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如果从演义的视角来看,与关羽张飞二人的桃园结义事件,奠定了刘备的人事、资金乃至个人人身安全的基础,标志着他正式由“个人”向“势力”转化。而且其后他数次的化险为夷或扬名立万,都与这两位兄弟有关,因此,单论演义的话,刘备的成功离不开关、张的强力加持。

不过抛开小说的戏剧性,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极有可能并不存在刘、关、张三结义;刘备能崛起为一股势力,关羽张飞虽然重要,但并非不可或缺;他最终能具备与曹操争雄的实力,主要靠的是他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国志·先主传》的开篇,对刘备的发家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尤其重点凸显了他对人才、资源的吸引力,但其中并没有提到关羽、张飞。

起先,刘备“与母贩履织席为业”,15岁时,跟随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共同拜在同郡人卢植门下学习。

在那时,读书对一般人而言是件奢侈的事情,刘备能有这种机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刘德然父亲的大力赞助;而对方这样做的原因,并非由于同宗,而是出于对刘备发展前景的看好:“此儿,非常人也”,有点像如今的先期风险投资。

这时与刘备情同手足的,是公孙瓒。“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后来,在高唐县令任上的刘备,不幸败给起义军后落荒而逃,正是得益于公孙瓒这位朋友的搭救,才得以继续待在体制内。

而刘备最初的资金来源,并非来自“卖猪肉”的张飞,而是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二人与刘备素昧平生,只是在涿郡贩马时机缘巧合跟他打了照面,就“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八成是在聊过之后,俩人极其看好刘备这位营销大师的发展潜力,果断像刘德然之父那样慷慨解囊,在刘备身上压下了筹码。

在对人才的吸引力方面,刘备也许是继承了祖宗刘邦的基因,“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而根据《关张马黄赵传》中的记录来看,关羽张飞也许就在这些“豪侠、年少”之列。

刘备在得到张世平、苏双的资金赞助后,在故乡涿郡招兵买马时,“羽与张飞为之御侮”,估计类似于道上的看场子、收拾搞破坏的小混混。而关、张两人之间,关系特别要好:“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即:张飞把关羽当哥哥一样看待,就像当初刘备对待公孙瓒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刘备担任平原相后,任命二人统军,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时期,一些诸侯通过与手下大被同眠来收买人心,几乎是常见操作,甚至曹操对刘备也有过类似的举动:“礼子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当然,曹操贵为丞相,居住条件比较优越,没有由头、也不方便采用“寝则同床”这种肉麻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