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市场,快手正在释放超强吸金力!

据快手发布的寒假档战报显示,今年寒假期间,播放量破亿的短剧高达20部,站内总播放量超13.7亿;另据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快手收入达到182亿元,经营利润为64.3亿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其中平台全年短剧日均DAU(日活跃用户)达2.7亿,占全站3.83亿DAU的70%,2023年Q4短剧付费用户同比增幅达3倍。

快手业绩翻身的背后,短剧功不可没。但随着短剧市场逐步进入蓝海模式,快手能在短剧赛道继续狂飙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领跑短剧市场快手疯狂掘金

快手在短剧行业的地位并非自卖自夸,它制定了短剧行业首个分账政策“快手星芒计划”、发起了首个且唯一的短剧行业盛典“金剧奖”、推出了首个短剧厂牌“快手星芒短剧”、也是首个推行档期化运营短剧的平台。这一切,都足以看出快手在短剧江湖的影响力。

2021年8月,快手优先其他平台,首次提出短剧暑期档概念,2022年初又马不停蹄进军短剧寒假档,随后新春档、五一青春季等相关档期,也成为了快手档期化运营计划中的重要节点。

以快手新近发布的2024寒假档战报为例,可以看到快手短剧的涵盖题材非常丰富,覆盖穿越、职场、科幻、民国等大众喜爱的类型,拿下全网累计话题阅读量超394.7亿、全网热榜293+的喜人业绩,在寒假短剧市场一骑绝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其中,民国穿越短剧《我在大宋开酒吧》,靠着张晓龙、斓曦这对《甄嬛传》中高人气CP,斩获超5.7亿的正片播放量;而由郭晓婷、尹正主演的职场潜规则短剧《超能坐班族》,也喜提27个全网热搜,与热门长剧的话题能力不相上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高流量背后带来的商业价值,也在快速显现。仅2023年Q4,快手短剧付费用户同比增幅达3倍。此外,独家定制、多元场景植入、趣味番外等短剧商业投放玩法,也被快手玩得有得心应手。包括天猫、京东、荣耀手机、金水宝等在内的行业头部品牌,都在与快手短剧进行着紧锣密鼓的合作。其中《我在大宋开酒吧》《鸳鸯断》《超能坐班族》三部短剧皆由天猫冠名。

此外,据《2023快手短剧数据价值报告》显示,去年快手累计上线商业化短剧90部+,品牌合作数量35+,Q3短剧招商收入环比提升10倍。短剧带来的丰厚回报也体现在财报中,去年快手总营收保持了20.3%的增幅,业绩全面转盈。

短剧内容不“稳” 资本市场不看好?

让快手疯狂吸金的短剧虽火,但资本市场似乎并不看好,快手以短剧为核心盈利模式的未来发展。

一方面,随着短剧内容赛道开卷,观众对剧情的要求也在增加。在各大平台中,快手因下沉用户居多,一度被外界调侃为“乡村大舞台”。这也使得快手短剧在内容质量上,更倾向于如何满足下沉群体喜好,缺少真正能破圈层传播,引发全网热议的“稳定”爆款。

另一方面,快手作为短剧元老,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也不小。除了要与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同台较量,爱优腾芒等各大长视频平台,甚至各大主流媒体、影视公司等都在争相入局,试图在短剧领域分一杯羹,快手短剧要出圈更是难上加难。

这种不看好,也体现在快手的股价上。虽然快手在2023年业绩表现良好,营销收入大涨20.6亿元,经营利润为64.3亿元。

但快手的股价却在财报发布后,走出了持续下跌的趋势。从巅峰期的1.4万亿港元,目前快手的市值已经下滑到了2000多亿,跌幅相当惨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短剧吸粉有限 快手还在“啃”老铁

作为内容平台,用户是一切的基础。

短剧虽让快手的核心活跃人数不断创新高,使其业绩扭亏为盈,但从用户增长的角度来讲,却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新粉突破。

数据显示,2023年,快手短剧日活跃用户数达2.7亿,每日观看10集以上的重度短剧用户数达9400万,同比增长52.6%;截至2023年,快手平台短剧创作者已超13万,粉丝量超过100万的创作者近3000人。

与短剧用户增长活跃鲜明对比的,是快手全站日活用户增长放缓。

2021年之后,快手开始陷入用户数增长瓶颈。反映在数据上来看,2022年,快手平均日活跃用户为3.662亿,到2023年,日活数为3.83亿,日活用户增长不到7%。

换句话说,快手短剧业绩狂奔的背后,大多是靠老粉在买单,这在未来可能会影响其盈利效益。

监管压力加大 快手还能“快”吗?

除了用户增长缓慢承压,快手还面临着来自监管的压力。

当前,爆款短剧的分账收益已经突破2000万天花板,比起电影、长视频内容等大投入,平均一部短剧的制作成本却不到10万元。在这种一本万利的诱惑下,大批短剧制作团队加速涌入,由此带来的短剧内容良莠不齐、运营模式乱象频出、产业生态鱼龙混杂等问题,也引发了监管的高度重视,短剧行业监管收紧成为趋势。

不久前,各地微短剧主管部门已陆续发文,明令指出短剧未通过备案将无法在网络平台上架。而早在今年3月,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就公开通报,网络微短剧《老师不要跑》存在剧情低俗,台词、画面、情节涉及严重软色情等违规情况。更早之前,短剧《黑莲花上位手册》等剧因渲染暴力等不良价值观而被下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市场加强整顿的大背景下,快手也无法独善其身。4月初,快手就大量下架了一批宣扬不健康和非主流的家庭观、婚恋观等导向不正确的微短剧,包括《光头女人的重生》《怀孕的女人》《婆婆的狗窝》等过渡渲染夫妻、婆媳矛盾的低俗类型。

从相关处理措施来看,不难看出快手试图通过规范管理,稳固自身核心优势,以实现短剧收益继续飙升的紧迫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从长远来看,市场对短剧的审核及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快手过度追求商业化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可能还会触及监管的底线。此外,若快手依旧没办法在新用户增长上实现突破,未来盈利空间将面临巨大压力。若快手想在短剧行业继续“快”下去,对内容品质不断升级、推动短剧精品化或许是解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