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21日晚上,大雨滂沱,一个神秘男子站在一户妇人家门口,轻轻地敲了门,说道:“请问有人在吗?请吴老师明天去上海,毛主席想见你!”

妇人吓了一跳,自己就是一普通的农家妇女,怎么还需要毛主席亲自召见,该不会是犯了啥事吧?

就在她内心惴惴不安时,门外人接下来的话又让她的心咯噔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只想见你一个人,希望这件事不要被别人知道,你需要秘密前去。”

虽然不知道毛主席所为何意,但妇女心里还有个底,她猜想都是那封信“惹的祸”……

偏科严重的毛主席

1950年一天晚上,毛主席还在挑灯夜战,认真批改机密文件,秘书正在门外,不敢发出任何声响,怕惊扰主席工作。

突然,毛主席翻到一封信,信封上的寄件人署名他完全不认识,就算绞尽脑汁,想了又想也没能想起这个人到底是谁。

但秉着“不错过重要文件”的原则,毛主席还是搁下手头工作,谨慎地拆开了这封信。

信封里足足有6页纸,毛主席眉头紧锁,可刚看完开头,毛主席会心一笑,已然明了,随即认真地读完了全信,还做了不少批注。

最后,毛主席斟酌再三,反复推敲文字,郑重地提笔回信,然后吩咐秘书,必须快马加鞭将信送到收件人手上。

秘书刚走,毛主席又喊来了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让他安排一个名叫吴启瑞的妇女的七个孩子免费入校读书。

而吴启瑞,正是开头提到的那位妇女,就是她写信给毛主席,请求毛主席为她三个孩子的教育开个“绿色通道”。

她完全没想到,毛主席真的看到了这封信,甚至作出了回复,更让她想不到的是,毛主席真的答应了她的请求,帮了她这个大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启瑞对毛主席的为人作风略有耳闻,她知道毛主席最讨厌搞裙带关系,不喜欢亲朋好友借助他的身份,堂而皇之走后门。

更何况,她与毛主席素不相识,毛主席更没有理由帮她了,可毛主席还是破天荒帮了她一把。

吴启瑞心想,这并不是因为她的名字、身份多有分量,估计是信里提到的那个人起了大作用。

这一点,她还真猜对了,吴启瑞提到的人叫王立庵,是她已过世的公公,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便是毛主席的初中数学老师。

1914年,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合并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毛主席被编入预科第三班。

当时,第一师范学校课程繁琐,足足有20门科目。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便立志追求真理,探索祖国的未来。

因为课程太多,毛主席甚至多次萌生了退学的念头,退学申请书早已写好,压在箱底里。

他已经好几次溜达到校长办公室,想要退学的心拿起来又放了下去,因为他不知道,如果真的退了学,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有个学校待着总归是好的,不然没有学历,别说追求真理,怕是连报效祖国的能力也没有。

既然如此,毛主席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老师教他们的,自己学自己的,双方得了个清净。

于是,毛主席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学习重点都是清一色的哲学、史地、文学等社会科学,完全没有把数理化包含在内。

上哲学课的时候,老师就如行走的催眠药,说得学生们困成一团。

唯独毛主席,听得入神,还不忘做笔记,并且课后还喜欢跟老师交流心得,哲学老师很是欣慰,他未卜先知,料定这位学生将来必然大有作为。

此外,毛主席阅书量惊人,一个学期就看了别人四年才能读完的书,而且每一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令老师们大为震惊。

因而,小小年纪,毛主席就已经出口成章,名言警句张口就来,好诗好词提笔就有。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就是毛主席写的词,字字刚劲,慷慨激昂。

然而,文科成绩一直创新高,他的数理化成绩也一直创新低,数学好几次连及格线都没够着,甚至多次差点被开除……

数学不及格的毛主席偶遇恩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学校里,毛主席一直都是独特的存在,为了培养自己随时随地都能读书的习惯,他多次特意蹲在校门口看书。

校方虽然惜才,但难免思想古板,他们觉得毛主席读书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成何体统,几个人商量着,索性开除他。

这时,教员杨昌济站出来,力挺这位有才的学生:“毛泽东是一个特别学生,你们不懂得他,不能拿寻常校规来论!”

杨先生恐怕也没想到,当初自己的一句话,竟一语成谶,无意间预示了毛主席的人生。

但杨先生护得了一时,却护不了他一世,有一次,毛主席领导同学们勇敢对抗学校的腐败。

经历此事后,校方决定开除毛主席,否则一校之风,何以立足。

国文老师袁仲谦第一个反对,力保毛主席,又为他美言了几句,这才按下了校方的怒火。

这风波还没过去多久,毛主席的生活又掀起了一阵哗然,校方看毛主席的数学成绩依旧稳定,稳居及格线之下,又对他动了开除之心。

这次,数学老师王立庵为他担保,虽然那时毛主席的数学成绩的确有些不堪入目,好几次交白卷,但他一直认为,只要稍加点拨,他的数学成绩绝不输文科。

可他也知道,若是硬逼着毛泽东学,毛同学估计也不会服,于是他心生一计,打算跟毛主席做个”交易“。

王立庵承诺,他可以想办法说服校方不开除毛主席,但作为交换条件,毛主席必须跟着他学习数学,否则他就力挺校方开除。

没办法,毛主席只能暂时先答应,到王老师家补习数学,这不去不知道,一去还真是挖到了宝藏。

他发现,这位数学老师还真是“不专一”,教数学的同时,家里书柜还摆着各种文史类书籍,他随便翻一本,跟老师搭两句话,王老师都能对答如流。

这让毛主席对王老师肃然起敬,敬佩之意溢于言表,王老师见时机已成熟,开始使出第二招。

王老师拉着毛主席坐了下来,语重心长跟他说:“我知道你醉心文史,你觉得振兴国家,只能靠历史、教育,认为数理化一点也帮不上忙,甚至碍了你的路。”

