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后吴氏 形象)

公元1464年,七月十二日,明宪宗朱见深结婚了。

他的妻子,是中军都督府同知吴俊的女儿吴氏。

中军都督府同知,从一品京官,可以说吴氏也算出身官宦人家,属于是名门之后。

而且,吴氏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舅舅,她舅舅的名字,叫做孙镗。

我们知道,宪宗之前的皇帝,是英宗朱祁镇,英宗是宪宗他爸爸,宪宗的皇位就是英宗传给宪宗的。

英宗执政后期,宫里有位宦官叫做曹吉祥,这人权势很大。

明英宗朱祁镇,年轻的时候时候出门打瓦剌,结果惨遭活捉被迫留学,天命不可久悬,于是他弟弟朱祁钰,也就是代宗顶他的位置,做了新皇帝。

后来瓦剌人把英宗放回来之后,代宗怕英宗威胁自己刚刚得到的帝位,于是就把英宗给关了禁闭,给软禁了,而且有一关就是一辈子的架势。

七八年之后,大明朝廷里有一群以政治投机为目的大臣们发动兵变,他们释放了朱祁镇,把他重新扶上了皇位。

这事儿,学界一般叫做夺门之变。

(曹吉祥 形象)

而在这场政变之中,对英宗帮助最大,出力最多的,当属文官徐有贞,武将石亨,以及宦官曹吉祥。

说起来,这个曹吉祥他还是大明初代权宦王振的门人。

英宗土木堡折戟沉沙,一举断送帝国盛世的这个惨烈结果,王振不负百分之百的责任,也要占到百分之五十。

因为,当年英宗御驾亲征的这个馊主意,就是王振出的。

打仗的时候王振更是各种逆天操作,干扰明军的正常行进,这才被瓦剌人给偷袭了。

土木堡之变的时候,王振死于战乱,按理说这货属于是罪有应得,而英宗因为宠信王振,识人不明也饱尝苦果,但是牛的是,后来英宗复辟之后,不仅没有记恨和清算王振,否定王振,反而还给王振修书立碑,那是对王振好不怀念。

当然,这也十分可以理解,因为对代宗来说,否定王振就代表了否定自己的过去,而作为帝王,他可以知错,改错,但绝对不能认错。

英宗生来就对宦官亲近,王振死了,曹吉祥因为拥立之功,接替了王振的位置,成为了新一任的权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英宗 朱祁镇 形象)

当年明月老师在他经久不衰的著作《明朝那些事儿》中,把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这仨人称呼为“还乡团”,作者认为还是比较贴切的。

对于这个还乡团,英宗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是自己重回帝位的功臣,自己应该厚待,但是另外一方面,夺门的行为也会给英宗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阴影。

您看,夺门夺门,这个夺字,似乎就诠释了英宗复辟的这个行为是不合法的。

而且,幸好是夺门成功了,如果没成功,英宗可能连太上皇也没得做,直接就沦为乱臣贼子了。

被还乡团救出来的时候,英宗还是很感谢还乡团的,但是久而久之,时间一长,冷静下来之后,英宗突然意识到,自己复辟之后不过三五天代宗就病死了,代宗目下无男丁,那么代宗死了,皇位大概率还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既然皇位迟早是自己的,那么还乡团发动兵变拥立自己复辟,目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所谓的臣心思旧,不忘先君,而只不过是利用自己来刷业绩,拿自己来投机。

基于这个想法,也基于还乡团成员后来的表现都十分糟糕,英宗很快和还乡团发生了矛盾。

徐有贞被贬为庶民,老病而死,石亨牵连谋反案件,也被砍了头。

三位成员少了两位,曹吉祥坐不住了,他预见到英宗早晚会对自己开刀,于是干脆和自己的养子曹钦起兵作乱,造反了,当时情况一度危急,英宗差点就歇菜了。

而平定这场造反的,正是孙镗,等于是孙镗救了皇帝一命,所以因其护驾之功,哥们直接封侯了。

(孙镗 形象)

吴氏有他舅舅的这个关系,嫁给英宗的儿子宪宗做老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且,吴氏还是以正妻的身份嫁给朱见深的,也就是说,她做的是朱见深的皇后。

成为皇后那一年,吴氏只有十七岁。

不过吴氏虽然岁数不大,可模样出众,长得很不赖,当然这是废话,因为长得难看也不可能被皇帝给选中,但吴氏不仅硬件出众,更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史书中说她聪慧过人,心思细腻,平时喜欢读书,很有文化,对诗词歌赋有研究,而且还精通曲艺,弹得一手好琴,可以说是相当哇塞。

长得好看不算本事,因为长相优势太普遍化了,再说实在不行也可以整容,因此帅哥美女并不算什么稀缺资源。

一个人真正的闪光点,必然是那种无法在短暂时间内获得的。

你可以用一天时间把自己整成一个大美女,但你不可能一天时间就变成一个大文豪。

而吴氏,她有的就是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素养和气质,她这种级别的美女,放到现在那也是妥妥占据C位,但偏偏,无论吴氏多么有魅力,却始终打动不了宪宗皇帝。

自打和朱见深结婚之后,吴氏是一天到晚看不着皇帝人,皇帝压根就不搭理她。

(万贵妃 形象)

当然了,这是必然的,因为宪宗早就心有所爱,皇帝这一辈子最爱的女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贵妃万氏。

古来痴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他却只取一瓢饮,这很正常,但是有意思的是,宪宗宠幸的这个万氏,她还比较特殊。

