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医生,谢谢你!我现在上课再也不怕‘粉笔灰’进眼睛,打乱正常上课节奏了!”

近日,24岁小伙小宇(化名)来到宁波市眼科医院眼视光专科副主任医师金霞的门诊,这是他第29次例行复诊。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是戴着巩膜镜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中时视力急剧下降

意外确诊圆锥角膜

小宇长得高大帅气,是一位小学教师,他的课轻松有趣,课堂氛围很好,很受学生欢迎。但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一位圆锥角膜患者。

确诊圆锥角膜时,小宇还是个高中生。当时小宇的双眼不仅散光度数明显增加,而且无论怎么更换眼镜度数,都无法达到正常的视力。完善了相关检查后,宁波市眼科医院眼视光专科副主任医师金霞给出了诊断结果——圆锥角膜。面对这个陌生的眼病,小宇和家人当时一脸茫然。

金霞耐心解释:“角膜的这个区域,已经变薄且向前呈圆锥形凸出了,这个区域的变化导致高度散光……”金霞说,圆锥角膜是一种角膜扩张疾病。因为角膜生物力学异常,局部变薄,角膜会不断持续地变形前凸,引起不规则高度散光,最后影响到视功能。早期患者会有视物模糊以及矫正视力不佳的情况,近视度数加深但戴眼镜还是看不清楚。

庆幸的是,小宇虽然确诊患了圆锥角膜,但还属于早期。配戴角膜塑形镜(RGP镜)可以对圆锥角膜进行局部塑形,有效抑制角膜散光区域增长,预防角膜发生角膜前凸变薄穿孔。

眼视光专科副主任医师金霞为患者检查。

长大后走上教学岗位

一碰到粉笔灰就泪流满面

即便戴上RGP,圆锥角膜还是给小宇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困扰。比如,不敢在户外骑车、大风天不敢出门等等。另外,由于RGP属于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时异物感严重,有时候还会出现脱落的情况,他不得不每天随身携带框架眼镜。

2年前,小宇走上了心爱的教学岗位。没想到,上课时如影随形的粉笔灰又成了他的新困扰。好几次他在上课擦黑板时不慎接触到粉笔灰,瞬间痛得眼泪直流,他狼狈地捂住脸,匆忙交待学生自习,几分钟后再次推开教室门时,已经换上了框架眼镜。有些学生们不明就里,还以为是老师在“耍酷”。

3月中旬,在宁波市眼科医院例行复诊时,小宇向该院眼视光专科副主任医师金霞说起自己上课时的尴尬经历,咨询是否有更好的办法。金霞仔细研究了小宇的病例,结合他之前的佩戴情况,从视觉质量、佩戴舒适度及眼表保护几个层面考虑,最后建议他试试验配巩膜镜。

巩膜镜是一种特殊接触镜,它的直径比一般角膜接触镜更大。佩戴的时候,它会完全跨越且不接触到角膜(也就是俗称的黑眼珠),着陆在巩膜(也就是俗称的白眼珠)上,从而为眼表提供机械性保护。戴上巩膜镜片后,小宇的双眼矫正视力达到0.8,而且舒适度超出预期,再也不用担心由于舒适度和眨眼时脱落的问题。

被称为影响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警惕青春期前后的视力剧降

金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圆锥角膜多于青春期发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正是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该病早期非常容易被忽略,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害,所以又被称为青少年视力的“隐形杀手”。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圆锥角膜?“早发现早诊治,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一旦视物模糊,尤其是戴了眼镜还看不清楚,或者散光、近视度数增幅较大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眼科查找原因。”她介绍,目前圆锥角膜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圆锥角膜的发生可能与过敏性体质有一定关系,机械性摩擦与圆锥角膜的发生和发展也有较大的关联性,比如长时间用手去揉眼睛可能诱发圆锥角膜。

2个月前,6岁女孩明明(化名)突发腹痛。经检查,发现她的胃里有巨大的毛发石,医生诊断其患上“长发公主综合征”。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4月23日消息,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邓小耿教授团队为明明开展了单孔腹腔镜下胃切开取巨大毛发石术,仅用2.5厘米的单孔切口就为明明取出了约18×9厘米大小的毛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