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5年,皮定均来到北京参加会议,得知自己的老朋友张力雄在总参第一招待所,便立刻前往。

“姓张的!”一个熟悉而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张力雄苦闷的思绪,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他们紧紧握住彼此的手,关切地询问着彼此的近况。

当得知张力雄因一些特殊原因已经好久没工作,无人敢要他时,皮定均拍桌子怒声说道:“怕什么!我了解你,我敢要!”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张力雄的心中炸响。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两人之间又有怎样深厚的情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红军,走长征

张力雄于1913年出生在福建省上杭县的一个贫穷农村家庭。自小便品尝着生活的艰辛。年少的他,在造纸厂里辛勤劳作,每天重复着枯燥而繁重的童工生活。

他双手被焙纸和捞纸的工作磨得粗糙不堪,一天下来,手臂几乎失去了知觉,而腰痛更是让他难以直起身子。

这些磨难并没有击垮张力雄的意志。相反,他从这苦难中深刻地体会到了旧社会对底层人民的无情剥削,他的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他渴望改变现状,渴望找到一条能让自己和乡亲们过上更好生活的道路。就在张力雄感到迷茫和无助的时候,1929年红军的到来,改变了张力雄的一生。

当在红军的身上他看到了一支真正为百姓谋福利的军队,他们打土豪,分田地,让百姓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他从此立誓,自己也要参加红军、干革命。

1931年张力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参加了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得红军被迫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在这关键的时刻,张力雄所在的红5军团肩负起了掩护红军主力、阻敌追击的重任。他们如同钢铁长城,坚定地站在了红军的最前沿。

同年9月,张力雄率领部队在敌人的必经之路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御阵地,准备与敌人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面对敌人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张力雄毫不畏惧,他沉着冷静地指挥着战斗,每一个命令都准确无误地传达下去。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火连天,他们一次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张力雄率领部队圆满完成了任务,成功阻断了敌人的追击。

红5军团也因在长征路途中,以其英勇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策略,成功击败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保卫了主力军的安全,也因此被授予“铁流后卫”的称号。

战后,张力雄接到了新的命令,张力雄也随着部队开始长征。

1935年6月,张国熹的分裂行径如同一股暗流,悄然在红军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导致部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危机。张力雄所在的部队被迫三次穿越那片被称为“吃人”的草地。

那片草地,沼泽密布,每一步都如同踏在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泥潭,生死难料。

当部队艰难地走到葛曲河畔时,却突然接到了返回的命令。张力雄心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但他深知大局为重,只能咬牙带着队伍再次穿越那片危险的草地。

随后的日子里,他们跟随着张国熹南下,行军路上充满了艰辛与危险。敌军的围追堵截如影随形,而衣着单薄、食物匮乏更是让他们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困境中,大家愈发看清了张国熹分裂党的真实意图,心中充满了愤怒与不满。

在毛主席等领导人的坚决要求下,张国熹最终被迫同意红军北上。第三次穿越草地时,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沿着1、3团走过的路线前行。

尽管有了明确的路线,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资匮乏仍然让队伍中的队员们不断掉队,许多人在长征途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每每回想起那段艰难岁月,张力雄总是痛心疾首。他常常告诫身边的人,不要忘记那段长征路,不要忘记那些为了革命事业付出生命的英烈们。

智取林县,生死之交

1943年,林南战役的硝烟尚未散尽,七分区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应运而生。

此时的日军嚣张跋扈,频繁对我军进行侵袭和破坏,使得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尤其是在旱涝蝗灾的肆虐之后,日军的烧杀抢掠更是让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绝境。

七分区深知肩负的重任,决定与日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经过周密的部署和精心的策划,我军对驻守伪军两个营的薄壁镇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但我军战士们英勇无畏,最终成功缴获了大量的武器物资。当日军闻讯赶来时,我军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王乡的存在对我军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那里有一座高达四丈多的炮楼,居高临下,对我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如果我军贸然出击,很可能会陷入敌人的火力网中,后果不堪设想,皮定均和张力雄深知此战的重要性。

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采取行动,拿下大王乡。他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夜间突袭行动,决定在天亮前包围并攻下炮楼。

