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主流价值为光,解读“济南故事”,解码C位新闻。爱济南客户端推出“追光”栏目,发挥新型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创新性,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紧要处、关键处、动人处,推出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全媒体作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迈”与您一起阔步前行。

孙捷城是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部副经理,不过,他的工作伙伴们却很少叫他孙经理,而是喜欢叫他科研“城”。原因无他,作为济南轨道交通集团的“科技精英”,孙捷城面对技术难题从来只有一个态度,“盘他”。近日,爱济南客户端记者走进8号线施工现场,让我们一起听听科研“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参与建设的第一条地铁线是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一转眼快10年了,1号线都运营5年了。现在我的‘阵地’是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孙捷城表示,8号线和1号线有一定的相似处,都涉及到地下站和高架站,对城市延伸、促进中心城区和沿线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很多在1号线建设中总结的经验,可为8号线建设提供参考。

“1号线通车的激动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改变不了我们建设地铁的初心和热忱。”孙捷城表示,接下来,他将继续以破解工程技术难题为导向,重点围绕施工安全、质量提升、绿色建造、降本增效等一系列工程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为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赋能。

“技术探索与创新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孙捷城表示,要有突破,必须不断解决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要用心,更要有耐心。

“举个例子,8号线青年政治学院站的建造就采用了新技术,通俗点说,我们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建地铁,车站就像一个大号积木,每一块‘零部件’生产出来后,再运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组合。”孙捷城表示,这种技术大大提高了建设效率,但是对施工精度要求非常高,“要把这个‘大积木’拼装到位可不容易,定位必须精准,绝不允许出一丝一毫差错!”为确保施工质量,孙捷城和他的伙伴们坚持驻守一线,实地查看定位平台等设备的使用效果,并不断钻研创新,对设备进行优化改进。“技术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一定要有什么大成就。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施工更安全、高效、绿色,遇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仅此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捷城介绍,地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通过技术优化实现创效便成为科研“城”的“集火”方向。

“在山东职业学院站至山东现代学院站区间就发生过这种情况,地铁施工与燃气管道冲突,燃气管道需要进行迁改,但是迁改费用高达400万,而且工期不可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孙捷城和他的伙伴们从桥梁设计、管线路由等多角度分析,寻求既可加快推进工程建设又可实现降本增效目标的方案。经过反复论证验算,调整了连续梁结构,成功避让燃气管线,最终该方案仅增加了连续梁建设费用约14万,节省了燃气管线迁改费用。

自2016年入职以来,孙捷城围绕解决工程建设突出难题,依托集团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平台支持,与研究团队通力合作,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形成了盾构穿越复杂环境、基坑降水回灌、车站预制叠合结构等40项创新技术,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参编著作3部,荣获“济南市创新能手”等市级荣誉称号8项;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土木建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8项。

相关资料:

济南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是济南市“东强”战略实施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连接章丘区与主城区,线路全长25.5公里,设地下站3座,地上站11座,工程西起邢村立交,东至绣源河风景区,途经历城区、高新区和章丘区,沿经十东路走行。

线路连接中国(山东)自贸区济南片区、齐鲁科创大走廊、章丘大学城、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沿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众多,建成后对方便沿线市民出行,促进中心城区和东部城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爱济南记者:梁汝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