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曹园园】

美美已经备孕2年

自然流产3次

每次怀孕到6周左右就会出现胚胎停育

经历过第一次的伤痛

第二次和第三次怀孕

她专门去保胎

打了安胎针

这回总算稳住啦……

可后续的担忧又随之而来——

“我的条件符不符合顺产?”

“剖宫产会不会影响宝宝?”

“为什么我要个宝宝就那么难?”

事实上,在“生娃”这件事上,除了西医的辅助生育,中医助孕的疗效也会带来惊喜

这些问题,我们的祖辈历代研究的中医中早就留下了很多有效方法。

【中医助产】

1.镇痛

首先是镇痛,中医认为:分娩疼痛是一种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及胎头下降、神经牵拉反射造成“局部组织气血不通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而引起的下腹疼痛。

简单来说,中医镇痛就是:疏通经络、理气止痛、活血催产。

2.缓解焦虑

缓解焦虑,产程中观察发现,焦虑的产生主要与产程进展缓慢、产妇对疼痛的不耐受及自身不舒适的程度等有关。

其中危害:这种焦虑不安会导致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造成难产;同时,也促使产妇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

产中主要以安神,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有研究发现助产士对产程中的产妇使用指压穴位法,可以分散产妇注意力,助产士与其亲密接触沟通,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分娩。

而且,助产士在其宫缩疼痛时给予中医指压穴位,可以减轻其疼痛导致的不良心理体验,使产妇有安全感、归属感、满足感,有效地缓解了产妇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转胎

转胎,首先想到的是穴位是“至阴”,这是治疗胎位不正的经验效穴。

至阴是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肾经脉气始接处,刺激至阴穴通过激发膀胱经经气,调整肾经经气,使气血阴阳得以平衡,又可沿肾经循行传递所受信息至腹部胞宫,维系和调达胞宫气血,从而振奋阳气,顺理胎气,促进胎位自然转正。

4.促产

促产,分娩过程对产妇是一种持久的、强烈的应激源,体质差或精神心理素质差的产妇不能从容应对正常产程易至难产,导致剖宫产率提高。科学地促进产程,提高助产质量,降低剖宫产率,维护母婴健康。

5.减少产后出血

减少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中医称为“血崩”,多因产妇素体虚弱或产程过长、产时用力耗气,损伤冲任胞脉,或产伤出血耗损元气,以致气不摄血,冲任不固,统摄无权导致产后出血。“气虚”影响气的正常功能即损及气机,则是宫缩乏力的主因。治则益气同脱,祛瘀止血,调理气血,同摄冲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大石桥院区产房开展的中医助产适宜技术有很多,有穴位注射又称“水针”、产程中手法按摩(指压穴位)、耳穴贴压有效缓解待产、分娩疼痛,缩短产程,预防及减少产后出血,从而缓解产妇分娩疼痛,提升产妇分娩体验,促进生理性自然分娩,达到助力自然分娩的效果。覆盖女性生育全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