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盛世之中,女人可以成为国家的点缀,可是在遇到政治上的麻烦时,无辜的女人却会变成待价而沽的商品。

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人没有人权,甚至不会被看作一个完全独立的人。

那些位高权重的男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决定女人的命运,女性的婚姻、生育,全都由不得自己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社会绑架女性的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政治联姻,通俗来说,就是和亲。

和亲是两个不同的民族之间缔结姻亲关系,而女性则如同提线木偶一般,任人操控和摆布。

唐朝时,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融合,统治者多次采用和亲的方式,巩固国家的统治秩序。

和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唐朝的和亲制度,对社会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和亲政策,牺牲利益

和亲政策在唐朝的出现和发展,绝对不是偶然现象,早在商周时代,和亲的手段就已经屡见不鲜,女性从始至终,都没有受到正视和尊重。

只是在唐朝时期,和亲政策又有了新的发展。

从历史和社会因素来看,这是必然的现象和结果。

众所周知,李唐皇室有着鲜卑族的血脉,并不是纯粹的汉人,相比起中原民族来说,少数民族开放大胆、民风彪悍、观念包容,具有极其强烈的特色。

他们的民族界限并不是那么强烈,整个集体内部,也并没有不同民族不能通婚的政策。

鲜卑儿女在感情问题上一向十分勇敢,绝对不会扭捏含蓄。

只要自己喜欢,只要真的想要,他们一定会主动争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族文化的不同特征,注定唐朝绝对不会和秦汉时期一样,拥有强烈的民族观念,在社会文化和发展问题上,他们的态度一向十分开放和包容。

唐高祖李渊,他就是唐朝和亲政策的践行者。

事实上,在还没有创建大唐王朝之时,李渊就已经有通过和亲扩张势力的计划。

那时候,虽然他带领的军队所向披靡,但连续应对隋朝军队和其他起义军队,李渊也觉得有些后继乏力。

为了增加胜算,他必须向突厥方面借兵,突厥属于典型的能征善战的少数民族,有了突厥士兵的加入,他一定会如虎添翼。

为了把自己的势力同突厥绑定在一起,他采用了古代社会最为牢固的一种社会关系,那就是姻亲关系。

他对突厥首领提出了和亲的想法,把两大势力绑定为利益共同体,这件事对于突厥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他们自然会欣然应允。

对于野心勃勃的李渊来说,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封顶天下的过程当中的工具。

就算是牺牲自己的至亲好友,他也在所不惜,如今只是牺牲一个无辜女子的人生,他又怎么会放在心上呢?

这就是唐朝和亲政策的雏形,李渊脑子里有着这样的潜意识,受到他的影响,他的子孙后代,也有着这样的潜意识。

开国之初,大唐的政权还不稳定,李渊不能在短时间内继续损害国家元气,所以只能选择相对和缓的方式,拉拢其他少数民族,为国家的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此时此刻,最为和缓,也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和亲。

李渊自己的女儿,宗室当中的其他年轻女子,只要身上有着贵族血统,都有可能被选中,背井离乡,被迫和亲。

那时候的女子,有可能反抗吗?这个答案非常明确,没有任何可能。

女性本就是古代社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从小被教育以家国为重的贵族女性,更是注定了要为男人们的政治野心牺牲自己的一生。

这是时代造成的悲剧,是一个性别群体的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朝最功勋卓著,也最鼎鼎大名的皇帝,毫无疑问是唐太宗李世民,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如今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

可即便李世民如此英明神武,在和亲问题上,他的观念和其他皇帝也没什么两样。

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就发生在李世民执政时期。

在大唐和吐蕃王朝选择和亲之前,两大政权曾进行过一场战争。

松州之战,这是一场被载入史册的战争。交战双方,是大唐皇室和吐蕃王朝的精锐部队。

大唐兵强马壮,士兵们都拥有相当丰富的作战经验,忠诚于李世民的将领们,更是可以以一当十,横扫千军万马。

而吐蕃王朝这边派出的,也是松赞干布的心腹。

他是一位相当英明神武的少数民族首领,结束了西藏地区分裂的局面,让各个部落的西藏人民变得更为团结。

他一手带出来的兵,作战能力自然也极强。

双方都是遇强则强的类型,但终究还是唐朝军队技高一筹,赢下了松州之战,这一战,唐朝为国家赢得了体面和尊严。

战役结束之后,双方都有着共同的想法,那就是不再开战,战争对国力的损耗极大,两边都负担不起。

和亲,这是双方的共识,文成公主,就在两国政治领袖的交易中,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牺牲品。

