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青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作家,1935年任《新青岛报》编辑,‘七七’事变后,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笔从戎……”近日,一堂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的“浸润式”思政课在即墨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内生动开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政课上,青岛市技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采用“四师联动”的方式,由郝洪乐、苏璐、蔡继璇、于婷婷等4名思政教师协同授课。四位教师打破时空的界限,充分利用纪念馆内陈列的历史图片、实物陈列等史料,生动讲述了即墨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鲜活故事,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大家跟随讲解,不时驻足在一幅幅珍贵的革命历史图片和一件件厚重的革命历史文物前,仔细观看,细心品味,认真聆听,重温革命历史,追忆革命伟绩,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之间,让思政课在行走中落地生根。

这堂在革命烈士纪念馆的思政课,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和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和灵魂升华,使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胜利展现出来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青岛市技师学院大学生技师班学生邢云涵说:“我是即墨本地人,之前对革命先烈的了解仅仅来自历史课本,每一个革命先烈给我的感受仅仅是一个个名字。但是,今天站在这里,通过老师们的讲解,我认识到他们更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祖国献出了生命,才换来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培养自己的坚毅和勇气,努力学习,回报社会。”轨道交通学院22-3运营委培二班衣冠凯表示:“每一位烈士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无比敬佩,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让我深刻认识到‘烈士不朽,浩气长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思政课“搬”进纪念馆,利用社会大课堂的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中,零距离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是青岛市技师学院加强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青岛市技师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通过实施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打造“六要”专业化教师队伍,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三个举措”,注重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现场教学与实践体验,以情以理与育人育心“三个结合”,实现让资源更加丰富、让课堂更加生动、让特色更加鲜明“三个更加”,进一步提高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真正发挥出铸魂育人、涵德化人的作用,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