被看透了心思,毛主席一时之间说不上话,只能一个劲点头,王立庵当然也赞同学生有如此这般的抱负,他也相信这位学生将来定能成大器。

“润之,你的想法片面了一些,我们进入20世纪了,西方国家、邻国日本他们都已经进行过工业革命了,我们要是只专注社会变革,不重视自然科学,怎么超得过他们?”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番话不长不短,但正中毛主席心怀,他恍然大悟,要想赶超西方国家,光靠思想制胜很困难,但数理化往往能一招制敌。

于是,毛主席下定决心,要勤能补拙,好好恶补数理化,争取将理科成绩提上去,做个全面发展的预备人才。

慢慢地,他的成绩有了起色,而知识本就触类旁通,对于数理化的开发,又反哺了毛主席文史方面知识,使得他思想、学识愈发成熟。

1918年,中学毕业后,毛主席一呼百应,创办了新民学会,可空有一身才华,办不了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立庵得知此事,立马火速筹集了500块钱,给毛主席送过去,并贴心地给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使得毛主席“柳暗花明又一村”。

通过王老师,毛主席又结识了他的儿子王人路,毛主席博学多才,又有勇有谋,一直都是王人路心目中的榜样,两人常以“毛大哥”“王老弟”相称。

然而,正当毛主席想要报知遇之恩,王立庵老师却等不到了。

毛主席报答恩师后人

1926年,王立庵老师突发疾病去世。

临终前,他跟儿子王人路千叮咛万嘱咐,日后要是有个姓毛的年轻人有困难找他帮忙,儿子一定要竭尽所能帮助那个年轻人。

王人路也铭记在心,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位毛大哥,而且他还以毛大哥为榜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没有去打扰毛大哥,也没有特意找门路跟人家见个面,他觉得大家都在同一条路上,心都是绑在一起的,又何须见面呢?

只可惜,1948年,王人路的革命生涯戛然而止,遗憾病逝,留下妻儿九人相依为命,而他的妻子,就是吴启瑞。

丈夫去世前,曾留下口信,要是他不幸先走一步,八个孩子只能有劳她抚养,将来若是遇到了跨不过的困难,可以找毛泽东,他与咱爹是忘年之交。

丈夫走后,吴启瑞一人拉扯八个孩子长大,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可她从没想过要去找毛主席。

她当然相信丈夫所言不假,可每次一旦遇到坎儿,吴启瑞总想着万一咬咬牙就过去了,又何必劳烦毛主席。

她任劳任怨十年如一日,努力打工赚钱,将孩子们送进学校,终于等到大女儿嫁了出去,可日子还是没有松下来。

几个孩子的学费依旧是压在吴启瑞心头的大山,她快喘不过气了,只能赌一把,写信求助毛主席,请求他帮忙解决孩子的入学问题。

但真正到写信的时候,吴启瑞还是不敢单刀直入,用大篇幅慰问毛主席,又为惊扰毛主席而再三道歉。

直到信的末尾,吴启瑞才一笔带过,表明真正意图:万乞主席睹世交之谊,垂念小儿等孤苦体弱,特予提携,准予小女心月、小儿心丰、心支加入苏南区干部子女班学习。

收到此信的毛主席不仅解决了这事,还贴心为这一家人考虑,将孩子安排在离吴启瑞工作近的学校,方便他们母子几人相互照料。

毛主席总是能面面俱到,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难,特意每个月给吴启瑞相应的补助。

1960年,毛主席到上海出差,即使行程繁忙,他还是惦记着恩师的后代们,特地抽空跟吴启瑞见了个面。

而真正见到毛主席,吴启瑞看见的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主,像是见到了一个多年未见的老友,两人聊了很久,时而哭泣时而开怀大笑。

分别之时,毛主席还将手上的300元给了吴启瑞,吴启瑞连连表示:不能再收您的东西了,您已经帮我们太多了。

毛主席只是笑了笑说:“比起王老师当初给予我的,这一点东西又算得了什么……”

后来逢年过节,毛主席都会提前叮嘱身边人,一定要去看望一下吴启瑞一家,必要时施以援助。

1962年春节,自然灾害频发,毛主席又连忙把自己攒了好久的1000元稿费,全部寄给了吴启瑞。

正因为毛主席的雪中送炭,吴启瑞一家得以安然度过饥荒之年,几个孩子也健康茁壮成长。

晚年,吴启瑞有些痴呆,忘记了很多事,可她唯独忘不了毛主席当初的帮助。

去世前,她一直喃喃自语地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王家,没有毛主席,我们的天不会这么快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