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美国和欧洲的两拨重量级人马同时来到中国,但是怀揣的目的却完全不一样。美国派出的是副国务卿康达,和白宫国安会主管两岸事务的高级官员贝莎兰。按照美媒说法,美日菲峰会引中方不满,这两人访华主要目的是和中国“管控风险”。

直白点说,上周拜登召开的美日菲首脑峰会上,公然违背中美“巴厘岛共识”和“旧金山愿景”,破坏两国互信,现在又做贼心虚想要试探中国的态度。

类似的戏码,美国已经反复上演过无数次了。先对中国极限施压,然后立刻吹风要和中国接触,号称要“管理竞争”。如果中国接受了,就宣传自己取得了外交胜利;如果中国横眉冷对,就反咬中国一口,指责中国在升级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伦

就在康达和贝莎兰抵达北京的同一天,刚刚结束访华之旅的耶伦,还在接受采访时“虚空造牌”,大谈中国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炒作要对更多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由此可见,美国这一轮出访打着沟通合作的旗号,实际上根本没有沟通合作的诚意。

这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疯狂拱火挑衅在先,却妄想让中国单方面负责管控风险在后的国际交往策略,本质上仍旧是白宫这群政客加码打压遏制中国的一环。相比之下,德国总理朔尔茨这一轮访华,表现出的诚意就多得多了。这一点,可以从两个地方看出。

第一,德国这次是带着“礼物”来敲中国门的。此次朔尔茨访华累计3天,这也是他作为总理出访时间最长的一次。朔尔茨抵达中国的前一天,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公告,为了规避“贸易战”带来的风险,他们将坚决反对欧盟继续推进针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的计划。

朔尔茨

同时,朔尔茨也明确做出表态,认为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产业发展应该基于“产品的吸引力”,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此外,这次朔尔茨的随行人员中包含了阵容豪华的“企业访问团”,网罗了奔驰、大众、拜耳等德国几乎所有大企业的公司高管。

根据德媒爆料,这一轮访华前,德企对访问团名额的争夺异常激烈,已经逼近中德关系黄金时期的水平。应该说,德国这一轮表态才是真正在求同存异、管控风险,给正在新能源赛道展开激烈博弈的中欧关系上了个“护栏”,也给美国打了个样。

第二,朔尔茨这次访问中国之前,精心剔除了一批在欧洲、德国内部高调炒作价值观外交,扮演反华急先锋角色的高级官员。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以及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鲁斯武姆,都不在访问团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德莱恩不用多说,最近已经从欧盟内左右逢源的“当红炸子鸡”,变成了万人嫌。不但被多名欧盟委员集体以滥用提名权为由,上诉到了欧洲委员会和欧盟,而且还陷入“辉瑞门”风波,被认为可能涉嫌受贿和销毁证据,正在接受欧洲检察官办公室调查。

而相比于冯德莱恩,贝尔伯克和鲁斯武姆可没有官司缠身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人依旧被排除在访华名单之外,大概率就是朔尔茨想要给这次访华营造积极氛围。

贝尔伯克去年主导制定了德国联邦政府的一套对华战略,把价值观外交放在首位,还叫嚣中国是德国的“制度性对手”。鲁斯武姆更是重量级,明明是德国工业团体的代表,但是在讨论对华议程的时候,不止一次配合美国炒作莫须有的所谓“人权议题”。

中德关系

这两人若是进了访问团,很可能会惹出大乱子,所以朔尔茨干脆把他们的访华资格“一剪没”,把本次访华的意识形态色彩降到了最低。从这个角度看,作为“红绿灯”联合政府的领导人,这一次朔尔茨拿出了不小的诚意,是来和中国认真谈合作的。

德国的这种态度,也和叫嚷着要针对中国,捍卫“共同价值”的美国形成了鲜明温差。这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美国炒作的价值观外交不能当饭吃。当年很多国家愿意配合美国喊那套民主自由的口号,本质上是能够从中获利。

如今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盘面临危机,连舆论霸权都快把握不住了,还想靠着念经来绝地翻盘,只会变成个笑话。朔尔茨这次来中国,既是寻求合作,也是对美国的示威。美国承诺给乌克兰的600亿军事援助迟迟无法兑现,被共和党卡在国会,欧洲对美国已经越来越失望。

美德

而且,乌克兰等不起了。俄乌主战场的气候条件比较特殊,每年冬春交替的时候,乌东的大片湿地会陷入漫长的沼泽期,无法满足大规模装甲集群调动的条件,必须要等天气回暖、土地干燥之后,才能支撑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如今,随着俄罗斯在战场上逐渐掌握主动权,俄军对乌克兰大规模反攻,很可能会在5、6月正式启动。最近,俄罗斯已经开始大规模袭击乌克兰境内的能源设施,很有可能就是在为接下来的反攻做准备。而前线的乌军,已经出现了不听司令部调派,甚至成建制溃逃的情况。

4月13日,泽连斯基在总统办公室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承认,因为“某支乌军部队擅自撤退”,导致大量前线人员“被杀或被俘”。乌军总司令谢尔斯基签发了一份文件,称为了遏止前线士兵“抗命”、“对抗上级”、“弃阵而逃”的趋势,乌军需要建立起一套旨在“加强纪律”的惩戒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泽连斯基

种种迹象表明,如果到了4月底,美国承诺的军援依然没办法落地,那么这一轮俄乌冲突很可能会迎来决定性的转折点。乌克兰及其背后的欧洲,不但有可能面临巨大的军事失败,还可能遭到舆论场的彻底反噬。

朔尔茨这一轮访华,释放的讯号是非常明确的。如果美国连最基本的补贴乌克兰都做不到,那么就别想扯着价值观的虎皮,继续让欧盟牺牲自身利益来构建对华包围圈。对于德国的示好,中国自然顺水推舟。

美欧会不会撕破脸,大概率就看接下来这半个月内,美国国会围绕600亿援乌法案的投票,能不能投出个结果了。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