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朝的宦官之祸,在整个古代史上都称得上是一绝。但讽刺的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恰好是两个比较出色的皇帝——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宦官专权、外戚参政,并称中国封建王朝的两大痼疾,前者造成的后果尤其令人恐惧:强汉盛唐,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都毁在这一群体手里。

曾经的东汉何等兴盛,但到了桓灵两帝时期,“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经过党锢之祸、十常侍乱政,东汉王朝在不断的内耗中走向了末路。

随着袁绍、袁术等人愤而把宦官杀了个一干二净,这一群体曾经消停了几百年,但到了唐朝时竟然又死灰复燃,甚至还达到了新高度——翻身做主、掌控皇帝。自唐德宗以后,宦官们杀了两个皇帝、废了一个皇帝、立了八个皇帝,以至于唐文宗绝望哀叹:“今朕受制于家奴”。

唐朝末年,朱温又把宦官几乎赶尽杀绝,但到了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仍旧在这个老问题上摔了跟头。

鉴于此,宋代文豪欧阳在主持修撰《五代史》时,曾经亲自为《伶官传》作序,特意对近臣干政之患痛加斥责,留下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警世名言。

出于对这份惨痛教训的吸取,自宋初起的几百年中,宦官参政这一毒瘤一度销声匿迹,直到时间来到明朝。

明初,出身寒微的朱元璋保持了高度头脑清醒,对“宦官之祸”这一前车之鉴尤为警惕,他曾颁布《祖训》,制定了许多专门限制宦官的制度。比如不准读书写字,不准兼任文武职务,不得与各部门往来,不许干预外事等等。他甚至还在宫门口竖了块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随后的建文帝严格遵守祖父的遗训,做到了严禁宦官参政。

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后人都这么听话,总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父辈的教诲当作耳边风,第一个这么干的就是朱棣。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期间,从宦官身上尝到了极大甜头:“燕师逼江北,内臣多逃入其军,漏朝廷虚实”,即,很多宦官逃往北军中,将南京城的虚实透露给朱棣,为他攻下南京出了大力。

自此之后,宦官在明朝的地位大为改观,许多人得到了朱棣的信任和器重,史书中留下名字的就有李兴、王安、马靖、郑和等。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设置东厂,职责是监察锦衣卫和百官。从此以后,宦官肩负着明帝国的军政大事,“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年间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重用太监,原因其实没啥新花样:这一群体不具备独立存在的人格,只能依附于皇权,“绝对忠诚”。说得难听点,就类似于人类与狗之间的关系。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起码在眼界这方面,朱棣跟他的父亲相比差了太远。也许他能明辨是非,具备识别、驾驭宦官的水平,但也许太高看自己的子孙后代了。

到了他的孙子朱瞻基这里,局面进一步恶化。

上文提到,当初朱元璋立下了个规矩:“内臣不许读书识字”。这一招属实妙,古语说得好:“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让品行不端者掌握知识,往往意味着灾难的开始,用粗俗的话语来理解,那就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

但与其父亲联手创造了“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却打破了这一规则。他在皇宫设置设内书堂,挑选了些聪明伶俐的小太监,令大学士陈山悉心教育。自此之后,宫内培养太监就成了定制。

自此之后,明朝的宦官仿佛如虎添翼,破坏力伴随着学识水平突飞猛进,《明史》称他们“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首个成品就是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