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在山东打出了“六战五败”的成绩,他的作战能力被质疑,就连陈毅自己也说,他善于打败仗。这是怎么回事呢?

六战五败

陈毅率领山东野战军把国民党的69师和92旅全部歼灭后,国民党第7军迅速突袭了五河、泗县,陈毅想要拿回泗县,便找来了泗县军区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问“泗县的水情怎么样”,负责人回答道“深不过膝”。

正是因为这句话,陈毅在泗县吃了大亏。

泗县之战打响后,我军第8师的火炮陷在了泥泞中,没能及时抵达作战地点。负责支援行动的二纵和七师也被上涨的河水拦住。

此外,原本我军掌握的情报内容是,泗县仅有国民党一个团在,可抓了一个俘虏才知道,国民党第172师已经在战前调来了1个团,如今泗县的守军力量有1师部2个团。

此战以失败告终,我军在泗县损失惨重,有2000多人伤亡。陈毅因此写了一份“罪己诏”。

可陈毅并不知道,更大的阴谋正在朝他袭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和张灵甫合作,做出要进攻泗县和沐阳的假象,实则安排大军进攻两淮。

张灵甫大军来势汹汹,陈毅为此特别做了战斗方案。没等张灵甫抵达泗县,陈毅便察觉到国民党第7军有动静,他瞬间想到了两淮,可由于没看到张灵甫的74师,陈毅最终选择了“不动”。

陈毅认为山东野战军的主力可以向北边或西边进攻,拖住国民党大军,这样一来便能保住两淮。

然而,陈毅判断失误了,在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国民党第7军搏斗时,早已抵达并藏在第7军身后的张灵甫74师迅速南下扑向淮阴。

粟裕紧急赶往淮阴指挥,陈毅则率领山东野战军在北线大力进攻国民党第7军,试图逼张灵甫回头解救第7军,以此解了淮阴的困局。

但陈毅此计没有成功,两淮被夺,我军士气锐减。陈毅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明白现在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都急需一场胜利,可在关键时刻,陈毅又犹豫了。

陈毅这次也将毛主席惹生气了,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二次“换帅”

两淮战役结束后,陈毅又添了一笔失败,不少人都有了意见。

其实早在泗县之战结束后,中央便考虑“换帅”,将陈毅的军权“分出去”一些,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陈毅能力不行,而是陈毅手握四大作战区,分别是淮阴、鲁南、苏中和胶济,难免无法顾全。

原本中央是让徐向前来替代陈毅的,但徐向前因病休养,实在来不了前线,于是,第一次“换帅”失败了。

如今,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并”,毛主席便提出了陈毅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担任副司令员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让陈毅“退居幕后”,让粟裕挂帅,掌“军事大权”。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粟裕早些年在军中威望不及谭震林等人,直到他拿下苏中七战七捷,才被大家认可了实力。

陈毅对粟裕非常欣赏,他曾说粟裕打仗“愈出愈奇,愈打愈妙”。在得知粟裕要接过他手中的军事指挥权后,陈毅还特别高兴,认为这是粟裕能一展拳脚的机会。

但粟裕就没有那么轻松了,眼下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都盯着他,尤其他还是从陈毅这位元老级别的将军手中接过军事指挥权,这让粟裕有些紧张。

他对陈毅说“我还是和过去一样,尽力当好你的助手”。惹得陈毅大笑,对他表示,那还是和以前一样,他负责出题,粟裕负责解题。

而陈毅呢?

他身为一名老将,毛主席对他是非常放心的,但陈毅有一个“毛病”,他能掌控大局,却无法顾忌到一些小细节,在打仗之前顾虑也特别多。

在两军决定了向淮海以西展开行动后,陈毅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表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分布南北两边作则,华中打南下,山东野战军在背面照应。不久后,又做出让山东野战军主力回鲁的决定。

粟裕则坚持认为,两支军队不可以分开,一定要一起作战。但陈毅却坚持让山东野战军入鲁,还将决定告知了毛主席。

谁料,毛主席收到陈毅的电报后非常震怒,他认为陈毅在战局上太过犹豫,他委婉地提醒陈毅,此时全军入鲁不是上策。毛主席还给谭震林等人发电报,询问他们对陈毅意见的看法。

粟裕表示,山东野战军入鲁是大势所趋,但要全军入鲁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先打一个胜仗,一来能安定军心,二来能确保华中野战军不会腹背受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后,重新考虑了战局部署,同意暂缓回鲁南,在淮海先打一仗。

毛主席得知后松了一口气,但也坚定了要“换帅”,他下达了指示,让粟裕负责战役指挥。

这次“换帅”虽然没有让新的将领来,但陈毅的军事指挥权被移交给了粟裕,陈毅负责抓大局、压阵,给粟裕当主心骨。

在作战期间,陈毅还曾给中央送了5个作战预案,可中央都没有理会陈毅。陈毅立刻明白了,这是要落实让粟裕负责的政策。

粟裕没有让毛主席和陈毅失望,宿北战役歼灭了2.1万敌军,开创了解放战争后第一个全歼国民党一个整师的先例。

此战后,“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说法便传开了,鲁南战役的胜利,让陈毅和粟裕更加默契了,两人成为了战场上的好搭档。

但说到底,还是要夸毛主席慧眼如炬,让陈毅和粟裕在战局中,最大程度发挥出了他们各自的能力,打了胜仗。

参考资料:
[1]党史文苑期刊 《粟裕与陈毅》 20150615
[2]山西党史网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由来》 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