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政府摊牌了,公开把中国称作印度一直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毫无疑问,印方此举必然会为本就复杂波动的中印关系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14亿人口的印度正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上,对同样14亿人口的中国发起全方位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最近强调,中国不仅今天是印度的最大挑战,多年以来也是如此。然而印度这边有时候却假装没看见,或是主动把目光移开、或是认为理所应当、或是找出理由为这一情况辩解,但现实却无法被改变。

随后,苏杰生把矛头指向了印度的开国总理尼赫鲁,认为他的对华乃至整个外交政策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苏杰生却非常推崇与尼赫鲁同一时代的另一名印度领导人帕特尔。他宣称,帕特尔曾在1950年给尼赫鲁写了一封信,警告来自中国的威胁,但尼赫鲁却视若罔闻,结果在12年后,中国人就翻越喜马拉雅山发起了“袭击”。

苏杰生谈到的12年后,明显指的是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那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是印度率先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攻击,解放军为了保卫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不发起还击,中国在赢得胜利后也是主动撤军。

苏杰生对事情的起因闭口不谈,只说中国人翻越喜马拉雅山发起所谓“袭击”,明显就是在颠倒黑白,想把责任一股脑推到中国身上。

说到底,苏杰生之所以装出一副“受害者”的样子,本质上是印度的挑衅遭到了迎头痛击。如果印度当时是得利的那一方,苏杰生如今恐怕就要换上另一番说辞了。连印度外长都是这个样子,印方其他官员的态度自然不难推测。

除此之外,苏杰生还抨击尼赫鲁受到左翼思想的影响,并且把中国的优先级置于印度之上。按照苏杰生的说法,尼赫鲁拒绝看到“实用”是外交的基础,因为他认为印度和中国在对抗西方上存在共同的利益。这一决定导致美印关系之前出现了很多问题,印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花了很多年。

这名莫迪政府的外长还声称,在联合国安理会选定成员的时候,尼赫鲁认为中国应该首先得到这个席位,这一举动意味着当时许多印度人对自身的国家利益不明确,认为印度应该对世界做出贡献。

苏杰生强调,印度为世界做了很多好事,但这不能以牺牲国家安全或利益为代价,“印度第一”决不能受到损害。

从这里就能解读出印度一些人的心态,他们甚至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五常之一,是印度退让的结果。而随着入常成为历届印度政府的最大心结,将中国视为挑战的莫迪政府,也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客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不是苏杰生第一次抨击尼赫鲁认为中国应该首先获得安理会席位的想法。

在苏杰生的眼里,正是因为尼赫鲁当时错过了机会,才使得印度这么大一个国家迟迟进不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他的这句话还隐含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中国之所以能“入常”,印度的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如今不稳定的中印关系,苏杰生在某种意义上还有指责中国“忘恩负义”的嫌疑。

可以看到,苏杰生最近的这轮涉华表态,不仅说不上友好,甚至是带着明显的敌意。特别是他将中国称为印度一直以来最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一封“战书”。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政府官员,苏杰生是印度的外交部长,他在公开场合说这个话,的确能被外界严肃解读。

有意思的是,就在不久前,莫迪本人在涉华问题上却给出了与苏杰生不甚相同的说法。莫迪的意思是,中印关系极为重要,双方必须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找到解决边境纠纷的办法,让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能明显看到,莫迪的这番话虽然承认两国有分歧,但却没有什么敌意,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向中方释放缓和信号。然而才没过几天,苏杰生却抛出了另一个说法,这种反差确实让人感到迷惑。

这或许意味着,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莫迪政府内部也存在比较大的分歧,有人不想把中印关系闹得太僵,希望保留回旋的余地;另一些人则对中国持有明显的敌意,想与中国分出一个高下。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莫迪政府内部在对华事务上的态度是比较统一的,只不过有时候在公开场合不能表现得太露骨。那么至于苏杰生和莫迪之中,谁的表态更贴近印方的真实想法呢?从印度这些年的动作中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应该说,苏杰生这番话明显有和中国摊牌的意思,中印关系未来恐怕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这个“最大挑战”的表述,也与西方近些年来对中国的定义有相似之处。考虑到苏杰生还在同时谈到了美印关系,因此这也是在向西方释放信号,表达印度和他们是“一路人”的意思。

事实上,这也解释了中印关系这些年迟迟好转不了的原因。那就是印度对中国的看法,是从开头就错了。如果印度一直是带着这种想法与中国进行接触,必然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对于中印关系,中方已经说得足够多、也足够清楚了。但关键就在于印度有没有把话听进去,如果印度自己不能纠正错误的看法,中方再说话也无异于对牛弹琴。而中印关系受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印度自身一定是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