慢。

具体而言,大家可看看所在城市的供地计划变化做出判断,如果土地供应压缩厉害,按照以往的经验,1-2年内市场还是处于僵持或者平淡状态,这期间其实是在消化楼市库存,但过了这个时间以后,市场肯定就会迎来反转,供需状态逆转了嘛,没什么好说的。

此外,还可看一个最直观的数据(经验数据哈,未必完全精确),按照当时的去化速度,新房库存去化周期在8-10个月、二手房去化周期在10-12个月,这往往是楼市产生拐点的数据。值得一提的是,不能像过去那样只看新房库存去化周期,现在还要看二手房去化周期,这是由于越来越多城市进入存量房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如果两个指标都符合,我们就要高度关注市场的变化了,这应是做出买房或者卖房的最后一个关口,万不能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