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觉哉是我党著名的“延安五老”、“长征四老”之一,同时也是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人们最尊称他为“谢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谢觉哉娶了自己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王定国。

这一年,谢觉哉53岁,王定国24岁。

此后,两人相伴34载,共生了7个孩子,其中5个儿子,两个女儿。

谢觉哉一生从不以元老自居,对配偶子女的要求一向严格,家风十分严谨。

1971年,谢觉哉病逝后,王定国当即找到了组织,要求搬出所住的大房子,直言自己有工作,是什么级别就住什么房子,坚持不搞特殊化。

1978年,谢觉哉病逝7年后,王定国向时任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提出了一个要求。

胡耀邦当即做出了回复。

那么,王定国究竟提出了什么要求?得到了什么回复?她的身上又有哪些传奇经历呢?

1913年,王定国出生四川营山安怀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命运多舛,六七岁开始就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

即便如此,一家人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她亲眼看着妹妹被饿死,弟弟被卖掉,父亲得病身亡,最后自己也没能逃过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十四五岁时,王定国被卖做童养媳,受尽欺辱。

一直到几位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到来,为王定国带来了光明。

地下党的同志常给她讲妇女解放,讲男女平等,王定国从开始听得懵懵懂懂,到后来直接开窍。

她剪了发,放了足,改名王定国,从婆家逃了出来,最终在组织上的帮助下,以40银元交予婆家,终于了结了这段不幸的婚姻关系,自此踏上革命的征途,做妇女工作,做地下党交通员……

1933年,红九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红军,入了党。

1934年,王定国进入巴中苏维埃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巴中道委保卫局工作,又先后担任经济公社社长以及被服厂三连连长。

1935年,王定国奉调进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不久后即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名女红军,踏上了爬雪山过草地的漫漫长征路。

王定国后来回忆起一段经历说:

“那时剧团的女孩子多,几乎天天都长途行军,又累又困,行军时经常碰在前面同志的背包上。在队伍暂时停止前进的片刻,站着也会睡着,一叫开步走,往往就跌倒。有时夜行军途中,忽然命令原地休息,一坐下就睡过去,醒来一看队伍已无影无踪,这一下急了,拼命追赶几个钟头才跟上队伍,这时就又哭又笑。”

而就在这段艰险的长征路上,王定国同谢觉哉有过一面之缘。

在这之前,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已于四川懋功胜利会师。

一天,王定国和剧团的战友们正为过雪山做准备,就见红一方面军一位留着八字胡的老同志,拿着衣物走了过来。

这位老同志,便是谢觉哉。

原来,谢觉哉当时是有事相求,只见他举起手中的衣服,面带笑容地询问:“小同志,马上要过雪山了,可以请你帮帮忙,帮我把这两件单衣合起来,装上羊毛,缝成一件羊毛衣吗?”

“没问题,我今天就缝好,明天给你送过去。”王定国当时见状,一手接过,脆声声道。

谢觉哉闻言,连忙道谢,并自报家门:“那就谢谢你了,我叫谢觉哉,就住这山坡上,是一方面军干部休养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了第二天,王定国果然已将衣服缝好,送到了谢觉哉手上。

谢觉哉接过羊毛衣,连忙道谢,直夸王定国“缝得好”。

之后,他们就各自踏上了雪山。当时的二人,谁也不曾想到,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二人会因长征途中的偶遇结成终身伴侣。

1936年10月,王定国所在的红四方面军才终于抵达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大会师。

不过就在会师不久后,王定国和剧团同志们不幸被国民党马家军马步芳部队俘虏。

张琴秋

一直到1937年5月,在历经半年的囚徒生活后,王定国终于逃脱得救,并在此过程中掩护了尚未暴露身份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师长张琴秋。

得救后的王定国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

也便是在这里,王定国和谢觉哉再次相遇,谢觉哉想起,王定国就是当年帮自己缝过羊毛衣的姑娘。

后来,王定国服从组织安排,留在办事处,投入到营救失散战友的工作中。

在这工作期间,王定国和谢觉哉朝夕相处,最终结成了革命伴侣。

谢觉哉向王定国说明了自己曾经有过的两段婚姻,第一段是由于时代原因,父母包办的旧中国农村传统婚姻,当时谢觉哉只有15岁,妻子是长他5岁的何敦秀。

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末,何敦秀去到北京居住。谢觉哉和王定国还曾邀她到家中做客,还给她送去了生活费。