跟随文成公主一起来到吐蕃王朝的,除了大量宗室贵族成员之外,还有中原文明的先进发展成果。

文成公主带来了数量极为丰富的财物,这代表着大唐皇室的实力。

她还带来了种种民族音乐的乐器,带来了吐蕃人从来没有见过的种子,带来了众多丰富的书籍,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她是吐蕃王朝的贵人,她带来的成果,直接将吐蕃王朝的生产力提升了一个台阶。

由此可见,所谓和亲,交换的不仅仅是人,还有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成果,既包括经济领域的成果,也包括文化领域的瑰宝。

只不过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一个人问过,文成公主作为一名无辜的宗室女子,在这件事情中有什么看法。

她的心情,她的遭遇,根本无人在意,这就是现实。

和亲政策,作用明显

唐朝时期的和亲政策,之所以被统治者坚持和使用了这么多年,那是因为,和亲本身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

从政策层面上来说,和亲是强有力巩固民族关系的手段。

在古代社会,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地位对比,有着天然的不对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生产力的弱势和文明发展程度的区别,少数民族天然落后于中原民族。

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如果能够通过和亲政策娶到中原王朝的公主,并让后代拥有中原民族的血脉,这可是一件天大的荣耀之事,他们求之不得。

在民族中间产生矛盾时,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解决办法也不是发起战争,而是和亲。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和亲对统治阶级有利无害。

能够用女人解决的问题,统治者何必大费周章,出钱出力,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呢?

这也说明,在统治者的内心深处,女性是随时可以利用和抛弃的对象,哪怕他自己的女儿,都是如此。

和亲通过姻亲关系,让两个民族产生了深层次的联系,血脉上的交融,也让唐朝统治者对边境问题更加放心。

流着中原血脉的后代,一定能够在边境问题上恪尽职守,绝对不会越雷池半步。

政治统治,民族问题,一一得到了解决,一朝和亲,走遍天下。

从经济上来说,和亲的渠道,也是经济成果相互交流的渠道。

比如文成公主进藏这件事,公主将中原大地的种子带到了吐蕃王朝,还给当地的西藏民众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

在文成公主和一众中原人士的帮助下,吐蕃实现了生产力的提升。

后来的朝贡过程中,吐蕃王朝也向大唐献上了经济价值更高的物品,通过曲折的方式,唐朝也实现了经济上的发展。

民间贸易市场,不同民族的特色商品也正在流通。

虽然历史没有特意强调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规模,但我们都知道,唐朝的经济发展程度,就算不比宋朝繁荣,也绝不会落后太多。

至于文化层面的作用,那更是不容忽视。

文成公主进藏以后,把中原大地的汉字使用方式和体系也带到了偏远的吐蕃地区。

这里的人们,以前从来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成体系的文字来实现。

当大家在中原人的帮助下,逐渐创造出属于西藏地区的特有文字时,再回过头看看以前的生活,他们才发现,过去那些符号,价值实在太小。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少数民族的文字,自然也会记载少数民族的文化。

西藏的文字,在中原汉字的影响之下形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尽数体现出来。

以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民族政策,以及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因此而受到了十分明显的影响。

民族团结,今日依旧

如今走进西藏地区,相信大家一定会发现,那里还保留着许多受到中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风俗。

人们有着特殊的生活礼节,大家的服饰也有传统汉服的特点,就连传统节假日,藏族同胞也过出了不一样的意味。

文化上的融合和认同,代表着一种意识形态上的深层次认同,在文化交流大背景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老百姓,和中原百姓也能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而这,正是民族大团结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客观来说,和亲确实推动了民族团结和稳定的局面,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如此和谐的局面,是以牺牲女性幸福为代价换来的。

只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没有人会在意女性的所思所想罢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地位不断提升,和亲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了历史书上充满血泪的名词。

如今的中国,是一个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要特征的多民族国家。

我们的国家一直在强调平等的民族政策,政府也会团结所有少数民族,全国各民族人民都会在统一的领导之下,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

结语:

和亲是一项深受统治者追捧的政治政策,在男人的政治博弈之中,女人成为了最大的牺牲品。

统治者不需要付出任何实际的代价,就能实现政治局面的稳定,实现民族文化的融合。

这是历史的记忆,是历史带给女性的血泪。

参考资料:

《新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