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听说《梁家河》,是在与省委宣传部门工作的同学交流时,他跟大家推荐的;但当时忙于日常事务,只是想着以后有时间找来读读。现在回头想,如果当时他说出真实感受并强烈推荐,或许我就可以早点接触到这本书,人生也可以收获更多。所以现在我跟别人推荐《梁家河》时,从来都是特别强硬地“要求”他们早点读,从而早受益。值此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向所有的读者们强烈推荐此书。

第一次读《梁家河》是一次参加封闭培训。我有读书的习惯,是生活的一部分,总是随身带书。当看到书架上有《梁家河》时,突然想到同学的推荐,于是拿来躺在床上读。结果只是看了几页,就起身拿到书桌上读;后来又担心自己读得太快,影响读的效果,于是强迫自己慢下来分到两个晚上看完,好细细品味。结果第二天中午,就按捺不住地把剩下的读完了。好在第三天,有机会到梁家河实地考察学习,顺道买了一本再读以方便勾画标记,把自己的感触和认知记载了下来,感觉这样读书才过瘾。读《梁家河》之前,总是觉得自己已是不惑之年,在工作、主要社会兼职等领域已经做到了一定层次,每天的感觉总是太忙太累,只想躺下来休息。但读完《梁家河》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目前的状态是主观懈怠的表现,于是给自己及时定下了新的目标,要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探索,争取有更多的突破与贡献。仅仅读了一本书,身边人都感慨“变了个人似的”,一下子穿越到了刚参加工作时的热血状态。其实从我推荐给学院院长的反馈情况看,再有几年就退休的他,读完这本书之后也觉得自己回到了大学时代,感觉自己在退休之前还可以为学校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本书值得向身边人多多推荐。

第二次读是在换工作期间接到新单位的一个全新领域的重要项目申报,完全没有思路,压力也特别大。于是又把《梁家河》拿出来,没思路或特别累的时候就读,既是寻找灵感,也是汲取力量。投入新工作的近百天时间里,连续主持或参与3项国家及省级项目在内的挑战性工作,每天休息时间有限,需要处理的事情也特别多,但总感觉自己还有精力做更多的事而且要做好,这都与再读《梁家河》有着紧密的关系。每次读,都有点“舍不得读”的感觉,总是担心活没干完,却先把书读完了。

第三次读是学院安排我筹建读书会,当时的第一意识就是读书会取名为“书行读书会”(取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并把《梁家河》作为学生入会的启蒙书,希望开启学生们的觉醒之旅,从而更好更快更主动地获取知识、启智增慧、提升境界,书写好未来的人生。院长大力支持,特意从梁家河书店购买了一批带有印章的《梁家河》,让学生们拿到之后就爱不释手,未读就觉得意义重大。读书会要求他们“沉浸式读书”,即让自己成为主人公,结合主人公当时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去读书,去感受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去思考主人公的思、言、行。现在这些学生已经普遍读完两遍,每个人的读后感都写了很多,想让他们压缩分享,结果每个人都舍不得压缩,生怕不能全面反映自己的感受。现在的他们,每天认真上课,积极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等校园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纷纷要求再读下一本书……以前担心他们太闲,现在担心他们太忙。

值此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希望通过我们60、80、00这三个年龄段人的共同推荐,让更多的人早日走进《梁家河》,持续走好人生路。愿我们的祖国,因读者朋友们的共同改变而发展得更好更快,让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庞道晶