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花朵朵。

大渡河中水流湍急。

但最让人心寒的,还是河对面那一排排的沙包和架在上面的机枪。

机枪上的烤蓝,泛起幽光。

黑洞洞的枪口,更是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河岸边上,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列队集结。

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了刚毅,他们皮肤黝黑,清澈的瞳孔里透着一股青涩和决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首的壮实汉子,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机枪和弹药。

对身后的战士喊道:

“同志们,等会渡江咱们就图个快字!只要咱们渡得快,对岸的敌军就打不到咱们!”

众人听完轰然叫好,后方一个中年汉子走了上来,拍着那喊话之人的肩膀说:

老熊!这回就全看你的了,可得给咱们带个好头啊!”

熊尚林把背上的机枪端了起来,郑重的说:

“营长你就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一行9人就登上了小船,对岸的守军见状顿时紧张了起来。

“哒哒哒!”

枪声如雷,弹雨如潮。

滚滚江浪中小船左摇右摆,随时有沉没的风险

大渡河18勇士

红军长征是伟大的,但也是困难重重的。

长征两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煮皮带。

艰苦卓绝的自然环境如同一块试金石,只有经历过老天爷捶打的队伍,才能走到胜利的终点。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

面对国民党飞机大炮,数十倍于我的敌人围追堵截。

中央红军硬是过关斩将,克服不可逾越的天险困难,最终成功完成转移和突围的战略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途中的困难,被毛主席用一首《七律·长征》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中那句:“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是把当时的艰险,描绘的入木三分。

而在飞夺泸定桥之前,红军还曾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地势险要,水流汹涌。

再加上当时蒋介石命令川军第24军主力,沿河筑碉堡阻击,火力配置十分凶猛。

而且红军身,后又有数倍于我的追兵。

那时的形势,已然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

熟知兵法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

大军过河时,最忌讳的就是被对手半渡击之。

毕竟过河时,部队身处江河之中。

完全就是身不由己,敌人站在岸上开火,水上的部队就成了活靶子,只能任人宰割。

大渡河天险,成了拦截红军突围不可逾越的屏障。

得知这一情况后,刘伯承和聂荣臻,亲临大渡河边坐镇指挥。

最先抵达岸边的部队,是红一团。

团长,正是大名鼎鼎的杨得志将军。

部队暂时驻扎在渡口下游的安顺场。

虽然是渡口,但我们在这里只找到了一艘木船,很显然狡猾的敌人为了防止红军渡河。

在此之前,就毁弃了渡口的筏子和船只。

处境很艰难,但却难不倒红军指战员。

红军计划于25日清晨时分发动强渡行动,当时由担任红一团一营营长的孙继先,挑选出了17名战士。

这17名战士,虽然还很年轻。

但经过战火的淬炼和长征的洗礼,每一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名战士分成两批,第一批共9人。

由2连连长,熊尚林带领,当地征召的摆渡工负责驾驶小船

在对岸敌人的枪林弹雨下,小船如离弦之箭般,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河对岸。

船上的战士视死如归,小船非常幸运的冲到了岸上。

熊尚林一声大吼:

同志们,跟我上!”

第一批战士顺利登岸,他们每人身上都背着一把机枪,强大的火力打得岸上守军鬼哭狼嚎。

但毕竟人数太少,敌人后续增援部队赶到。

眼瞅着形势愈发危急。

好在这时第二批队员赶到。

由营长孙继先,亲自率领的8人及时增援,顺利打退了敌人的反扑。

随着部队陆续渡江,我军也是顺利的占据了渡口。

也正因有了这18位勇士的英勇壮举,红一师主力才能以最小的代价,顺利渡江打破敌人封锁。

在此役中,充当急先锋的熊尚林可谓居功至伟,担任现场指挥的孙继先也是功不可没。

除了强渡小队。

岸上负责掩护的机枪手和炮手,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强渡大渡河的这些功臣。

在建国之后,最高被授予了什么军衔呢?

开国中将

1955年,全军大授衔中。

孙继先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并获得二级八一勋章。

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在新中国成立后,孙继先就担任江浙军区参谋长,之后还被选入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

可见组织上对他十分器重。

在授衔中将后,他还成为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首任司令。

新生的中国百废待兴,航天技术又属于最高精尖的技术,但为了国防事业,底子薄的中国也不得不咬牙去发展。

之所以让孙继先挑这副重担。

首先,孙继先是红军时期的老将,绝对称得上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其次,孙继先曾去苏联研究学习相关技术。

在这一方面虽然称不上专家,但在军队高层中也是为数不多的人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十基地刚成立,国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

全国各地到处闹饥荒,各种物资十分紧缺。

就连国家高级领导人,都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对于研究基地支持依旧是不遗余力。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基地的工资待遇级别,属于11类地区。

要知道即使是首都北京,也只是6类地区而已。

除此之外还能享受边远,艰苦等各项补贴。

各种补贴加起来,基地的工作人员相当于是在领着双倍工资,孙继先的工资如果翻倍,甚至比毛主席的还要高。

但他本人是这样说的:

我的贡献怎么能和毛主席比,领取这双份工资,显然是不合适的。

孙继先是中将。

那同为大渡河功臣的熊尚林,是不是起码也能混上个少将呢?

事实恰恰相反,熊尚林早早牺牲在了抗战时期,年仅2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