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余华在《活着》中写道:“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活着,就是为了找到“活着”的意义。能否过好这一生,关键还是要看自己的本事和智慧。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活得糊里糊涂,那他们的人生,就会在迷茫当中度过。有的人活得比较清醒,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那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有意义。

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从“羊群效应”的角度来说,这世上有绝大多数人,都随波逐流,越活越不像自己。

江湖就是一个大染缸,世道就是一个同化人心的工厂。每个人身处其中,都会活成“标准化产品”的样子,千篇一律,缺失了自身的灵魂。

02

年轻的时候,我们有青春,有朝气,有想法,自然可以找寻生命的意义,尽力去活好每一天的时光。

有所经历,或者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后,我们就会活得颓废、偏激,甚至忧愁起来,没有任何的朝气,只剩下暮气沉沉。

这一点,只要看看地铁上的人们就清楚了。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亦或是老年人,脸上的笑意少了,身上的活力少了,而浑身的暮气多了。

说明了什么?生活的压力太大了,普通人越活越消极,越活越没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如此下去,不就跟行尸走肉的僵尸一样了吗?

生活,永远都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何才能达到“诗和远方”?我想,既要看自己的物质实力,也要看自己的心境。

有人说过,在物质极度发达,精神极度贫瘠的今天,心学恰好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你的心,将决定了你的前路,到底通向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人到中晚年,最缺乏的,就是“心之力”。

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前提,到底是什么呢?毫无疑问,就是修心。修心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修身,进而齐家。

修心,就是让人调整自己的心态,打败心魔,跟真实的自己言和。所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就是这个道理。

别人说你几句,你立马就生气了,这是胸怀不够宽阔。遇到一点问题,立马就情绪化了,这是心境不够清明,无法镇定下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绪化”三个字,是人生不幸的根源。为了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情绪化,会造成情绪的起伏,对身体的影响不好。

有这么一个词,乐极生悲。快乐到了极致,就会发生令人悲哀的事。悲哀到了极致,人们就会觉得生命毫无意义,从而做出极端之事。

越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越不要有消极的心态。否则,哪怕再有钱,也会越活越不幸,毫无生活质量。

04

55岁到65岁这十年,最有远见的活法,不过是做到这两点。

第一点:认清楚自己,不再情绪化,跟岁月握手言和。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终其一生,就是为了认清楚自己。为什么非要认清楚自己呢?因为很多人都没有自知之明。

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却幻想自己是小王子或者小公主,没有上等人的命,而患了上等人的病。如此,不就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了吗?

是普通人,就接受自己是普通人的现实。是一般人,就接受自己是一般人的真相。“接受自我”永远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千万不要觉得,钻牛角尖就能改变现实。有些时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早晚都会被老虎吃掉,不得善终。

人生在世,既要接受孩子的平凡,也要接受父母的平凡,更要接受自己的平凡。是什么人,就过什么样的小日子,跟岁月握手言和,活在当下。

05

第二点:不强求,不抱怨,不憎恨,完全领悟“空”的真相。

越是上了年纪,越是赞同这么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命中注定要发财,那就顺利发家致富,享受比较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命中注定只能平平淡淡,那就过一般的日子,享受三餐温饱的生活。

不论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到了生命的尽头,结果都是一样的——尘归尘,土归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曹雪芹有言:“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又在何方呢?早已成为了自然界的一抔黄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看透“空”的人生真相,不会越活越消极,只会越活越淡然,越活越不会情绪化。因为看透,所以不在乎。也正是因为看淡,所以心如渊海,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