第二段则是革命婚姻,妻子名叫郭香玉,是一名女战士,曾经的她缠过足,带着儿子守寡在家,后投身革命,认识了谢觉哉,结为伉俪。

只可惜后来红军长征开始,缠过足的郭香玉不便行军,只能留了下来,继续游击斗争,后不幸壮烈牺牲。

而王定国成为了谢觉哉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于谢觉哉而言,这段婚姻同样也是革命婚姻。

1937年10月,王定国和谢觉哉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的一处简陋的小平房内,组成了一个家。

婚后,不识字的王定国,在谢觉哉的帮助下,迅速成长。

红军老战士、老一辈革命家伍修权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王定国同志当时才二十来岁,本来没有文化,可是在谢老的直接帮助和影响下,从政治到文化水平上都得到迅速提高。她不仅在办事处负责行政事务和生活管理,还根据谢老的指示,积极参加对外的统战工作和营救失散红军战士的工作。按照分工,她主要从事妇女界特别是与国民党上层人士家属进行联系,以自己的热情和纯朴来感染她们,并通过她们去影响各自的姐妹和父兄,使其了解和赞同我们党的政策主张,支持抗日活动。在王定国同志的积极工作下,不少妇女名流和太太小姐被她说动了心,有的还把她当作可靠的朋友和引路人。”

后来从兰州到延安,再到北京,王定国给谢老当秘书,成为了谢老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谢觉哉70大寿,王定国给丈夫写下了一句话:

“谢老:自从我们在一起,不觉已近20年。互相勉励共患难,喜今共享胜利年,花长好,月正圆。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做贡献。”

后来王定国生日时,谢觉哉也曾为妻子赋诗一首:

“暑往寒来五十年,鬓华犹衬腊花鲜。几经沧桑君犹健,俯视风云我亦仙。后乐先忧心上事,朝耘暮饲院中天。三女五男皆似玉,纷纷舞彩在庭前。”

在两人相濡以沫的34年间,王定国不仅脱了文盲,还跟着丈夫学写诗词,练书法,成了书画社会活动家。

1971年,谢觉哉在北京病逝。

按照规定遗嘱,王定国是可以继续住原来的房子的,但是她做了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她主动找到组织,退掉了车子、司机,搬出了大房子。

1978年,谢老离世7年后,一次,王定国见到了时任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提出了“好好干一番事业”的要求。

胡耀邦当时就回复:“有一件大事正等着你做,那是将谢老生前的大批宝贵的文章、日记、资料都整理出来,这就是对党的重大贡献。”

此后6年,王定国全身心投入到整理谢老生前遗著的工作中,整理出版了《谢觉哉传》《谢觉哉书信集》《谢觉哉日记》《谢觉哉诗集》等诸多文献,“以此作为对谢老最好的怀念”。

1984年,谢老诞辰100周年,王定国又和孩子们一起,将谢老生前省吃俭用,收集起来的2万多册线装书,其中不乏各个朝代的珍贵版本,捐献给了中央档案馆。

对此,王定国后来接受采访表示:“让它们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挥作用。谢老若在天有知,定会欣慰。”

完成了这件大事,王定国又参与筹建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一直到1994年离休。

十年后,2004年,91岁的王定国重走了长征路。

2006年,王定国入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7年,作为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老红军,王定国老人登上了春晚,在春晚舞台度过了自己的105岁生日。

2020年,王定国在北京病逝,享年108岁,自此结束了坚定跟党走的百年人生。

素材来源:
[1]陈庆立.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N].人民政协报,2020-08-08(006)
.DOI:10.28660/n.cnki.nrmzx.2020.004545.
[2]谢景星.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在西路军[J].炎黄春秋,2001,(08):18-20.
[3]军仁.巾帼大贤——访谢觉哉夫人王定国[J].世纪桥,2009,(02)
:34-39.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09.02.006.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