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

编辑 | 面包飞满天

“这儿的空气太新鲜,太甜美,近乎奢侈。我在中国出门要带五层口罩,不然是会生病的!”

此话出自一个公费留学的昆明女孩——杨舒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着国家的饭,砸着国家的锅!”

杨舒平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将“崇洋媚外”演绎得淋漓尽致。

按理说,能获得国家公费留学的学生,应该是品学兼优的人,为何杨舒平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呢?

“空气香甜”风波

2017年,作为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的代表,杨舒平被邀请在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当她走上舞台,手捧话筒,所有人都以为会听到一番感恩祖国、学校和亲人的激情演说。然而她挚友的第一句话,却让在场所有中国人的下巴都掉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年前,当我从中国的飞机上下来,我做好了准备在我5张口罩里面选一个戴上。"杨舒平娓娓道来,"但是当我第一次呼吸到美国的空气时,我摘下口罩,这儿的空气太新鲜,太甜美,近乎奢侈。"

这番言论在场内引发了一片哗然,即便是最喜欢吹捧美国的人,也很少会如此赤裸裸地贬低自己的祖国。更何况,这还是出自一名代表中国学子的嘴里!

很快,杨舒平的言论就在网上疯传开来,引发了舆论的巨大反弹。有昆明的网友看到后立马辩驳道:“昆明空气好的很,没有雾霾,也不用戴口罩!”

甚至昆明发布也连忙发文澄清,表示不背这个锅!

事实上,昆明作为一座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的城市,自然也是中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杨舒平的言论无疑是对事实的粗暴扭曲,更是对自己家乡的罪大恶极的亵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见舆论愈演愈烈,杨舒平连忙发文澄清,表示自己对这次演讲带来的重大反响深感不安,她的心里还是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毕业典礼说的话并不存在贬低之意,但今后也会吸取教训。

谁知她前脚还在道歉,请求大家原谅,没过多久就原形毕露,大言不惭的说道:“美国的屎都是香甜的”。

甚至不到半年,杨舒平再次引来众怒。她大肆宣扬美国空气甜美,甚至还说:“真的不想回到中国!中国的雾霾我得戴50层口罩!”

不少网友见她如此“执迷不悟”,表示:对这类崇洋媚外的叛祖背宗之徒,国家就应该严厉惩罚她,严重者直接取消其中国国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网友的“谩骂”,她甚至还挑衅道:“不要嫉妒我取得了美国绿卡哦!”

那么身为“美国人”的杨舒平毕业后混的如何呢?是否如她所愿在美国干的风生水起呢?

“慕洋犬”终究变成“过街老鼠”

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的言论狠狠刺痛了广大中国人的自尊心,也宣判了她在美国就业的死刑。作为一个公开贬低祖国、背叛自己文化根源的人,哪家企业还会雇佣她?她简直就是对企业的潜在威胁。

果不其然,杨舒平一度成为了"毕业即失业"的典型代表。无数企业确实视她如瘟疫般规避着,哪怕她有着马里兰大学的高学历背景。最终,杨舒平只能孤身一人离开美国,前往韩国打工谋生。

在韩国,她的处境也并不比在美国时好多少。尽管她压低身段勉强在一家小公司找到工作,但这家公司很快就倒闭了,她再次沦为游手好闲的无业游民。

正当杨舒平一蹶不振之际,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韩国更是一度成为重灾区。作为外国人,她被困在异乡他乡,出不去也进不来,生存状况雪上加霜。

在万念俱灰之际,唯一的救命稻草就只有回到被她深深伤害过的祖国。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杨舒平硬着头皮返回了昆明老家。不过这一次可没有受到什么隆重欢迎,相反只有一地鸡毛。

为了生存,杨舒平开始在国内求职。凭借着马里兰大学的学历,她原本有望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然而,一旦提及她的过往言行,面试官们的眉头就会一皱。

一次次被拒之门外,杨舒平的自尊心在一点点蚕食。她开始后悔当初的轻率言论,但为时已晚,她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耻辱印记注定了她将被社会边缘化。

最终,杨舒平只能靠着父母的资助在昆明租下一间出租屋度日。作为一个高学历人才,她如今的生活不能更加寒酸:白天宅在家中刷手机打游戏,晚上偶尔出门遛遛狗。每当路人认出她时,她只能把头深深地缩进衣领,逃避旁人的嘲讽目光。

少年强则国强

与杨舒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拒绝千万年薪,回来报效祖国的刘明侦。

同样都是女生,但刘明侦的做法可以说深受好评!

她18岁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剑桥大学,随后以全系第一的成绩硕士毕业,顺利回国。而这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刘明侦再次用她的实力让大家对她刮目相看。

经过知识沉淀和经验积累,26岁的她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为我国的太阳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我们的国之栋梁!

结语

杨舒平的人生轨迹,给我们上了一个深刻的教训。拥有高学历、高智商并不意味着就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基本的品德操守。

高校培养学生,从来都不应止于知识和技能上,更应着力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学会了爱国爱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修养,他们将来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栋梁之才。

参考资料:《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爱国事件中的舆论表达和议题特点——以微博“杨舒平”事件为例》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