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爆发后,有不少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纷纷慷慨解囊,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为抗战事业募捐筹款,想尽办法为祖国尽绵薄之力。

这其中,仅在1939年,华侨捐款数额,就达到了12.7亿元(国币)。

要知道,当年国民政府的军费总开支,大约是在18亿元上下,也就是说,仅华侨捐款这一块,就覆盖了国民政府三分之二的军费开支。

而在众多爱国华侨中,尤为值得一提的,就是南洋华侨陈嘉庚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嘉庚先生,祖籍为河南固始,生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也就是现在的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

由于父亲在新加坡经营有米店,因此陈嘉庚先生在少年时期,就早早的接触到了商业,同时也经常来往于南洋一带。

正是有了这个基础,让他具备了敏锐的商业意识。

1904年,时年三十岁的陈嘉庚先生,开办了名为“新利川”的罐头厂,自此,他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迅速崛起,最终发迹于南洋。

而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陈嘉庚先生还是一位极具爱国意识的人。

1910年,陈嘉庚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之后在次年,也就是辛亥革命胜利的1911年,陈嘉庚先生则是以个人名义,向福建财政捐款二十多万,另又筹集5万元用来接济孙中山先生。

不仅如此,陈嘉庚先生还把事业带回了家乡,在1912年,他携夫人回到福建,不仅在厦门创办了罐头厂,同时也是在这一年,创办了集美学校。

另外,厦门大学也是陈嘉庚先生在1919年创立。

可以说,陈嘉庚先生在对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甚大,正是有了他的支持与主持,才有了如今的集美以及厦大这些知名院校。

嘉庚先生就说过,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

而在抗战爆发后,陈家庚先生更是倾囊相助祖国。

1937年之后,陈嘉庚先生分别成立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大会委员会”和“南侨会”等组织,并亲自任会长。

在他的号召以及多方奔走之下,多次筹集款项,全部用于支援祖国抗日事业。

不仅仅是用钱财支援祖国,同时,陈嘉庚先生以及一众华侨在立场上也十分坚定,他们曾致电汪伪政府,公开提出反对汪伪政府与日本和谈。

总而言之,陈家庚先生是一位有着高度爱国情怀的实业家,他对祖国的教育事业,以及抗战事业支持和贡献极大。

不过,当时陈嘉庚先生所筹集到的款项,基本上都通过各种渠道交给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

之所以会如此,一来是陈嘉庚先生常年旅居海外,对国内真实的情况了解有限,二来,在蒋介石的刻意宣传下,我党在海外的知名度不仅不高,同时还被抹黑。

所以在一段时间里,陈嘉庚先生对我党以及我军的印象,仅停留在报纸的宣传上,相对来说,当时的他,对国民政府还是抱有很大希望的。

但是,在1940年他的回国一行,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