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在它建立的过程中,有秦国一代又一代励精图治的优秀国君的功劳,如秦孝公、秦昭襄王、秦始皇,也有层出不穷的卓越功臣参与,比如商鞅、魏冉、范雎、吕不韦、李斯。

说到吕不韦、李斯,前者做过相邦,后者当过丞相,他们对秦国都有杰出贡献,如果从政治成就来看,谁的功劳更大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吕不韦与李斯在政治上的发力有先后,我们先看一下吕不韦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吕不韦是个大商人,在政治上也展现出商人奸猾的一面。他在构造自己帝国的时候,也在为别人造梦,他想要的效果是“双赢”。

他的风险投资从三个人开始,一位是在赵国作质子的赢异人,一位是赵国女人赵姬,还有一位是秦国安国君嬴柱的“正妻”华阳夫人。

这三个人原本没有什么重要关系,但在吕不韦的安排下,他让嬴异人当了华阳夫人的养子,又让赵姬嫁给了嬴异人。于是,他们三者之间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关系。

华阳夫人本是嬴异人父亲安国君的正妻,但遗憾的是,她虽然貌美如花,冰雪聪明,但膝下无子,这样就很难保证她之后的位置。

安国君的父亲秦昭襄王老了,并且秦王只有安国君一个儿子。如果安国君继位,华阳夫人必然是王后,到时就要立太子,而华阳夫人又无一儿半女,那不是很尴尬吗?

吕不韦正是抓住了华阳夫人的弱势,嬴异人的身份,布局了一场夺位大戏,而且重要的是,他成功了,一切如他所愿,华阳夫人和嬴异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那么,吕不韦想要的是什么呢?

在投资的同时,吕不韦还给自己买了一份保险,就是赵姬。他把赵姬送给了嬴异人,而赵姬原本是吕不韦的情人,当赵姬成为政治牺牲品跟了嬴异人之后,也就意味着她成了吕不韦的一颗棋子。

吕不韦的目的是要用赵姬牵绊嬴异人,但没想到的是,事情发展到最后,赵姬却成为他的掘墓人。

嬴异人成了华阳夫人的养子后,改名子楚,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成为王后,子楚被立为太子。

但有一点是吕不韦没有料到的,那就是秦孝文王在继位后三天就去世了,这样一来,子楚马上继位,是为秦庄襄王。

很快,吕不韦就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他的投资见效了。

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吕不韦任相国,封文信侯,封地河南洛阳,食邑十万户,家有奴仆万人。

诏令一出,满朝文武惊呆了,因为当朝百官无一人能集官、爵、食邑最高等级于一身,然而只有吕不韦心里最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秦庄襄王仅在位三年而亡,之后十三岁的秦王政即位,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此后秦国的大政方针均出自吕不韦之手,据《战国策》记载,他的权力一度超过了秦昭襄王时代的相国范雎,一系列的内外政策都由他制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对外政策上,他致力于对六国的战争。

据《史记·秦本纪》载,公元前249年,名存实亡的东周联合诸侯国图谋进攻秦国,本来东周已不得人心,此时恰好给了吕不韦建功的机会,他出兵轻而易举征服了东周,并将其领土并入秦国的版图。

东周的灭亡意义重大,不仅是东周最后一个属国的灭亡,也使秦国取得了河南洛阳通往东方的战略要地,更为重要的是,结束了延续八百年的天下共主所谓的正统统治,从而为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合法地位。

嬴政即位之初,兼并战争主要针对韩、魏等国,到公元前241年,楚、赵、魏、燕、韩五国联合,以楚王为纵长,对秦国发起进攻,吕不韦采取了打击和分化两手策略,使五国联军崩溃。

通过一系列的对外战争,不仅为秦国赢得了稳定发展的空间,扩充了秦国的疆土,而且提升了秦国的形象。

在内政上,吕不韦一反秦国独尊法家的政策,敞开大门广收天下人才,尤其是引进了大批儒士,而且十分重用人才。

首先,他对元老重臣极为器重,比如老将蒙骜,在吕不韦当政期间,他继续带兵为秦国争城夺地。

对旧臣不存戒心,重用元老,这也是吕不韦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其次,他自己门下有招募门客三千,而且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比如甘罗,12岁出使赵国就为秦国谋得十几座城池。

