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末年,在伊水之滨有位采桑女,晚上梦到有神人告知她:“臼出水而东走,毋顾(不要回头)。”

果然第二天臼内水如泉涌,采桑女赶紧通知四邻向东逃奔。跑了大概20里后,她回头看时,那里的村落已经变成一片汪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桑女

虽然逃了出来,但她违背了神人的告诫,受到了神人的惩罚,身子化为空桑。这时,恰巧有莘氏部落的一个采桑女发现空桑中有一婴儿,便带回献给有莘氏国君,国君命令奴隶厨师抚养他。

这个婴儿就是伊尹。《列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

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不过可以确认的是,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庖人收养,父亲为厨师,母亲为采桑女,都是奴隶的身份。

伊尹生活于夏末商初,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长大后乐尧舜之道,富有谋略,入商之后,他辅助商汤灭夏,历侍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位商王,为商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历来受到后人推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尹画像

伊尹不但是政治家,他还有多重身份:

1、奴隶

伊尹起初以耕地为生,虽然地位低下,但他心忧天下。他见有莘氏国君有贤德,想劝说他起兵灭夏,为接近有莘国君,他自愿沦为奴隶,充任有莘国君贴身厨师。

但是有莘国君并非他理想中的君主,有莘国的实力也不足以实现理想抱负,所以伊尹决定投奔更加贤德的商汤。

当时商汤娶有莘国君之女为妃,伊尹自愿作陪嫁缕臣(奴隶),随同到商。他背负鼎俎为商汤烹炊,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商汤承担灭夏大任。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见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史记》

商汤由此得知伊尹有经天纬地之才,便免去其奴隶身份,任命为右相,成为最高执政大臣,辅助自己灭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王成汤

2、厨祖

伊尹的父亲是有莘国一名宫廷厨师(庖人),经过父亲的传授和指导,再加上自己的聪慧,伊尹很快掌握各种烹饪技术,迅速成长为烹饪大师。

伊尹不但烹饪技术了得,还总结了烹饪理论,如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等,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被后人誉为“厨圣”、“烹调之圣”、“中华厨祖”!

治大国如烹小鲜,许多事情道理是相通的,伊尹用烹饪之法来分析天下大势和治国之道,因而受到商汤重用,非常高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末局势图

3、帝师

据《墨子·尚贤》记载:“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师仆就是奴隶主贵族子弟的家庭教师。

伊尹以陪嫁的奴隶来到商汤身边时,受到商汤的尊敬,并向伊尹学习治国之道,根据《孟子》记载:“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可见伊尹又是中国第一个帝王之师。

到了太甲继位时,伊尹又担任师保,负责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由于太甲无道,伊尹把太甲打入桐宫,并著《伊训》《肆命》《徂后》等训词,用来教育太甲,使太甲改过自新,弃恶从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朝宫殿

4、间谍

伊尹曾进入夏桀的都城,与夏桀的元妃妺喜相交,通过妺喜了解到夏桀王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

关于这件事,《竹书纪年》有过记载:“桀受二女……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妺喜氏。妺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而《史记》的记载则比较简略:“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

这次去夏朝都城,伊尹掌握了非常有利的情报,所以建议商汤停止进贡进行试探,结果并不理想,引起夏桀大怒,欲“起九夷之师”攻汤。伊尹看到九夷之师还听夏桀的指挥,就献计商汤暂时恢复对夏王朝的进贡。

伊尹深知,夏桀照这样发展下去,不多久就会成为孤家寡人,到时候再起兵灭夏,简直易如反掌。

“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孙子·用间》

伊尹通过刺探夏朝国情,获得大量有利情报,并以此制定相应的对策,为灭夏做准备,可谓非常明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末代夏后履癸(夏桀)

5、巫师

有学者考证,伊尹在商的身份除了在政权为相之外,更为重要的身份他还是一个巫师。商朝是一个非常崇信鬼神的朝代,国家大事小情皆要通过占卜,因此巫师具有崇高的地位。

而《说文》中释“尹”作“治也”。古文字学家康殷就指出:尹,“象手执针之状,示以针刺疗人疾病”。而官名尹“同样是医疗治调之意的引申、转化”。“伊尹”同时具有来自伊水的医和相的意思,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伊水的巫师。

巫,祝也。
巫者,天地神人通会者焉。

所以有人推测,伊尹有可能是商朝第一大巫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代巫师地位崇高

总结

伊尹作为奴隶出身,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受到商汤的重用,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商朝建立后,又相继辅佐五位商王,长达50年,为商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代贤相,伊尹受到历代推崇,成为后世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