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演义中的鲁肃,是一副“忠厚长者”的形象,有时候甚至显得有点傻,给我们一种“明明被诸葛亮卖了,却还帮诸葛亮数钱”的感觉。

然而这只是小说“尊刘”的戏剧化处理。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作为周瑜的接班人,堪称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即使放在整个三国政治大舞台上,他也是位值得称道的出色人物,甚至是决定三国走向的胜负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鲁肃身上,具备同时期绝大部分人没有的优点:侠义。

东汉末年的乱世,刘氏皇室连自身的正常运行都无法保证,对于社会秩序更是失去了最基本的掌控与维持,曾经相对健全的社会运作荡然无存,沦为了一个极度弱肉强食、公平正义日渐稀缺的时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那种急人所急、能解人于危难的“侠”再度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也有不少枭雄顺势而为、以这种人设登上历史舞台,最为知名的就是被称为“公族豪侠”的袁绍。而鲁肃也具备这种品质,而且更可贵的是,他行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

鲁肃家庭生活优越,在太平年代就经常乐善好施。而随着天下大乱,他没有像一些枭雄那样利用手里的钱粮豢养个人武装,而是“以赈穷弊结士为务”,他大量散发家中财物,甚至出卖田产,目的只是为了救济穷人、结交士人。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是他对周瑜“指囷相赠”。囷,是古时候一种圆形的谷仓,当时鲁肃家中只有两囷米,每囷三千斛。担任居巢县县长的周瑜受困于物资不足,于是带着几百人前来请求鲁肃资助粮食。鲁肃随手一指,把自己的一半粮食送给了对方。这种慷慨豪迈、不拘小节的性格让周瑜印象深刻,从此两人结成了至交好友。

事实证明,鲁肃并不是瞎大方,而是有识人知人的智慧;他懂得“投资”有潜力的才俊,而不会投靠看似风光、实则难成大事的“大人物”。

比如袁术曾仰慕鲁肃的名声、任命其为东城县长。当时的袁术的势头正猛,被很多人视为能够左右天下的人物,但鲁肃敏锐察觉出这些人缺乏制度、法纪,未来不可能走得远,于是果断带着100多位老弱、侠气少年投奔周瑜。后来正是经由周瑜的引荐,鲁肃见到了孙权,并提出了可媲美《隆中对》的《榻上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鲁肃最耀眼的智慧与功绩:东吴发展战略的规划师与推进者。

史料中记载了鲁肃与孙权的两次经典对话,两次都对东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次,是他在公元200年被周瑜引荐后对孙权提出的一番论述,由于这一场景发生于两人“合榻对饮”时,所以后世称之为《榻上策》。

当时的孙权年仅18岁,继承家业不久,虽然饱含满腔壮志,但受限于实力、阅历不足,对于未来如何发展前景甚是迷茫,保守地提出了“汉室倾危......思有桓文之功”的想法,即学习匡扶周王室的齐桓公、晋文公,说白了,自己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

但鲁肃一针见血,他分析了天下的格局,指出曹操类似于秦末的项羽;如果要战胜这样的人物,以臣子的身份扶持君主这一路子根本行不通,必须得学习刘邦、以建立帝业目标,才能充分调动更多人的力量。

长远目标是这样,但短期内则要实事求是,选定最科学的发展方式。鲁肃作出了“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的大但论断,并提出了具体路线图:

第一步,不冒头、不张扬,首先立足于自保,“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第二步,趁机讨伐刘表、占据长江以南,实现与曹操、刘璋鼎足三分天下的格局。

这次谈话,先于诸葛亮7年提出了三分天下的理念,充分体现出了鲁肃一流战略家的水准。后来,天下的走向果真如鲁肃料想的那样定型,只不过刘璋换成了刘备。

自此之后,鲁肃就成了孙权的心腹,并且在8年后再次通过一次谈话,帮助孙权将三分天下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公元208年,曹操扫平江南的雄心壮志,挥师数十万南下。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给孙权写了一封霸气十足的信函,骄傲而嚣张地声称“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威慑于曹操长期以来的威名与雄厚实力,东吴群臣无不战战兢兢,当初孙策留下的肱股之臣张昭更是带头主张投降。孙权正犹豫不决之际,鲁肃再次清醒地点出了孙权的最大困局:众人身为臣子,降曹后照样能当官发财;孙权作为君主,投降后则只有一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