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既是群众利益关切点,也是干部监管薄弱点,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辽中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搭建智慧平台为突破口,以打造数字乡村为落脚点,着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营的数字化、阳光化、市场化,探索出一条“三资”监管的新路径,取得新成果。

“多网合一”建平台。成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辽中区农村“三资”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机制,汇聚建设“三资”监管平台工作合力。整合平台功能。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研发辽中区“三资”监管平台,将全区17个镇(街道)、22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建行辽中支行开立账户,并将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金、资产、资源纳入统一数据库。数据透明公开。平台运行过程中设置三个公开监控点,镇(街道)直接监控点,对“三资”审核、录入、运行进行直接监管;区级业务部门业务监控点,对“三资”使用、审核、备案进行行业监管;区纪委监委机关实时监控点,对“三资”总后台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管。实现数据真实准确,操作简单便捷,报表面向群众实时公开。

创新方式强监督。创新运用“制度+平台”的监管理念,坚持制度技术优势互补、软硬监督双向强化,堵塞“三资”管理处置漏洞和风险点。明确规定集体“三资”的管理、使用和处置等环节一律通过平台操作,实时公开各操作环节信息,实现业务协同、流程审批、自动提醒、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介入。发挥自动预警作用,针对超预算支出、大额资金支出、经济合同履行情况等关键环节设置网上自动预警,发现问题,直接沟通,落实措施,限时整改。发挥电子留痕作用,对账务处理进行全程记录,每笔业务、每个环节的处理过程,在系统中均可追溯、可查询、但无法更改,避免各种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发生。

市场运作促增收。坚持把三资有效运营、保值增值作为落脚点,全力做好平台使用“后文章”。成立辽中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分中心,通过辽宁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了产权交易全域化、常态化。2023年,辽中区通过平台完成交易795宗,成交面积19,799.85亩,挂牌金额3,232.15万元,交易额实现3,931.36万元,溢价金额699.2万元,溢价率21.63%,成交竞价数量177宗,竞价率24.28%。成交宗数、成交金额、溢价率等均位居辽宁省产权交易前列。

辽中区通过建设“三资”平台,算清了一笔账,划定了一条线,打通了一条路,推动集体三资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畅通了市场化路径,促进了资产盘活、保值增值。下一步,辽中区将进一步立足区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活学活用浙江“千万工程”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以专班统筹协调,数据实时更新,推动全区数字化场景应用,推进数字赋能经济发展的能力,提升“三资”监管不断取得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