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对于齐王妃李氏,李世民称不上霸占,他俩其实是“双向选择”,一个喜欢美女、一个寻求庇护,人之常情,仅此而已。虽不合情 但却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杨氏的出身,咱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所谓的“关陇贵族”论,即杨氏是隋朝观德王杨雄的侄孙女,李世民霸占杨氏,是政治联姻、意图笼络关陇贵族势力等等。

这种说法纯粹是阴谋论上瘾,仿佛什么事都跟门阀世家、政治派系扯上关系,才显得很高级、很有史学家范儿。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史料证明,李元吉的王妃杨氏跟隋朝皇室扯得上关系。

杨雄的后代中,确实有好几位女子跟李世民联姻,比如儿子杨恭道的一个女儿是唐太宗的婕妤,还有一个孙女是唐太宗的燕德妃。

而根据《新唐书》记载,李世民的后宫中,因为生了皇子而留下姓氏的后宫名单中,姓杨的就有三位:

生下吴王李恪的杨妃,是杨广女儿,按血缘关系来看,她跟李世民称得上是表兄妹;

(燕德妃生下了越王李贞、江王李嚣)

赵王李福的母亲,也是杨妃,估计这就是杨恭道的女儿;

还有一位曹王李明的母亲,在书中的称呼是“杨氏”,这位就是李元吉的王妃。

可见,与其他杨氏家族的后宫相比,只有她没有名分;如果真的是为了政治联姻,可能这么寒酸吗?(下文我们都用“杨氏”指代她)

在正史中,确实提及了齐王妃,但仅仅只有几个字。

据《新唐书·太宗子》记载,“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乃止。”

巢王就是李元吉,对于这位已故兄弟的妃子,李世民非常宠爱,甚至考虑立其为皇后。但魏征用辰赢为例,成功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辰赢”是春秋时期的女子,先后嫁给了晋怀公姬圉、晋文公姬重耳侄叔俩,这种有违纲常伦理的行为,在后世沦为了笑柄。

因此,终其一生,这位杨氏都没有任何名分。那么,李世民为啥要把仇人李元吉的妻子收入自己后宫呢?对于这种八卦内容,新旧唐书这种正史没有收录,咱们只能结合野史寻找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本着“斩草除根”的目的,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们全部诛杀,但女眷们并没有被祸及。在大部分朝代的宫廷斗争中,基本都是这种操作。

如果以现代视角来看这种现象,会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你杀了别人的老公孩子,就不怕人家报仇吗?在古代,确实有这种刚烈女子,但数量太少了,少到大部分朝代官修史书中都会有专门的《烈女传》。而绝大多数女性面临这种灾难,基本上只有一种选择:认命。

比如在当初西晋的洛阳、长安被攻破后,满朝皇室、文武几乎被屠杀殆尽,那些可怜的女子们则被纷纷掳走,沦为了汉国将领们的战利品;甚至包括晋惠帝司马衷留下来的羊皇后,也被敌将刘曜占有。至于原因,既无奈、又现实:

其一,她们无力反抗;

其二,封建社会,女子大多是男性的附庸,谈不上有多少感情,婚姻很大程度上是生存的需要。而在以武力定高下的年代,获胜的一方意味着更强的保护力。这跟草原上的生存逻辑颇为相似。

其三,虽然号称文明古国,但封建时代的宫廷争斗、朝代更迭如同家常便饭;唐朝之前,无论是三国乱世,还是以残酷出名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或者隋朝末年的混乱,动辄灭族、抄斩,早已司空见惯。而宫廷中的妃子们对政治耳濡目染,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素质”。

搞清楚这个状况,我们就不奇怪,为什么人们常说战乱中的最大受害者总是老弱妇孺了。面对暴力威胁,这些弱势群体几乎没有反抗的可能;复仇?只会招来更加恐怖的报复,还有可能殃及亲人朋友。(当然,神剧中的情节另当别论)。

而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李元吉家的女子们同样无能为力,她们能做的,只有接受现状。如果娘家有背景,生活也许还能过得去,至于李元吉的杨氏,按照民国历史作家蔡东藩的说法,是个举目无亲的女子。

李元吉被杀时,年仅24岁,杨氏与他年龄相当。在李氏诸位儿媳妇中,若单纯论长相,这位齐王妃可以拔得头筹。虽然平日里历时三兄弟势同水火,但几位媳妇之间的关系倒没这么紧张,杨氏跟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之间关系就比较密切,俩人甚至时常走动、相处融洽。

由于这层关系,当太子与秦王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时,杨氏经常劝说李渊吉不要站在李世民的对立面,当然并没有什么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