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艺术在多学科交叉互动下衍生出了多种艺术类型与表达方式,艺术家结合光影的多种形式创作出了非凡的视觉效果与沉浸体验效果。由中国照明学会文旅照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对话大咖》线上直播访谈以“光环境视角下多学科交叉与当代装置艺术”为主题开展的主题访谈活动圆满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直播访谈由秘书长王安奇主持,活动邀请到了中国照明学会文旅照明专业委员会主任曲国军、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环境设计系讲师、青年设计师许寒添两位专家老师,分别从装置艺术、多媒体光影装置赋于城市、文旅、景区发展等角度开展对话交流,展现装置艺术、光影艺术多元化的表现手法、艺术价值和魅力,以及对提升城市发展建设、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主题分享环节,许寒添老师指出“装置艺术”是一个宽泛的术语,指观众实际进入其中的艺术类型,它们通常被描述为“剧场化”“沉浸式”或“体验式”。并对装置艺术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他分别从电影艺术、行为艺术、戏剧表演、建筑空间、大地艺术、数字光影艺术等几大领域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国外经典作品案例来展示装置艺术独特的魅力及应用场景。

装置艺术具有“激活”和“去中心化”两个重要的特点,“激活”是装置艺术将质地、空间与光线等元素进行直接的呈现,引入了对感官直接性的强调、对身体参与的强调,以及成为参观者的高度意识。观众进行作品中,激活了感观思维,从而与作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转换关系;“去中心化”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将观者置于画中所描绘的假想“世界”的中心;透视线及其在画面地平线上的消失点,与站在它面前的观者双目相连。在以中心为中心的观者,与他面前展开的绘画“世界”之间,存在一种等级关系。

在交流对话环节,主持人分别从夜游装置艺术发展趋势、光影互动装置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索、灯光的经济属性、多学科交叉的灯光产业发展、光影装置与其他业态的有机融合五个方面与许老师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本次直播访谈进一步拓宽了我们对装置艺术的认识思维,通过多元化的材料以及艺术家独特的创作理念,形成具有艺术性、体验性、沉浸式的创意效果,从而传递出了新的人文理念与商业价值,促进人们对城市空间的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