宪宗登基当年,是十八岁,而万氏已经三十五,万氏和宪宗的生母孝肃周太后同岁,比宪宗的父亲英宗也只小三岁。

三十五岁了,万氏脸上的胶原蛋白早就流失的差不多了,就说她保养的好,算不上人老珠黄,可是和年轻小姑娘总是没办法比的。

而且,万氏出身卑微,她父亲名曰万贵,不过是地方衙门里的一个小小椽吏,就是那种连编制也没有,连合同工都算不上的辅助办公人员。

万氏被送进宫里的时候,起点也很低,最开始她是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的宫女,孙氏我们应该很熟悉了,就是几年前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汤唯所扮演的那个角色。

孙皇后是英宗的生母,那么孙皇后就等于是朱见深的奶奶,英宗做皇帝的时候,朱见深就是太子。

可是后来英宗被瓦剌人俘虏了,代宗接班了,那么代宗当了皇帝,肯定要把自己的孩子立为储君,所以朱见深当时的太子位份就被废黜了,他成了政治上的弃子,被迫搬离了东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宗 朱祁钰 形象)

朱见深不是太子了,家也搬了,待遇也没有以前好了,别人不关心,但是他奶奶孙皇后(当时已经是孙太后)肯定惦记,所以孙皇后专门把自己的贴身宫女万氏派送到了朱见深的身边来照顾朱见深的饮食起居。

虎落平阳是被犬欺,落魄的太子他不如鸡,朱见深一失势,他身边基本上宫女宦官什么的就都走掉了,只有万氏,不知道是姑娘心地真是好还是出于什么其它原因,竟然对朱见深是不离不弃,对他那是相当好。

朱见深饿了,万氏管做饭,朱见深困了,万氏来哄睡,朱见深无聊,万氏陪他玩,朱见深冷了,万氏添衣服,朱见深被人欺负,也总是万氏护着朱见深。

我们要知道,那个时候万氏二十岁,朱见深则只有三岁。

所以,三岁的朱见深对万氏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好感和依赖心理,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俩人已经不能说是主仆关系了,简直是相依为命。

后来朱见深登基之后,才会一直对万氏念念不忘,还把年龄相差如此之大的万氏封为了贵妃,并且专宠异常,因为这对朱见深来说很合理,是渐渐对万氏产生了爱情也好,还是心理上的一种依偎也罢,至少朱见深是个懂得知恩图报的人,人家万氏当年对我不离不弃,当年如果没有万氏对我的关心和保护,我可能都活不到今天,所以我对她好是应该的。

宪宗认为很应该,可皇后吴氏却认为很不应该,因为,在吴氏看来,无论是论出身,论长相,论能力,论才艺,自己都甩万氏好几条街,而且自己还是皇后,万氏一个中年妇女,凭什么能俘获圣心?

(明宪宗 朱见深 形象)

吴氏是越想越气,这已经不是皇帝宠幸谁不宠幸谁的问题了,而是万氏的的宠冠六宫,对吴氏来说已经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变成了对自己赤裸裸的一种羞辱。

女人的嫉妒心呐,那是很可怕的,吴氏某天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路上正巧碰到万氏,不由分说就让人把万氏给按住,狠狠的打了一顿。

万氏是贵妃,但她所谓的尊贵,是对外的,对宫女宦官,对大臣,对百姓们来说,贵妃那得多尊崇啊,但是对皇后吴氏来说,贵妃万氏则至卑至贱。

因为,封建礼法先天就决定了,只有吴氏才是朱见深唯一合法的妻子,宫规森严,别说吴氏莫名其妙打万氏一顿,万氏得受着,就是赏赐万氏一丈红,万氏也得跪地谢恩。

吴氏打万氏,就是出口气嘛,谁让你跟我抢老公呢?

说白了,吴氏根本就没拿这事儿当回事儿。

可是当宪宗发现被吴氏揍的鼻青脸肿的万氏的时候,宪宗那是相当受不了,相当心疼,当然皇帝最主要的情绪还是愤怒,而且是怒不可遏的那种,因此皇帝旋即就废黜了吴氏的皇后位份,把她打入了冷宫。

一代帝后,就这么倒台了。

公元1487年正月,万氏因病薨逝,八个月之后,本来身体素质一直很不错的宪宗竟然也驾崩了。

宫里的宦官和宫女们风传,说万贵妃薨逝前后,皇帝晚上没事就暗自垂泪,一边哭还一遍念叨:贞儿死了,我亦命不久矣。

天之娇女吴氏当然不想到,自己纵然是色艺双全,但却仍然抵不过万氏和宪宗多年前那一段一段尘封的回忆。

(紫禁城 摄影)

暮色四合,灯火初上,一方已经有些塌陷的矮灶前,万氏正在挥动锅铲。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万氏轻轻拍打着已经熟睡的朱见深,嘴里又哼着不知名的歌谣。

夏天,万氏亲自烧了一锅热水,为朱见深擦拭身体,冬日里,万氏自己冻得瑟瑟发抖,却还要为朱见深穿上棉衣。

万氏不过二十岁,可整日的烟熏火燎使得她看起来并不年轻,脸上,是劳累的汗渍,手上,是烫伤,是冻疮,是过度磨损的痕迹。

宫里一些存心不良的宦官们三五成群的把朱见深围住,想要欺凌这个已经失去势力的废太子,万氏娇弱,可每一次都会勇敢的冲出来,挡在朱见深的身前,替他承受那雨点般的棍棒。

人群走散,万氏艰难的站起来,顾不得自己身上的疼痛,还要安慰受到惊吓的朱见深,为了逗朱见深开心,她弓下身子,把朱见深背到了自己的背上。

宫廷的深处,台阶层层叠叠,宛如一条通往天际的阶梯,背着朱见深的万氏就在台阶下宽广的甬道上小步跑了起来。

迎着晚风和夕阳,万氏一边跑,一边说,飞喽~小太子飞起来喽~

伴随着朱见深咯咯的发出一声痴笑,两人渐渐消失在紫禁城的斜阳默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