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二维码成为关键的流量入口和交互介质,扫码服务新商业模式背后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

据媒体报道,3月29日,成都天钥科技有限公司诉腾讯“扫码登录”行为侵权一案在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正式开庭审理,最终因腾讯证据突袭被迫庭审延期。原告方公司主张,涉诉专利“计算机系统身份识别方法”所描述的技术特征与时下腾讯所使用利机终端扫描电脑端二维码实现用户登录的场景吻合。

知识产权方面专家表示,“扫码登录”行为侵权案是一起典型的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技术专利侵权行为。无论该案结果如何,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都值得被关注 !作为知名互联网大厂,面对这样的案件也理应予以重视,尊重维权同时担负起保护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给予大众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激励。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知识产权保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兴起,新型知识产权客体不断涌现。而专利化保护的审查周期相对较长,特别是一些前沿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专利审查更为繁琐,导致专利保护效率跟不上技术迭代速度;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更加隐蔽、更为复杂、影响范围更为广泛,给监管和取证带来难题。

发展数字经济必须一手抓创新驱动发展,一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部门应鼓励并加强对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宣传教育,为创新主体提供清晰稳定、可预期的法律边界和行为规则,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产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