再者还有著名的门客司马空和李斯。

不管任何时代,所谓的竞争,其背后都是人才的竞争,后来的刘邦也好、李世民也罢,在他们周围都有人才包围,这才是他们成功的核心。

秦国重视人才的传统,为秦国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此外,在经济上,吕不韦主张在尚农的同时,也鼓励工商,全面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从上述可以看出,吕不韦对秦国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特别在秦国先后连失两位君主,幼主即位的情况下,吕不韦的存在稳定了秦国的政坛,避免了内政动荡,为秦国赢得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这对秦国很重要。

不过他的结局很令人唏嘘,秦王政一封信,三十个字,便杀死了一代名臣。 这封信是这么写的: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说白了,即使没有赵姬嫪毐之乱,吕不韦也不会逃出秦王的手掌心。

说起来,他们之间的故事也不复杂,在历史政坛也很常见,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不得不说,吕不韦遇到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秦王嬴政要收回他的权力,就难免不与吕不韦发生争执,两者相比,出身商人背景的吕不韦就不占上风了,败亡就是他的终级命运。

但个人认为,吕不韦的结局还是很体面的,他还是用自己方式捍卫了自己的尊严。

李斯就不一样了,那么李斯在秦国政坛又溅起多大的浪花呢?

李斯与韩非师出同门,同是荀子的学生。但他的背景远不能与韩非相比,韩非是王族子弟,人家学成后就回韩国发光发热去了,不用发愁找工作。

而李斯没有背景,他想要获取高官利禄,只能靠自己奋斗。还好他学的是帝王之术,也就是实用政治学,去游说当权者,参政出仕,博取高位利禄,也是一条出路。

但他的参政之路并不顺畅,他曾做了多年的粮仓小文书。一日去厕所解手,发现在厕所安身的老鼠不仅又瘦又小,畏首畏尾,而且身上毛色灰暗,又脏又臭。他又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粮仓里的老鼠,一个个吃得膘肥体壮,皮毛油亮,且整日逍遥自在。

想到这些,李斯不禁陷入了沉思:人生如鼠,不在仓就在厕,位置不同,命运也就不同。

于是他决定换一种活法,第二天,他离开了小城,之后投到了吕不韦的门下,在取得吕不韦的看重后,他又得到了靠近秦王嬴政的机会。

他入秦时34岁,到嬴政22岁亲政,在秦国已然混迹九年之久。在此期间,对于秦国的政坛也了如指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秦王政、吕不韦、赵太后与嫪毐三股势力大乱斗时,他坚定的选择了与秦王为伍。

成年的的秦王赢政雄心勃勃,李斯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绕过吕、嫪两派政治势力,向秦王进言。

在得到嬴政的信任后,他的政见策划也被秦王采纳实行,之后一路从长史到客卿,再到廷尉,以及在吕不韦倒台后的新任相国,一路飙升,成为秦国政坛的风云人物。

那么,李斯的主要功绩有哪些呢?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李斯帮助犹豫中的秦王,建议在时间上不必再拖了,主张立即发动,“得时无怠”,得到机会就该充分利用机会,于人于国,机遇都是重中之重,而且在攻灭顺序上,他提出先攻韩。

在统一的策略上,他提出能用金钱摆平的就不必动武了,并主张派使臣到六国游说,以便收买那些重臣,如果有人不收钱,那就把他暗杀了,然后再派兵去剿灭它。

这样,李斯的主张又多了一重砝码,除了军事,还有贿赂手段,双管齐下。这也为秦国省了不少人力物力。

但个人认为,李斯更大的功绩在秦统一后,他提出由郡县制取代原来的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在他的主张下,还统一了文字、车轨、度量衡等,这些都是在李斯的建议下才实施执行的,这些功劳对于中国之后2000多年历史都有着积极作用,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功劳!

从上述可以看出,李斯在政治上的成就并不小,但是他的功劳被后期他的骚操作抹杀了不少。

他的骚操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沙丘之变”,秦始皇暴亡后,赵高联合李斯篡改诏书,并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

不过可悲的是,李斯虽然是这起事件的参与者,但并不是获利者,反而最后成了一名受害者。

赵高在利用完李斯后,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其罪名是谋反。

从吕不韦和李斯所取得的政治成就来看,很难评价谁高谁低,个人认为,不分伯仲,因为他们之间存在一种承前启后的关系,如果秦国没有吕不韦的铺垫,不排除统一的步伐会放缓。

而在统一问题上,秦国主要还是依据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所以,对于李斯,他的成就更侧重于统一后秦朝,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

但是如果论谋略的话,吕不韦是可以甩李斯几十条街的;如果论人品,吕不韦和李斯也差不多,前者让秦始皇说不清自己是谁的儿子,后者在秦国的伤口上撒盐,加速了秦国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