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据中国三农发布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在春耕大忙时节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

多名种植户反映,他们正在准备下田耕种时,却遭到镇、村干部的阻拦,要求他们缴纳一笔所谓的“增补承包费”,否则无法继续耕种。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种植户们此前已经与相关部门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涉事土地原本是一些少有人问津的荒地,十几年前,这些土地被以较低的承包价格出租给村民。这些土地主要用于种植苜蓿、青贮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承包户们通过机械平整、施肥、打水井、购买喷灌设备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将这片荒地改良成了水浇地,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产值和利用效率。

就在种植户们准备在新的一年里继续耕耘这片土地时,却被告知需要缴纳“增补承包费”。当地政府有关人员表示,由于土地增值,因此需要收取这笔费用。

这一说法并未得到种植户们的认可。他们认为,土地的增值完全是他们辛勤劳动和投入的结果,与政府无关。

从报道的视频中可以看出,镇、村干部在阻止种植户春耕时态度强硬,甚至有人称“110来又能咋地,上边让我敛钱我就敛钱”。

这种态度引起了种植户们的不满和担忧。他们担心,如果不缴纳这笔费用,他们可能会面临失去土地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委副书记、政法委员纪云浩在报道中的回应也引发了争议。他称“别找我,我不懂法”,这种态度似乎暗示了当地政府在处理这一事件时缺乏法律意识和程序正义。

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或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无论土地的增值程度如何,政府都不能单方面要求种植户缴纳额外的费用。

对于这一事件,开鲁县委宣传部已经通报称将成立工作组开展调查工作,并承诺将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这一举措体现了当地政府对于此事的重视和决心。

对于种植户们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以便能够按时进行春耕。毕竟,春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

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尽快查明事实真相,公正处理此事,确保种植户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关注和思考。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增值,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监管和处理力度,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将这件事尽快查明事实真相,公正处理此事,确保种植户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