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

为纪念这一里程碑事件,国务院于2016年批复同意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今天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1970年4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出版喜报(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作为“两弹一星”中的那颗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尤为曲折。

1957年10月4日,苏联向太空发射出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当时分管科技工作的聂荣臻交代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要求中国科学院密切关注有关情况。同时,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也建议中国开展人造卫星研究。

此时的中国科学院,已经被定位为国家科研系统“五路大军”中的“火车头”,担负着探索新方向、寻找新道路的重任。对于党和国家交予的任务,中国科学院责无旁贷。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紧接着,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研制人造卫星。

中国科学院立刻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7月呈送卫星研制“三步走”计划;8月把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列为1958年头项任务,代号“581”;10月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展示了卫星和火箭的设计图与模型以及两个探空火箭头部模型;同期还成立了3个相关设计院。人才培养方面,在9月筹备建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设置与空间科学技术有关专业,由钱学森、赵九章、陆元九等科学家亲自讲授相关课程,致力于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培养骨干力量。

1958年10月,赵九章亲率中国科学院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访苏,此行中方争取卫星研制外援未果,且进一步了解到卫星研制工作的难度。代表团回国后,建议推迟进行中的卫星研制工作,把力量先转移到探空火箭上来。这一建议正符合当时中央关于卫星工作的指示精神。

于是,中国科学院党组提出“大腿变小腿,卫星变探空”的工作方针,将“581”任务部署调整到探空火箭和卫星单项技术研究上,为后续工作创造必要条件。之后几年里,中国科学院组织全院多学科、多部门通力合作,在几乎完全空白的基础上,争分夺秒地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多枚气象、运载、生物等高空探测火箭和中近程火箭的研制与发射工作。

▲赵九章给周总理的亲笔签名信 (图片来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1964年12月,赵九章和钱学森分别联系周恩来和聂荣臻,认为是时候开展卫星研制工作了,并建议将该项工作列入国家计划。1965年1月,周恩来批示中国科学院提出具体方案,卫星任务在“581”基础上改为“651”。筹备多年的人造卫星研制工作终于再一次走上快速路。

1965年5月初,中央专委通过了国防科委提出的1970年到1971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报告,指出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卫星本体等任务。10月至11月,中国科学院主持召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国内多家单位参与论证,广泛征询意见。会议确定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性质为一米级科学试验卫星,星上播放《东方红》乐曲。

用自己的手,送我国的卫星上天,这是广大科技人员多年的热切期望,接到任务的中国科学院人更是兴奋不已。那时的中关村科学城,白天大家忘我工作,晚上大楼灯火通明,各分系统密切配合,卫星研制进展迅速。

正是由于前期充分的准备和严谨务实高效的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完成的初样卫星与最终发射的正样卫星基本一致。

1968年初,中国科学院将卫星研制工作移交给国防科委,同时将包括10余个研究所的5000多人和设备划拨,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后续正样卫星的研制工作。

在移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前,中国科学院有60个研究所、厂承担了相关研制工作,下达了数百张任务卡片,解决了卫星发射中多个步骤的技术和方案问题。

正是由于中国科学院在整个卫星研制过程中的高度参与,最终使“东方红一号”各方面技术都超过了其他国家首颗卫星的水平。

更有前瞻性的是,赵九章还曾对我国发展卫星系列提出设想——以科学试验卫星打基础、侦察卫星为重点,全面发展通讯、气象、导航等应用卫星,配成完整体系后再发展载人飞船。这几乎就是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缩影。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从此开启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依然遨游在太空,成为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前不屈不挠、奋勇前行的象征。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责任编辑:王洋 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