夜幕降临,我军战士们悄然行动,迅速包围了炮楼。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火力全开,奋勇冲锋。

一时间,枪炮声、喊杀声震天动地。在皮定均的英明指挥下,我军10多名爆破手不畏生死,冲锋接近炮楼。

他们手持炸药包,奋勇向前。一瞬间火光冲起,我军战士们趁机攻取了炮楼,夺得了大王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力雄和皮定均相互配合,携手演绎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智取林县”

林县,这座战略要地,敌军重兵把守,四周炮楼林立,犹如铜墙铁壁,对我军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张力雄与皮定均深知,唯有智取,方能破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两人决定利用舆论造势,伪装成八路军主力即将攻打县城的假象。

为了让敌人深信不疑,他们还精心组织了一场军事训练,声势浩大,震动了整个林县。

敌人听到风声后,果然惊慌失措,急忙下令大部队突围,只留下一个团守城。我军见敌人中计,立刻抓住战机,趁势发力,一举攻城。

而突围出去的日伪军,在混乱中伤亡惨重,狼狈不堪。这场战斗,我军以智取胜,不仅成功攻占了林县,还给了敌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张力雄与皮定均并肩作战,历经大小战役无数,他们的默契配合,早已超越了战友之间的情谊,成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伏牛山战役中,张力雄与皮定均再次并肩作战,共同抵御着敌人的猛烈进攻。

他们率领着部队,冒着枪林弹雨,指挥着战斗,以勇猛和迅速著称。最终,这场歼灭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三战三捷。

在1945年8月的一次战斗中,张力雄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地形,突然,一声枪响划破了寂静的空气,紧接着,张力雄直直地倒在了地上。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赶忙冲上前去查看情况。幸运的是,子弹并没有打中张力雄,而是从他的帽子上穿过,留下了一个触目惊心的弹孔。

皮定均见状,不禁哈哈大笑,他调侃道:“张力雄啊,你可真是一个打不死的‘程咬金’啊!看来连子弹都怕了你几分呢!”

抗战胜利后,皮定均和张力雄所在的部队作为中原军区的主力军,为了粉碎蒋介石想要歼灭军队的计划,被委以重任进行突围行动。

在行动之前,大家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皮定均和张力雄还在彼此的笔记本上留言:“活下来的要给牺牲的送花圈、开追悼会。”

幸运的是,不久后他们顺利完成了突围任务,并且在两年后的再次重逢中提及了这件事,两人感慨万分。

再度重逢,感慨不已

全国解放后,张力雄特殊原因已经很久没有工作了,长时间未能投身工作,只能长期栖身于总参第一招待所。

看着身边的同志们陆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苦闷。

1975年的夏天,炎热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使得原本就烦躁不安的张力雄更加难以忍受。

他在院子里漫无目的地散步,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内心的苦闷。正当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楼上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姓张的!”

张力雄猛地抬头望去,只见皮定均正站在楼上,熟悉的声音和面容不再只是脑海中的回忆,这个活生生的战友就站在他的面前。

两人多年未见,此刻相见,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仿佛要将多年的思念和牵挂都融入这个拥抱之中。

原来,皮定均此次来北京开会,巧合的是他的住所也刚好选在了这里。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忘记寻找张力雄的下落,得知他在这里后,便迫不及待地赶来相见。

两人坐在院子里,互相询问着彼此的近况,仿佛要把这些年积压在心底的思念和关心都倾诉出来。

当皮定均听到张力雄因为某些政治因素至今仍未能重返工作岗位时,他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愤慨。

皮定均询问他接下来的打算,张力雄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的处境十分尴尬,哪里敢奢求什么呢。

皮定均一听急了,怒而拍桌:“怕什么!我了解你,我敢要!”张力雄被皮定均的这番话深深打动,多年的战友情谊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

于是当晚皮定均便给政治部打电话,让张力雄放心,一切等他安排,最终官复原职。

结语

张力雄与皮定均这两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在战争的硝烟中,他们并肩作战,共同面对生死考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全国解放后,张力雄因特殊原因长时间未能工作,皮定均得知他的处境后,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为他争取到了重返工作岗位的机会。

张力雄与皮定均的故事,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勇敢、坚定、担当和友谊。他们岁月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迹,成为后人传颂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