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教师走进课堂去观察课从目的上分有这样的区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区分基础上,我提出过这样的建议《把“评课”这个词交给优质课的评委们,学校同事之间不要再“评课”》(可链接阅读)。当然这个表达本身也有一点绝对,有些学校规模比较大,校内会搞诸如青年教师的比赛,在比赛的时候也是可以评的,但就大多数情况下,我是建议学校不要做评课。于是有老师问我:“学校最好不评课课,是不是也可以说就不再磨课了?不再上公开课了?”

我的意见是:校内磨课和上公开课还是有必要的。就公开课而言,一方面可以公开展示课堂教学的成果,大家可以学习;另一方面是教学研讨。围绕教学设计、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和学习。观课议课就需要公开课的基础。

磨课还是需要的,针对要参加赛课的老师,针对青年教师,针对自己想要更好发展的教师,都是必要和有价值的。磨课可以帮助我们就这一节课的教学找到相对更合理的教学目标、更合理的教学内容、更可靠的教学方式,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磨的过程中,可能锤炼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的认识、对教学工具、手段等方面的运用。磨好了可能让我们在参赛中取得很更好的成绩;磨好了,也可以有效地促进我们成长。

磨课和议课的区别在哪里呢?磨课可能是主要针对一节课,探讨这节课怎么上更好,有“多中求一”的取向;观课议课的特点是用课做平台,发展教师,优先关注用课发展人,为激励教学创造,有“一中求多”的追求(链接:观课议课的文化样貌):人际“和”,求“不同”,致力“思”,达成“诗”。

在磨课过程当中也要注意避免人多嘴杂,你说一点我说一点,弄得做课的老师难以选择。我曾经听深圳市教科院赵志祥老师说,他磨年轻老师的课,就说要么就听我一个的,要么就不要请我,我来帮你磨。当然这里有一种自信,另一方面可能也看到了大家都参与磨课,让上课老师难以适应难以取舍的问题。

人物介绍 | PROFILE

陈大伟

教育学教授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陶会新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重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西部名师名校网”总监

“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方向国培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与教学改革,观课议课与教师幸福。现已出版《幸福教育与理想课堂八讲》《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等26本著作,多次获省市教学成果和社会哲学成果奖。

本文来源:本文综合自微信公众号成都陈大伟、作者:陈大伟。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提供内容参考。若有来源标注不当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