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隆基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觉得能打赢,二是他认为自己必须速战速决。

我们先搞清楚当时的形势。

公元755年11月,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造反,麾下囊括了唐朝北方的精锐边军,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各部悍卒,总数多达15万。他们装备精良、作战经验丰富,所到之处如摧枯拉朽,很快杀到洛阳附近;

李隆基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所以也没做任何准备。当时唐军主力都分布在十大边镇,中央只有数万禁军,在叛军面前显得捉襟见肘。于是,李隆基一边就地募兵,一边征召朔方、河西、陇右等镇将士进京勤王(限定20天内抵达长安)。

至于将领的问题,说来也巧,时任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刚好入朝。这位仁兄可是个威震西北战线的名将,对于战胜叛军也是相当的自信。于是李隆基派他去洛阳,就地募集了6万人,做好抵抗叛军的准备。

到了12月初,李隆基又派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统帅、宦官边令诚为监军,带着另外五万人马赶往陕郡,和高仙芝互为犄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明两点:

其一,封常清的6万人全是新兵,而高仙芝的5万人由禁军、部分在京城的边军、新募兵组成。

其二,高仙芝是前任安西节度使,也是封常清的老上司,几年前,就是他带着唐军在怛罗斯跟阿拉伯打了一仗(那一仗虽然落败,但考虑到是2万对10万、且因葛逻禄临阵造反导致,他可谓虽败犹荣)。

由此可见,中央军将领的水平绝对没问题,但问题是士兵太拉胯。由于事出突然,封常清招募的6万人还没来得及训练就被拉到战场,哪是精锐边军的对手?于是就有了以下让人心酸的场景:

在武牢关,他们被安禄山的铁骑冲了个稀里哗啦;

封常清不愧是个狠人,他聚拢败卒,在葵园继续抵抗,又败;

但封常清并没有放弃,战于上东门内,再败;

随后安禄山大军攻破洛阳城,封常清率领残部战于都亭驿,继续败;

退守宣仁门,又败。

打到这份上,封常清算是对的起自己的岗位、对得起李隆基的信任了。不得已,他只好率领残兵推倒禁苑的西墙、逃到陕郡与高仙芝汇合。随后他俩合计:

一方面,叛军士气正盛、锐不可当,陕郡无险可依,在野战中难以匹敌;

另一方面,关中的门户潼关无兵守卫,如果叛军突入关中,京城长安可就危险了。

于是,他们立即带领所有兵马退守潼关,及时将随后赶到的叛军挡在关外。随后,各路援军陆续赶到,局面暂时稳住。

但问题往往出在内部。由于跟高仙芝不对付,监军边令诚随后向李隆基告黑状,说他俩养寇自重、挪用物资等等。李隆基勃然大怒,让边令诚带着自己的手谕火速赶到潼关,临阵处死了高仙芝与封常清。史书记载,当时的前线将士“皆大呼称枉,其声振地”。

李隆基这么做有双重打算:一是杀将立威,二是想借机换上自己最相信的另一位将领——哥舒翰。这位时任河西、陇右节度使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来的,属于铁杆亲信,那时刚好因病在长安休养,而且他跟安禄山是水火不容的死对头。用他来统领朝廷军队,那再合适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哥舒翰抱病赶到潼关。由于各路援军陆续抵达,加上高仙芝、封常清留下的部队,此时潼关的兵马已达18万,对外号称20万。

军队规模虽大,但问题也很突出:

这些人马是临时拼凑而成,包括各镇边军、中央禁军、临时募兵,都有各自的上司统领,互相之间并不对付;

而统领全局的哥舒翰虽然威望、战功足以服人,但他那时久病未愈,就把大权委托给行军司马田良丘;

但田良丘自认资历、能力不够,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就让哥舒翰的副手王思礼掌管骑兵、李承光率领步兵,但这俩人互相抬杠,导致军中组织混乱、号令不一;

再加上哥舒翰的领军作风向来是严刑峻法、不讲人情,当初为了执行李隆基的命令,曾经牺牲了几万人打下石堡城。所以这些因素的叠加下,士卒们意志松懈、士气低落,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

对于这些情况,哥舒翰本人也许心里有数,于是他一连几个月在潼关整顿军队,并没有主动出击。

另一方面,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那时正联手在河北抄叛军的后路,仅仅嘉山一战,他们就斩杀史思明率领的精锐叛军四万人;在东南方向,另一位狠人张巡则死死地把几万叛军挡在淮水一线。

也就是说,当时的安禄山三线受阻,所以一度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甚至还考虑退回范阳。

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叛军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长安城里的李隆基不干了。他的考虑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敌我力量杜比悬殊。潼关的守军规模惊人,而当时的安禄山一方在中原各条战线四处分兵,每个方向的兵力都极为有限。据他收到的线报,潼关外驻扎在陕郡的叛军崔乾祐一部仅有4000人。(但他不知道的是,这是安禄山为了吸引唐军出关的疑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