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河南新乡发生的母子被同学家长殴打事件昨晚迎来官方通报,区教体局发布情况通报,证实打人的家长被拘留罚款,同时双方达成谅解,所在班级的班主任被撤换,那么这件事怎么看?聊聊我的看法供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关注新闻和法律的老梁。

河南新乡这个事儿可能之前很多人看过报道,最早是大皖新闻报道,说一对母子被一名男子殴打,当时教体局回应说公安机关正在处理此事,涉事人员已经被拘留。

当时提供视频的李先生自称是被大孩子的父亲,他声称对方大人的原因是两家的还是发生过争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续有自称孩子舅舅的人发布视频,被打男孩在校期间,长期霸凌女孩及同学,殴打辱骂勒索钱财,女孩家长告知学校,在学校、警方和家长的共同协商下,男生道歉并退还索要财物。但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男孩仍然辱骂女孩,而女孩家长向学校反映无果,在第三次得知女儿被威胁后,女孩爸爸忍无可忍才出手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这个内容没有第三方信息证实,老实说自称舅舅的不一定都是真的,还有人自称秦朗舅舅呢,这个我一般要等核实确认;有人说他举身份证,去年叶婷事件没举身份证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之前我也是持观望态度,实际上到现在也没有人来证实他的身份。

那么现在这份通报出来,我谈谈看法供参考。

首先这份通报没有提到所谓的霸凌、欺凌,而是用的纠纷一词。

对整个事件的表述是“学生在校相处过程中产生纠纷,后升级为家长情绪失控发生的殴打他人的治安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所谓孩子舅舅说的长期霸凌、殴打、索要钱财都没有提及,而是说这个纠纷是因为“假水”玩具,但是我没明白的是后来这个男生退给女生10元钱是怎么回事?如果这不是索要钱财,难道是交易行为么?这个通报没有说明白。

另外这个通报说男生在班上做检讨,但之后因为检讨事宜起了纠纷,而之前自称舅舅的男子说没按照协议当众道歉,这个应该是对的上的,这也是第二次纠纷。

至于第三次纠纷,之前自称舅舅男子说的是因为男生骂女生,并且威胁女生不许告诉家长,这也是打人事件的直接原因,不过这份通报里说的是“双方家长又因学生之间是否互相谩骂发生冲突”,并没有确认是单方辱骂,也没有提及威胁。

所以这个通报我看完之后觉得还是没说明白,而且之后的处理看也没有认定男生有什么问题,也没有对男生做任何处罚,也就是说这个霸凌事件是个罗生门,暂时不确定这个自称舅舅男子所说是否属实。

另外这个男子说媒体是断章取义、扭曲事实,但我个人看法,只能说当时这个采访是纠纷报道单方信源,没有采访到女生家长这边说法,也没有采访到公安部门。

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皖新闻是在安徽,而这个事情发生在河南,所以大概率是电话采访,记者就打通了这俩电话,所以就只有这俩声音。这个事儿当然是大皖新闻报道不全面,另外为什么河南当地媒体不去采访呢?大河报干什么呢?

但是恕我直言,这个自称舅舅男子说的信息,大部分没有得到官方通报证实,现在也很难说之前的报道失实,之前说有打人,确实也打了,之前说拘留,确实也拘了,之前说打人原因是两个孩子曾发生争吵,现在通报说是纠纷,没有描述为单方霸凌。

要这么看核心事实差不大多,只能说对打人原因家属理解不一样,那你要想推翻这个,可能得先去推翻教体局的认定了。

现在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是两个行政执法和一个疑似民事和解。

一个行政执法是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实施的拘留罚款,具体拘留多少天不知道,我估计大概五天左右吧,罚款估计也就几百块钱。

另一个行政执法就是教体局对班主任撤换、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安全工作分管负责人严肃追责问责,这个是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但似乎主要是针对校园发生暴力事件,安全教育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没有提到因为霸凌。

至于学校做心理辅导、调班调校这个不属于执法,应该是一个学校来执行的善后措施,不过为什么这个调班调校还要加个适时,那是说现在还不调呢么?

另外一个疑似民事和解,就是这两边家长达成谅解,具体是怎么个谅解法也没说,一般来说可能有赔偿医药费、赔礼道歉之类的,这样治安处罚也可以处理的轻一些,但现在不确定这个案子有没有这个情况,这个通报写的实在是少太多东西了。

对于这个通报我注意到一些网友持不同观点,他们还是坚持相信存在校园霸凌,这个问题我只能说暂时没法考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男生家长的话不可信,为什么女生家长的话就一定可信呢?因为矛盾纠纷然后夸大对方问题弱化己方责任,这个情况在司法实践里也不罕见。

退一步讲,发声男子如果真是女生舅舅,那也是冲突一方利害关系人,而教体局至少公开信息看是无利害关系第三方,现在暂时我又没看到其他信息论证那个自称舅舅的人的说法,所以只能先存疑了。

不过倒过来说,我会比较赞同教体局的这份回应存在不足,如果确实不存在校园霸凌,或者经调查没有发现,也应该在通报中说明,现在似乎完全没提到这个问题。

另外有人说也要用进去几天换孩子一辈子阴影,我知道这是开玩笑,但我想提醒一下,儿童身体是比较脆弱的,他这么打没出大的伤情就还算万幸,否则万一一个寸劲儿到了轻伤以上,他不是治安处罚了,有可能是刑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后成年人殴打未成年人,你这情节可能判的不会轻,你到时候跟法官说是为了校园霸凌,但是发现没有办法证实,很可能法院在判决上加一句:被告人不能正确处理矛盾纠纷。

那也有人问我这个事儿应该怎么办,你孩子被校园霸凌的你怎么办?

这个我不知道啊,我不是搞教育的,我只是法学专业毕业的媒体人,从我所知道的信息就是这件事并没有被官方定为校园霸凌,这又不是我定的。

但我注意到有些网友把这个执法和反对校园霸凌对立起来,说如果处罚了孩子家长,就等于纵容了校园霸凌,这个逻辑其实有点问题,就是你反对校园霸凌是否一定要违法?

说句台面下的话,就是真万不得已我去动手,我对付一个9岁小孩还用不着打出伤情才让他知道害怕,我们就是某种程度的友好沟通嘛,所以我不认为违法是必然的,当然也希望学校和司法机关能否想想办法,让校园霸凌的解决不需要暴力。

另外我很想推荐小时候看过一个美剧叫《成长的烦恼》,是个很经典的剧集,里边也有涉及到如何处理校园霸凌问题的,他们的观点是不能凭借暴力解决问题,否则会让孩子也以为暴力才能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剧的内容有兴趣的可以搜索看看,当然如果您就是坚持暴力是唯一途径的人可能也不会去搜,那我也没有能力说服您。大家就各自修行呗。

以上就是我对河南新乡通报母子被打案的一个分享,个人浅见难免疏漏,也欢迎有不同意见的小伙儿伴在评论区和弹幕里给我留言。

您可以关注我的账号“老梁不郁闷”,我会继续分享更多关于新闻和法律的观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